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枢纽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规划方法
本文选题:集疏运网络 + 公共交通 ; 参考:《规划师》2014年02期
【摘要】:高铁枢纽服务腹地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区、主要服务区和辐射影响区三个空间层次。研究对主要服务区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体系构成,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的数量和等级特征、布局形态,以及常规公交、接驳公交集疏运网络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提出辐射影响区内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规划方法,以期为其他地区高铁枢纽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规划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hinterland of high speed rail hub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patial levels: direct service area, main service area and radiation impact area. It studies the system composi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in main service areas, the number and grade characteristics of rail traffic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layout form, regular public transport, and connection of bus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lanning ideas The method is analyzed and the planning method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the radiation affected area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network planning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other region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9Y31)
【分类号】:U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小洲;杨涛;於昊;;基于功能整合的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方法[J];规划师;2010年08期
2 刘华;高速铁路车站合理站间距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勇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布局适应性研究[J];规划师;2011年06期
2 於昊;何小洲;杨涛;;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整体发展规划研究——以苏南城市群为例[J];规划师;2011年10期
3 花修坤;;区间渡线对高速铁路工务维修作业的影响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0年03期
4 安晨;付永军;;简论铁路新线中间站布设的合理性[J];铁道运营技术;2008年01期
5 花修坤;;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的设置[J];铁道运营技术;2011年03期
6 陈进杰;吕希奎;;高速铁路区间节能坡设计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3年12期
7 朱健梅,闫海峰,周勇;既有复线区段快速列车越行站的布局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彭其渊,闫海峰,殷勇;单线提速区段通过能力和旅行速度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王进勇,闫海峰,许绍兴;V型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闫海峰,彭其渊,方贵金;双线铁路反向行车对正向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全欣;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刘秋妍;无线网络同信道干扰性能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张喜成;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基于土地利用的松原市公路客运枢纽布局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2 许绍兴;繁忙干线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户佐安;200km/h客货混跑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刘华;200km/h客货混跑铁路行车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鹏;武合铁路行车组织及站场设备适应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刘福华;郑武客运专线运输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赵钢;城际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杨帅华;郑武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胡跃进;石太客运专线建设及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王玉刚;铁路干线大机应用及选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焕江;公路客运站布局和选址方法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3期
2 朱彦东;单晋;李旭宏;;面向交通资源整合的大城市公铁枢纽联合布局模式[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3 毛保华;枢纽地区铁路客运站布局与分工优化[J];铁道学报;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扬,李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1期
2 黎智;;浅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规划建设[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5年01期
3 张玺;;探讨城市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结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扬;安桂江;康拥政;;石家庄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对策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7年Z1期
5 黄艳斐;;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交通拥挤治理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08期
6 王伊丽;陈学武;李萌;;TOD交通走廊规划与开发模式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8年03期
7 高潮,张春祥;浅论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太原城市客运交通的探究[J];城市研究;1998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世界公共交通简讯[J];城市公用事业;2000年01期
9 洪蔚;;停车场与公共交通[J];广州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世界公共交通简讯[J];城市公用事业;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正;;北京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建议[A];中国巴士快速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娟娟;曾庆华;李赫楠;王鲲鹏;;国内外城市公交改革对长春市公交发展的启示[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旭初;;推行城乡公交一体 实现公共交通跨越式发展[A];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学孔;;都市公共交通与快速公交发展政策(提纲)[A];中国巴士快速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秀媛;邵亚明;;模糊线性规划在公共交通调度中的应用[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论35路智能调度在提升营运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吴玉冰;杨永长;;公共交通线路客流分析[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韦达;王谦;;浅析公交优先措施在我国城市交通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屏;徐洁;;智能运输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郑树森;张奎福;;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情况和公交优先建设方面的实践[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海建;廉价公交 缓堵高招[N];中国交通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崔立勇;为何宁愿开车堵在路上[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记者 孙金霞;公共自行车就应该方便廉价,杭州做到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汽车“限购”真相[N];北京科技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李传米;延伸山城动脉——公共交通[N];阿勒泰日报(汉);2010年
6 沈潘松 郑栩生;有效推进公共交通均等化[N];潮州日报;2011年
7 记者 丘勋锐 黄明健 郝帆;为公交立法保障市民出行[N];人民公安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林芬 赵明林;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记者 童曙泉;本市明起全面实行单双号限行[N];北京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杨石明 通讯员 龙春华;为常安高速建设“提速”[N];益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比尔;大马士革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政策[D];长安大学;2004年
2 郝记秀;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IPTLU)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孙连菊;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模与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刘志刚;城市公共交通区域运营调度系统协同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爽;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城市交通结构演变机理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庆年;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决策系统现代非线性数学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孙孝文;和谐交通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文辉;上海世博交通组织与管理一体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金雪涛;城市交通负外部性的阶段性表征与治理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阎利军;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效果的模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筠;基于GIS的昆明公交模型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2 黄志强;深圳市公共交通运输组织决策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李长春;基于准时信息的公交调度管理[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李媛媛;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策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D];长安大学;2004年
5 甘灵;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6 牛云霞;乌鲁木齐市部分公交线路运营组织模拟[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7 殷杰;城市停车换乘系统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瞿何舟;城市公共交通不同层次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陈斌;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枢纽规划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10 俞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技术保障措施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5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3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