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宁静化技术的居民区道路出入口安全控制
本文选题:交通安全 + 居民区道路出入口 ; 参考:《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摘要】:城市居民区道路出入口的安全控制问题,一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通过分析居民区出入口交通特性、事故成因等几个方面,同时结合国外居民区交通控制的经验,提出了利用交通宁静化技术来改善居民区出入口的交通控制及与外接道路的安全衔接,并通过交通仿真试验进行效果分析,最终归纳出若干符合我国现状的宁静化措施,用以提高此类出入口的交通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率。
[Abstract]:The problem of safety control at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 has not been solved effectively, which brings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o residents. By analyzing th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residential area,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so 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raffic control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traffic tranquility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raffic control of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residential area and the safet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residential area and to connect with the outside road. The result is analyzed by traffic simulation test, and finally, some quiet measures which accor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re summed up.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ffic safety of such entrances and exits, reduce traffic accident rate.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20110491343)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罗剑;单晋;;行人交通安全与道路运输功能的平衡——欧美城市交通宁静化的经验与启示[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4期
2 叶茂;过秀成;刘海强;罗丽梅;;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师;2009年06期
3 钱政华;丁建明;;城市交通宁静化措施与影响分析[J];华东公路;2009年03期
4 王莹,黄炜,李文权;城市居民小区出入口与道路的安全衔接[J];交通标准化;2005年07期
5 汤天培;马健霄;廖晓强;;交通稳静化在城市住宅区的应用[J];森林工程;2010年06期
6 袁黎;郑长江;陆键;;基于接入管理技术的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J];公路工程;2009年01期
7 沈俊江;何保红;孙静怡;;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公路工程;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夫永;;中小城市的绿色交通体系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2 杨洁;胡克;;交通稳静化在高校校园交通安全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王玉娜;赵宁;杨婷;;浅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5期
4 赵山春;钱勇生;;兰州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体系与模式[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11期
5 蒋惠园;徐亚;;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目标管理指标体系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6期
6 丁明;;基于交通安宁化的厦门中山路半步行街设计[J];福建建筑;2009年07期
7 毛彩云;陆华忠;吕恩利;;农业高校校园车辆与交通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8 蒋惠园;徐亚;;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目标管理体系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邓一凌;过秀成;严亚丹;窦雪萍;费跃;;历史城区微循环路网分层规划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3期
10 楼惠群;高华;;基于单片机的感应式人行横道智能交通灯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飞;黄洁;;宜居城目标下的交通宁静化实施策略——以无锡市太湖新城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飞;黄洁;;宜居城目标下的交通宁静化实施策略——以无锡市太湖新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璐;;应对降雪影响的城市道路设施技术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4 李博;;城市“混合优先”街道之人本主义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洪营;城市居住停车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胡家兴;基于违法数据分析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决策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李俊;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铁军;公路穿村镇路段交通安全特征及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勤;宜居背景下北京保障性住区营建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仁友;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文慧;太原市居住区停车问题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夏天;城市区域慢行交通系统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胡雅岚;既有居住区动、静态交通测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漆雕晓光;牡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丹;大学老校园道路景观更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晓明;路面工程施工监理计划范本编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艺;城市旧区更新的交通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翟东营;农村公路线形一致性安全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朱超;基于管理因素的道路交通系统安全运行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依涵;关于居住区道路组织规划的研究[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2 毛海哠,卢华翔;泉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邓毛颖,谢理;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的对策[J];城市规划;2000年11期
4 潘福全;;道路交通静化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7期
5 郭彩香;邓卫;;“以人为本”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的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9期
6 罗剑;单晋;;行人交通安全与道路运输功能的平衡——欧美城市交通宁静化的经验与启示[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4期
7 曲大义,于仲臣,庄劲松,刘同友,杨明,武勇;苏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仇东东,赵进法;交通安全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湖南交通科技;2003年03期
9 朱丽芳;人车共存道路——迈向人性化的道路规划设计[J];规划师;2002年11期
10 韩超;袁舒萍;李强;;国外交通平息理论研究及应用[J];规划师;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英;;加强汽车运输交通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2 李电生,刘凯,赵闯;SOFM神经网络在道路交通事故分类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7期
3 刘东波;陈娇;;道路速度控制措施[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年02期
4 曾春光;;基于车速控制的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安全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5 岳小泉;丁艺;黄晓婷;李晓娟;;应用SOFM神经网络对福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J];森林工程;2006年04期
6 孙有信;钱勇生;王春雷;;城市支路交通安全静化设计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3期
7 钱政华;丁建明;;城市交通宁静化措施与影响分析[J];华东公路;2009年03期
8 肖殿良;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J];现代交通管理;1995年01期
9 宋淑运;发达国家重视交通安全教育[J];现代交通管理;1996年03期
10 曾勇;福建省宁化县山区有一支交通安全劝导队[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波;毛建西;;城市光环境及交通安全与透水性铺装[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2 王康;尹常红;姚望玲;柳戊弼;张翠荣;;武汉城市交通安全与气象条件相关性分析[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3 高惠瑛;冯启民;贾婧;;城市群交通安全应急系统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蕊;胡江碧;;车速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及其管理措施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路名芬;林铍德;;江西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气象预警服务系统设计[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赵文义;刘彦江;;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7 王玉琦;;石油企业交通安全工作发展构思与实践[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夏昕;刘桂玲;;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与安全健康控制措施[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雷鸣;张庆贺;;泥水盾构隧道上浮机理与控制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程乃良;冷祥贵;邹俊苏;江中块;;梅钢板坯表面纵裂纹产生的工艺原因分析和控制措施[A];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小峰 吴婷;三原斥资增设交通安全设施[N];咸阳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施莺 本报通讯员 缪建军;“电子狗”,挑战交通安全管理[N];南通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周仲辉;衡东县交通宣传“活”[N];衡阳日报;2008年
4 李强;交通安全“堡垒”建在乡镇[N];焦作日报;2008年
5 高鹤文 实习生 齐展;我市进一步加大清雪组织力度[N];辽源日报;2008年
6 记者 赵素波;着力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渗透到百姓生活各个层面[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清波 通讯员 周家祥;“她”语境下,安全叮嘱更有效[N];人民公安报;2009年
8 施忠诚 谢刚;峨山春运期间交通安全总体平稳[N];玉溪日报;2009年
9 记者袁达;加强出租车运营秩序管理[N];长春日报;2009年
10 张强 本报记者 李冰;关注科技路交通安全[N];锦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宁;基于风险耦合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建华;基于管制理论的海上交通安全社会效益分析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申少君;道路交通安全规律及法律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4 王斌;交通安全不确定测度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易振国;车路协同实验测试系统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汪莹;基于安全服务水平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王卫亚;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高速公路恶劣气象监测及交通控制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沈小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分析及路线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乔建刚;基于驾驶员因素的山区双车道公路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张铁军;公路穿村镇路段交通安全特征及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德旭;中国乘用车安全带提醒装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郭凤香;道路线形安全分析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陆军;影响海上交通安全的船员因素分析与评价[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陈德爱;高速公路事故救援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刘盛男;运用数字电视平台进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小萍;基于真实环境的交通标志仿真试验系统开发与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杨梅;公路线形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8 张开冉;机动车驾驶员疲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毕明涛;公路交通安全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马艳;不利气候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69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6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