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长沉管隧道地震反应分析中瑞利阻尼矩阵的讨论
本文选题:沉管隧道 + 质量-弹簧模型 ; 参考:《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1期
【摘要】:以港珠澳超长沉管隧道为例,采用质量-弹簧模型,通过时域数值计算,分析了在不同Rayleigh阻尼矩阵下沉管隧道在不同地震输入荷载下地震反应的特点与区别,并同地震动响应的"真实解"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考虑地震输入荷载影响时Rayleigh阻尼系数的选择方式,提出在形成Rayleigh阻尼矩阵时,可取模型的第1阶振型与输人荷载的反应谱卓越频率来确定Rayleigh阻尼的比例系数。
[Abstract]:Taking Hong Kong-Zhuhai-Macao ultra-long tube tunnel as an example, using mass-spring model and time-domain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seismic response of sinking tube tunnel with different Rayleigh damping matrix under different earthquake input loads a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real solution" of seismic response, the selection of Rayleigh damping coefficien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earthquake input load is discussed, and the method of forming Rayleigh damping matrix is put forward. The ratio coefficient of Rayleigh damping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excellent frequency of 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the first mode and the loading load of the model.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7B00)
【分类号】:U452.28;U4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大建,周阿兴;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的等效质点系模型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1期
2 楼梦麟;殷琳;;关于高土坝地震反应分析中阻尼模型的讨论[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5期
3 王田友;丁洁民;楼梦麟;;关于轨道交通所致建筑振动的计算方法和阻尼矩阵的讨论[J];振动与冲击;2008年11期
4 陈贵红;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宁;张兴业;袁有为;王建华;;沉管隧道有限元与等效质点抗震分析比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2 熊良宵;李天斌;刘勇;;隧道地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7年03期
3 王田友;丁洁民;楼梦麟;;地铁运行引起场地振动的荷载与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01期
4 吴玖荣;徐安;;用多质点—弹簧模型研究沉管隧道土体地震响应[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陶警圆;田强;;土石坝动力分析中的阻尼模型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6 肖强;陈小良;辛建平;刘定文;;隧道抗震减震的研究进展[J];重庆建筑;2013年03期
7 傅继阳;吴玖荣;徐安;;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8 贺维国;;严重液化地层沉管隧道抗震计算[J];隧道建设;2011年06期
9 迟世春;陶警圆;贾宇峰;;土石坝动力反应分析的阻尼模型及计算频率[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10 楼梦麟;隋磊;沈飞;;不同阻尼矩阵建模对超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J];结构工程师;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严松宏;隧道总体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张锐;迟世春;林皋;;高土石坝地震加速度分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3 韩大建,周阿兴,黄炎生;珠江水下沉管隧道的抗震分析与设计(Ⅰ)──时程响应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1期
4 柯国军,郭长青,胡绍全,陈振富,石建军,孙德纶,陈俊杰;混凝土阻尼比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5 陈厚群;;混凝土大坝抗震中的力学问题[J];力学与实践;2006年02期
6 楼梦麟,潘旦光;滞后阻尼在土层时域分析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楼梦麟;李守继;;地铁引起建筑物振动评价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08期
8 刘雪珠;陈国兴;朱定华;胡庆兴;;苏南地区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敬学,张庆贺,杨国祥;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预制阶段温度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1期
2 田敬学,宋杰,刘宗光,张庆贺;沉管隧道管段预制阶段温度场仿真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2年04期
3 严松宏,高峰,李德武,潘昌实;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4 李彦军;沉管隧道综合勘察方法[J];铁道勘察;2005年01期
5 陆明;希腊沉管隧道的管段开始浇筑[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7年01期
6 邵俊江,李永盛;潮汐荷载引起沉管隧道沉降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吕碧幸;多摩川(川崎航道)沉管隧道标准断面图[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年02期
8 洪忠惠;;美国弗吉尼亚州新建伊丽莎白河沉管隧道[J];地下工程与隧道;1988年01期
9 刘伟,蒋树屏;关于沉管隧道地基反力的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0年04期
10 罗衍俭;长710米的康韦沉管隧道的设计与施工[J];现代隧道技术;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明;陈鸿;;超深埋海底沉管隧道接头防水设计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庆贺;高卫平;;沉管隧道施工阶段不同工况的受力性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3 高峰;关宝树;潘昌实;;沉管隧道在列车振动作用下受力状态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4 冯卫星;王克丽;景诗庭;;沉管隧道基础处理[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5 韩卫东;乔春生;;沉管隧道管体制作过程中温度应力的动态模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韩大建;唐增洪;;沉管隧道地震反应的工程分析方法[A];广东省岩土工程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7 周仲贺;;沉管隧道管段预制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建民;魏立新;杨文武;;广州市洲头咀隧道工程设计简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管敏鑫;严金秀;唐英;;沉管隧道技术在我国的应用[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10 李英;陈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意义及技术难点[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龙艳;北方首条沉管隧道 七项技术国内第一[N];工人日报;2011年
2 桂慧樵 周万里;亚洲最大规模沉管隧道贯通[N];中国交通报;2003年
3 记者 吴楚楚;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槽试验启动[N];中国交通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谌文锋;潜心“地下” 修筑“长龙”[N];广东科技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庞丹丽 通讯员 左西尧;变截面管段国内首创[N];广东建设报;2008年
6 桂慧樵 周万里;亚洲最大的沉管隧道贯通黄浦江[N];经理日报;2003年
7 通讯员王中正;海河隧道工程开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8 李超 张夏虹;港珠澳大桥混凝土浇筑采用新工艺[N];中国交通报;2009年
9 陈国雄邋通讯员 张健文;广州打捞局成功采用新工艺[N];中国水运报;2007年
10 记者 刘静 实习生 光v,
本文编号:1958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5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