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不确定因素对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长期挠度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连续刚构桥 + 长期下挠 ; 参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为研究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运营期长期挠度的影响,提高长期桥梁下挠预测计算的准确性,将施工过程中各不确定因素定量模拟,通过有限元计算其各因素对结构长期挠度的影响程度,为通过合理调节施工过程减小结构长期下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悬臂单节段施工时间及控制节段间接缝刚度能减小桥梁长期挠度;在合理的混凝土加载龄期范围内,混凝土加载龄期对桥梁长期挠度影响较小,适当推迟二期恒载施工时间,对减小结构长期挠度亦是有利的。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ncertain factors on the long-term deflection of PC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deflection of long span PC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the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simulated quantitatively.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long-term def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is calcul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he long-term def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through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time of cantilever single segment and control of the stiffness of joints between segments can reduce the long-term deflection of the bridge, and in the range of reasonable loading age of concrete, the influence of concrete loading age on the long-term deflection of the bridge is small.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long-term def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by delaying the construction time of the second stage dead load.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2319812100)
【分类号】:U448.23;U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许震;张雪松;徐君兰;;连续刚构跨中下挠的参数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胡狄,陈政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分析的全量形式自动递进法[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3 牛艳伟;石雪飞;阮欣;;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实测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S1期
4 王法武;石雪飞;;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控制研究[J];公路;2006年08期
5 汪磊;李世安;陈孔令;贺君;;反复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计算研究[J];公路;2011年06期
6 王培金;盛洪飞;赵尚栋;;大跨连续刚构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长期挠度预测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7 张巍;王宗林;田石柱;;节段接缝刚度对桥梁长期挠度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1期
8 赵煜;贺拴海;李春风;葛耀君;;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开裂后承载力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尚猛;李亚东;;综合优化算法在矮塔斜拉桥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解文成;李子特;徐艳昭;;混凝土徐变对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影响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张开洪;张奔牛;闫果;周志祥;徐勇;;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应力、挠度和裂缝实时监测系统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杨燎原;;徐变模式对连续梁桥预拱度计算的影响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2期
5 何大学;胡世强;;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4期
6 胡狄;余志武;;静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变形全量形式矩阵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7 林健富;黄建亮;程瀛;陈树辉;;广州新电视塔结构健康监测应变修正计算的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1年01期
8 陈为真;汪秉文;胡晓娅;;多因子预测模型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胡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时变效应分析的钢筋约束影响系数法[J];工程力学;2006年06期
10 胡狄;;可控制精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杆系结构时变效应通用分析法[J];工程力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牛艳伟;石雪飞;阮欣;;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实测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2 周威;张建新;;预制预应力空心板梁裂缝分析与处理[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3 朱剑;韩大建;谭毅平;;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朱剑;韩大建;谭毅平;;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程海潜;曹刚毅;程庆华;吴水明;;接触压力非均匀分布形式下的预应力弯曲孔道摩阻分析[A];湖北省公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顺潮;钢纤维聚合物高强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林新元;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裂后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卢志芳;考虑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汪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非荷载效应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王银辉;曲线薄壁箱梁桥的空间静力与时效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张慎伟;大型钢结构施工过程计算理论与监测技术[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坚;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海彬;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顺序及长期变形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海清;基于正交试验的连续刚构桥主梁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唐灿;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殷灿彬;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温度效应与收缩徐变效应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文鹏;混凝土徐变力学及其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雷;考虑剪力滞影响的变截面PC悬臂箱梁时变效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翁运新;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PC箱梁徐变效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9 原心红;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变形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10 胡玉琨;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收缩徐变效应[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峰,叶见曙;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后的结构行为[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胡狄,陈政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分析的全量形式自动递进法[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3 牛艳伟;石雪飞;阮欣;;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实测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S1期
4 马健;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的主桥加固[J];公路;2004年06期
5 杨志平,朱桂新,李卫;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挠度长期观测[J];公路;2004年08期
6 王法武;石雪飞;;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控制研究[J];公路;2006年08期
7 孙海林,叶列平,杨孚衡;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收缩和徐变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8 谢峻;王国亮;郑晓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下挠问题的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9 陈开利;帕劳共和国的桥梁倒塌事故[J];国外公路;1998年03期
10 詹建辉,陈卉;特大跨度连续刚构主梁下挠及箱梁裂缝成因分析[J];中外公路;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世安;考虑反复荷载作用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计算方法[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艳凤;王秋萍;;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悬臂施工控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黄智冠;唐咸远;;连续刚构桥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05期
3 张运波;李永强;王军文;;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应力测试与分析[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9年01期
4 洪帆;周征征;;混凝土收缩徐变在连续刚构桥施工中的影响分析[J];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5 王宝华;王国体;;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阶段稳定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7年06期
6 朱宇锋;王解军;;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的混凝土徐变分析[J];公路工程;2008年01期
7 徐永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9期
8 刘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梁挠度施工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33期
9 叶华强;李凡;;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与仿真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0年06期
10 郑尚敏;程海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爱民;戴航;吉伯海;聂利英;;高墩连续刚构桥T构悬臂施工稳定性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周文骏;吴万忠;;连续刚构桥施工期腹板斜向开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许俊;徐建富;;淳安千岛湖大桥施工及监控要点探讨[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贺国京;李媛媛;邹中权;段靓靓;;混凝土徐变对连续刚构桥预拱度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常英;乐云祥;;随机最优控制在连续刚构桥和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A];二○○○年湖北省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0年
6 白国良;苏武;郑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模拟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兴冲;王常峰;夏修身;庄立普;;非对称大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陈兴冲;王常峰;徐聪;陈玉璞;;松花江特大桥施工监控[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伍万军;;大跨宽幅连续刚构桥底板拉应力分析及防裂措施[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上)[C];2007年
10 叶新;李欣然;陈德伟;;城闸大桥施工过程的监测与控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刘德联 通讯员张玉金 贺佃峰;广深港客专最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2 高晓蒙 本报记者 杜怀宇 储继华;一桥飞架 三岸繁荣[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记者 邓柱峰 通讯员 梅旭明 熊岭 姚鹏;“武广第一跨”昨在广佛河界合龙[N];广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尹瑶;抓紧施工 确保安全[N];乐山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张绍清 记者蔡崇金;我国单线铁路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桥桩基完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6 通讯员 杨春杰 周娟;零开挖施工为绿色护航[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7 万俊义;苏通大桥:拉开千米跨越大决战[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通讯员 尚高峰 王建凯 本报记者 石强;安全零事故 动态控质量[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夏冬梅 向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防治[N];伊犁日报(汉);2006年
10 记者 冯欣楠;大桥上部结构抢在台风前合龙[N];长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钧利;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弯桥全过程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2 文武松;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挠曲开裂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通;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的全寿命性能监测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张利华;高强轻集料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开言;双肢薄壁高墩刚构桥悬臂施工稳定性与风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杨兴旺;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非线性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薛鹏飞;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性能退化预测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史志利;大跨度桥梁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与MR阻尼器控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徐郁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希勇;深桩、高墩、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袁浩;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控制计算及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钟岳峰;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与标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王鹏超;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阶段风致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杨凯;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仿真分析及标高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赵祥q;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齐林;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童建刚;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挠度计算和施工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黄珠;既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使用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马增琦;卡尔曼滤波法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6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3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