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桥RC圆形桥墩在弯扭耦合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小半径 + 曲线桥梁 ; 参考:《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年12期
【摘要】:曲线桥梁以其线型优美、适应复杂地形要求等诸多优点,备受设计者青睐。由于其几何线型的不规则性,在地震作用下墩柱处于压-弯-剪-扭耦合的复杂受力状态,而现阶段国内外抗震规范中仅以直线桥作为参考对曲线桥梁的墩柱进行抗震设计,不能完全反映耦合受力特点,因而造成桥梁抗震性能不能准确评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小半径曲线匝道桥钢筋混凝土圆形墩柱为研究对象(曲率半径小于90m、桥面宽6~10m、桥墩剪跨比大于4),针对地震作用下墩柱弯扭耦合引起的弯曲破坏问题,设计了2根试验墩柱,并采用拟静力试验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Abstract]:Curved bridges are favored by designers for their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graceful alignment and adaptability to complex terrain. Due to the irregularity of geometric alignment, the pier column is subjected to the complex force state of compression-bending, shear and torsional coupling under seismic action. At present, the linear bridge is used as the reference to the seismic design of the pier column of the curved bridge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eismic cod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bridge can not be accurately evaluated because of the failure to reflect the coupl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ircular pier column of small radius curve ramp bridge (curvature radius < 90 m, bridge deck width 6 ~ 10 m, pier shear span ratio greater than 4 m)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bending failure problem caused by the coupling of pier and column bending and torsion under earthquake, this paper takes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ircular pier column of small radius curve ramp brid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wo test piers were designed and their seismic behavior was studied by pseudo static test.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建筑大学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新奥通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基金】: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项目编号:2010-k3-47)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51308027)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310016007)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IDHT20130512)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SLDRCE-14-0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2012)
【分类号】:U44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竹屋抗震性能令人吃惊[J];世界竹藤通讯;2004年04期
2 海涛;;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思考[J];建筑;2006年19期
3 李晓明;杨伟;谢光辉;;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4 ;住房抗震性能成为百姓购房关注点[J];西部资源;2008年03期
5 张蕾;程卫红;张志军;;民用住宅的抗震性能探究[J];今日科苑;2010年12期
6 沈林;沈小璞;张伟林;刘运林;;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调查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地震科普家族新成员——建筑物抗震性能演示模型[J];城市与减灾;2011年01期
8 崔奇;;影响住宅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03期
9 林奕禧;邝春光;;珠海市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诊治有关问题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年Z3期
10 谢辛辛;;浅谈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吴建有;曹万林;魏文湘;郝春森;曲英华;;L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谢强;薛松涛;陈昒;姚谦峰;王清敏;;高层轻板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赵均;朱丹;陈向东;;结构参数沿高度方向突变对抗震性能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李斌;陈颖;;闽东地区联建房抗震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国庆;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常州凯悦中心12#楼抗震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王玉岚;蒋沧如;;底部框剪砖房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曹炳政;罗奇峰;;浅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9 董军;吉小萍;;两类新型隅撑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梁钰;孙伟;;施工质量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丁娟 蔡浩林;力助城建抗震性能普查[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陈熹熹邋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冼云儿 谢宏栋;穗番禺区普查建设工程抗震性能[N];广东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庞磊成;我市将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潮州日报;2009年
5 王玉;输入门牌便知房子抗震性能[N];广东科技报;2013年
6 记者 谢峰 通讯员 裴蕾;高楼绑“韧带”提抗震性能[N];首都建设报;2013年
7 ;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可小视[N];湖北日报;2000年
8 王庆;市政设施抗震性能须加强[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李根梅;要让群众住上抗震性能好的新房[N];固原日报;2008年
10 郭文渊;全面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湄洲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东序;CFRP加固局部薄弱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满荣;单跨三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曾武华;基于概率的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设计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夏樟华;钢筋混凝土箱型墩抗震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5 陈俊;预制混凝土底层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6年
6 杜文学;外型钢砼框架—内置型钢框架钢筋砼核心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7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飞;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锋;土坯房屋基本力学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参数敏感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范值慎;高地震烈度区超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范秀英;无伸缩缝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廖术龙;配竹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钰;人工模拟酸雨环境下腐蚀RC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杨勇;多层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及破坏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子胜;冻融环境下RC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姣姣;宁夏生态移民住宅抗震性能及能源自维持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白军刚;带梁式与斜柱式转换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D];长安大学;2015年
10 霍啸苏;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Pushover分析与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5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2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