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收敛-约束法的隧道围岩安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8-05-26 06:11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 围岩 ; 参考:《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摘要】:以Hoek-Brown弹塑性模型及应变软化模型为基础,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三维数值模型,计算深埋隧道不同开挖方式下的围岩特征曲线,并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弹塑性模型计算所得的隧道围岩安全系数要低于应变软化模型所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表明采用弹塑性模型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时,支护结构安全性较低,设计中可能会导致支护材料费用的增加,而考虑应变软化条件下的围岩安全系数更加接近工程实际;采用不同开挖形式所获得的隧道围岩安全系数并不相同,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所获得的安全系数要明显低于七步开挖法,采用收敛约束法计算隧道围岩稳定性更加直观。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Hoek-Brown elastoplastic model and strain softening model,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FLAC3D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surrounding rock under different excavation modes of deep buried tunnels, and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structure i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nnel is calculated by the Hoek-Brown elastoplastic model.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wall rock is lower than that calculated by the strain softening model. It shows that the safety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low when the elastic plastic model is used to design support structure, and the cost of supporting material may be increased in the design, but the safety factor of surrounding rock under strain softening conditions is closer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afety coefficient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obtained from the same excavation form is different. The safety factor obtained by the full section method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seven step excavation metho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is more intuitionistic by the convergence constraint method.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268;51274109) 辽宁省优秀人才计划项目(LJQ2011031)
【分类号】:U4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陆银龙;王连国;杨峰;李玉杰;陈海敏;;软弱岩石峰后应变软化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2 周维垣;;岩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3 汪成兵;朱合华;;埋深对软弱隧道围岩破坏影响机制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2期

4 李树忱;李术才;徐帮树;;隧道围岩稳定分析的最小安全系数法[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5 张传庆;冯夏庭;周辉;黄书岭;;应力释放法在隧洞开挖模拟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5期

6 马亢;徐进;吴赛钢;张爱辉;;公路隧道局部塌方洞段的围岩稳定性评价[J];岩土力学;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强;李永森;赵杰;;某地下通道施工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2 王炜;;CRD法施工对邻近既有结构的影响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7期

3 张亮;曾宜江;罗杰;;基于增量加载法的隧洞上方地基承载力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4 曹光辉;;比较分析应力释放率对围岩位移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2期

5 王亮清;梁烨;范雷;唐辉明;苏研;;贵州鱼简河水库拱坝地基软硬互层岩体等效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6 邵冠慧;李晓昭;赵晓豹;李家奇;纪成亮;;不同变形失稳模式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研究的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7 王益壮;李晓昭;章杨松;赵晓豹;袁亮;程晋源;;含厚层软弱夹层硬质围岩的变形破坏特性[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曾钱帮;王思敬;;运用Hoek-Brown经验准则分析圆形硐室围岩弹塑性应力和位移[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6期

9 祁长青;许人平;吴继敏;俞缙;;基于遗传算法的隧道围岩变形稳定可靠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10 邵冠慧;李晓昭;赵晓豹;纪成亮;王益壮;袁亮;;基于块体理论安全系数的隧道优化设计[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孙金山;卢文波;;霍克-布朗节理岩体中圆形隧洞稳定性分析[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占建松;;GSI及其在扁担垭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丰收;侯清波;温秋生;;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探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黎华清;甘伏平;魏宇;黄先波;陆才昆;;孔间CT成像与岩溶工程基础岩体结构特征研究[A];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金刚;;对不良地质段施工方案的研究[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6 武伯_";朱合华;徐前卫;明娟;;Ⅳ级软弱围岩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7 王杰;林达明;马凤山;李克蓬;;砂岩强度的估算研究及应用以南水北调中线安阳段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8 王宇;李晓;李守定;侯文诗;吴雨松;张搏;;一种确定节理岩体残余强度参数方法的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子红;地下立交近接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瑜;井下冲撞式煤矸分离中颗粒动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韩涛;富水基岩单层冻结井壁受力规律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于永江;煤体非均质随机裂隙模型及渗流—应力耦合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姜彤;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加卸载响应规律与非线性稳定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6 朱泽奇;坚硬裂隙岩体开挖扰动区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陈浩;地下工程围岩与支护体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8 晏莉;并行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毕忠伟;岩体力学参数推断的Bayes方法及截尾可靠度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钟祖良;Q_2原状黄土本构模型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鑫;大型水电站隧洞开挖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2 李盼;山岭公路小净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苏俊军;陡倾岩层中隧道围岩失稳机理及塌方处置对策探讨[D];长安大学;2011年

4 麻生文;长昆客专怀化段板溪群板岩质边坡稳定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宋波;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机制及处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孙扬;煤矿深部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返修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韩科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合理埋深确定及围岩稳定性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孔令辉;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卓小君;改进kriging模型及其在隧道围岩稳定可靠度计算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10 李鹏;城市地铁车站近接施工数值模拟及智能预测[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成兵;朱合华;;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离散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2 林鹏;周雅能;李子昌;王仁坤;周维垣;;官地地下尾水岔洞开挖与衬砌稳定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3 任放,盛谦;弹脆塑性理论与三峡工程船闸开挖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4期

4 徐林生,孙钧,蒋树屏;洋碰隧道CRD工法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数值模拟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1期

5 李志厚;杨晓华;来弘鹏;晏长根;;公路隧道特大塌方成因分析及综合处治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6 谭云亮,,王泳嘉;巷道围岩塑性状态判定分析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1996年02期

7 李世qG,宋军;变形速率比值判据与猫山隧道工程验证[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6期

8 梁晓丹,刘刚,赵坚;地下工程压力拱拱体的确定与成拱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段文峰,王蕾笑,廖雄华;岩土工程施工力学问题数值模拟方法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许传华,任青文,李瑞;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国韶;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智能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2 张传庆;基于破坏接近度的岩石工程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柏署;米文勇;傅立新;易震宇;杨燕;;位于古滑坡体的隧道处置方案比选[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8期

2 李剑波;李婕;;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与处治技术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3 刘九林;陈力华;林志;;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适用性研究与应用[J];公路隧道;2010年03期

4 黄戡;丁国华;彭立敏;彭建国;安永林;冯德山;;浏阳河隧道过风化槽段施工安全性评估[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在泉;王建新;郑颖人;张黎明;;局部破碎带渗水条件下海底隧道稳定性的有限元极限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6 王华牢;李宁;;带裂缝的隧道衬砌刚度验算与加固[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陈力华;林志;李星平;王建华;;隧道工程中锚杆的功效研究[J];公路隧道;2011年01期

8 郑浩;;张花高速公路楠木溪隧道滑坡处治[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9 刘海京;夏才初;蔡永昌;;存在衬砌背后空洞的隧道计算模型研究及应用[J];公路隧道;2007年04期

10 段军萍;南振岐;王胜利;范亚君;赵文杰;张晶晶;薛小虎;姚尔果;闫秋粉;;隧道与地下工程智能优化系统[J];甘肃科技;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雅卿;陈肖柏;米海珍;;寒区隧道工程冰压力模型试验[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2 邝宝山;王文礼;张清秀;;台湾地区隧道工程灾变之案例研究[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梅志荣;李传富;;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建设中地下水防治有关问题探讨[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全胜;李建伟;;浅谈隧道涌水灾害应对措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邹本东;冉维国;韩志远;张利俊;张振秋;陈智丰;;辽宁省大伙房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自防水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X薠;黄W f

本文编号:1936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36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