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台风“海葵”作用下苏通大桥抖振全过程实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3 01:11

  本文选题:斜拉桥 + 台风“海葵” ; 参考:《桥梁建设》2014年04期


【摘要】:为给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跨1 08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台风"海葵"全过程风环境和结构振动数据,采用频谱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该桥风致抖振响应的实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斜拉索和主梁的抖振加速度RMS值总体上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就本次实测而言,该桥主梁和斜拉索的抖振加速度响应在风速大于15m/s时陡然增大,值得引起注意;与其他斜拉桥相比,该桥斜拉索在台风下的抖振响应较小,验证了其减振措施的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wind-resistant design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the Sutong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 (the steel box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two towers and two cable planes with main span of 1088m)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wind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data of typhoon sea anemone collected by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the wind induced buffeting response of the bridge was studied by spectrum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ffeting acceleration (RMS) of the cable and gird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ind speed, and the buffeting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he main girder and cable increases steeply when the wind speed is greater than 15m/s. Compared with other cable-stayed bridges the buffeting response of the cable-stayed cables in this bridg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other cable-stayed bridges which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amping measure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11) 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应用研究项目(14200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128)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Y03)~~
【分类号】:U44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萍;郭世永;刘扬;;吊篮桁架的有限元分析与实测研究[J];煤矿机械;2006年08期

2 陈波;郑瑾;王建平;;桥梁结构温度效应研究进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24期

3 陈永恒;王殿海;陶志兴;;无物理隔离路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速度特性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年05期

4 陶奇;廖海黎;李明水;徐洪涛;;大跨斜拉桥主梁断面气动导纳的实测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年06期

5 陶奇;廖海黎;李明水;鲜荣;;苏通长江大桥主梁断面三分力系数的雷诺数效应[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2期

6 朱赞成,华渊,连俊英,周太全,宋卫东;软岩隧道变形数值模拟与实测研究[J];铁道建筑;2004年11期

7 程知言;邓玲;周建华;;上海某隧道人工地层冻结工程现场实测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年08期

8 刘联伟;;岩土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简介[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9 沈典栋;王解军;;连续刚构桥箱形墩与箱梁温度场实测研究[J];公路工程;2011年04期

10 刘明;李明水;毛优达;王骑;;西堠门大桥强风特性、位移和桥面压力实测研究[J];公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廖海黎;李明水;;大跨度桥梁施工阶段抗风性能现场实测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2 王浩;李爱群;焦常科;李杏平;谢静;;强(台)风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抖振响应的现场实测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司翔宇;杨平;邵光辉;郑加柱;夏江涛;;隧道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的实测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程知言;;上海某隧道人工地层冻结工程现场实测研究[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余德举;孙利民;董学武;;大跨度斜拉桥拉索阻尼器减振效果实测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董越鹏;朱继文;周松;黄醒春;;盾构施工过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凯山;宋宁;第宝锋;;谈建立城市特征驾驶工况的必要性[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联伟;复合地层中盾构法建设地铁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杰;盾构进出洞水泥土加固后水平冻结温度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贾璐;沥青路面高温温度场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张翔宇;人工冻结水泥土改良法抑制冻胀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肖巧林;高填路堤软土地基沉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0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70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