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三轴试验中固化疏浚泥的力学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固化疏浚泥 + 静三轴压缩试验 ; 参考:《水电能源科学》2014年05期
【摘要】:为正确理解固化疏浚泥的力学性质,通过对固化疏浚泥进行固结不排水静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和固化剂掺量对固化疏浚泥的破坏形式、应力—应变关系及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固化疏浚泥的应力—应变关系由应变硬化型变为应变软化型;破坏形式由塑性破坏向脆性破坏过渡,而围压对其破坏形式无影响;固化疏浚泥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随着围压和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围压小于土体内结构体的屈服强度时,围压对抗变形能力的影响可忽略;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固化剂掺量分别呈对数型和线性规律增长。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the failure mode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he amount of curing agent was studied by undrained static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and the influence of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changes from strain hardening type to strain softening typ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curing agent, and the failure form transition from plastic failure to brittle failure, but confining pressure has no effect on the failure mode.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resistance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content, but the influence of confining pressure on deformation resistance is negligible when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s less than the yield strength of soil structure. The cohesive force and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increase with the content of curing agent logarithmic and linearly.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28)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5024-5)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GK2013002) 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项目(第二批)
【分类号】:TU41;U6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建红;张其光;孙逊;张丙印;;胶结和孔隙比对结构性土力学特性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2 徐元;朱治;;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综合利用[J];水运工程;2009年04期
3 王珊珊;卢成原;孟凡丽;;水泥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维成;;疏浚泥处理方法综述[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丁建文;洪振舜;刘松玉;;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严耿升;张虎元;赵天宇;;改性黄土内摩擦角变化研究[J];粉煤灰;2009年04期
4 喻葭临;孙逊;于玉贞;吕禾;;修正双硬化参数模型对结构性土的适用性[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宝臣;李翠娟;潘宗源;张炳晖;;水泥搅拌法改良桂林红黏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6 胡传嘉;王家赫;张心平;郝仕玲;;含TG土质固化剂水泥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1期
7 王宇姣;柴新军;邓卫平;王世波;张红;;水泥固化鄱阳湖疏浚土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2013年10期
8 徐日庆;王兴陈;朱剑锋;张俊;;初始相对密实度对砂土强度特性影响的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刘辉;陈栋梁;杨建贵;;汉中粉土水泥土的工程性能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0期
10 贺建清;曾娟;孙希望;;低掺量水泥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先伟;结构性软土蠕变特性及扰动状态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小朋;水平旋喷桩预支护作用机理及效果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陶涛;高压旋喷桩复合边坡抗剪强度的模型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张翔宇;人工冻结水泥土改良法抑制冻胀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畅帅;杭州软土固化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向荣,王文军;纳米硅粉水泥固化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1期
2 龚晓南,熊传祥,项可祥,候永峰;粘土结构性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形成原因分析[J];水利学报;2000年10期
3 蒋明镜,沈珠江;结构性粘土试样人工制备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1997年01期
4 王国欣,肖树芳,黄宏伟;杭州海积软土应力 应变特征与结构强度损伤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5 汤怡新,刘汉龙,朱伟;水泥固化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6 沈珠江;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7 张家柱,程钊,余金煌;水泥土性能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1999年03期
8 朱向荣,王立峰,丁同福;纳米硅水泥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3年04期
9 梁仁旺,张明,白晓红;水泥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1年02期
10 王文军,朱向荣;纳米硅粉水泥土的强度特性及固化机理研究[J];岩土力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永生;;基于逐步破坏法的船体极限强度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孙峰;陈玉泉;;FRP约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山西建筑;2006年18期
3 程祖锋;牛中元;杨大顺;;粉煤灰水泥改良垃圾土的强度试验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胡文利;温永钦;曹雅娴;王树娟;赫文秀;;水泥粘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章华;吴雪萍;;土工编织袋单轴压缩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1期
6 张自坚;;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7 巫菊香;刘磊;;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对残积土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17期
8 傅国才;陆小军;沈正;;固化粉煤灰三轴压缩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9年06期
9 杨彦克;郑盛娥;李固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极限承载力及其应力—应变关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10 杨卫忠;王博;樊o,
本文编号:1985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8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