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城市交通拥堵及供需耦合性平衡的测度

发布时间:2018-05-14 18:15

  本文选题:城市交通 + 供需平衡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4年05期


【摘要】:文章针对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首先阐述了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供需失衡之间的联系,指出对高效的交通管理而言,传统的注重静态供需平衡的分析方法是不够的,还应从供需双方动态的耦合性平衡上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刻画交通拥挤和耦合性平衡的拥堵指数和耦合指数的概念,并给出了拥堵指数和耦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最后提供了一个简单算例说明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traffic supply and deman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method focusing on static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is not enough for efficient traffic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oncept of congestion index and coupling index, which describes th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coupling balance, should be investigated more deeply from the dynamic coupling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ngestion index and coupling index is given, and a simple example is provided to illustrate its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武汉商学院信息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7120107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17)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305)
【分类号】:U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佟炳勋;交通拥堵与道路服务水平[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4年04期

2 关积珍;城市交通综合指数、交通出行指数及其数学建模[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年01期

3 周晶;朱振涛;;城市交通供需失衡的层次分析及其控制策略[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关于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模型设计的思考与改进[J];北京测绘;2008年01期

2 李增彪;;校园内部交通动态管理对策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吕德亮;王晏民;张健钦;吴海燕;;面向宏观交通规划的移动对象模型及应用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张君纬;;论现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年01期

5 王贵明;王金懿;;节源减排综合治理城市交通[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9年01期

6 王贵明;王金懿;;电动微型轿车:中国节能环保的“国民车”[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11期

7 王贵明;王金懿;;应用五大理论推广节源环保型电动微型轿车[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2期

8 宋新生;;城市绿色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调[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云霞;刘光文;;道路景观空间形态分析与设计原则[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曹守明;葛亮;付洋;;面向I T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融合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斌;刘文江;;基于二型模糊预测的路口群落多级模糊控制系统[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航;万军;;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模式研究[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3 王鑫;;大城市快速道路节点组织研究[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刘吉伟;;建设用地集约节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5 左军;刘凤荣;黄欢欢;王月蓉;;人防城市人口应急疏散路径选择模型研究[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冯雪丽;;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志;钟永艳;;城市生态交通浅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霍宏;矫兴策;;海河两岸道路交通体系中的无形资产开发利用[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吴建;陆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小鹏;杨新苗;曹瑾鑫;;基于手机话务量的城市活动及土地利用特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红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统均衡与拥挤收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志建;基于动态GPS信息的诱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樊大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D];长安大学;2009年

4 何建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流网络管控系统分析与建模[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5 袁野;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汤e,

本文编号:1888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88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