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合理间距研究
本文选题:高速公路 + 服务设施 ; 参考:《中外公路》2014年06期
【摘要】:结合高速公路现有服务设施功能特点,将服务设施分为三类。通过综合论证各类服务设施间距的控制因素,选择及时事故救援距离、低油量安全行驶距离和基于驾驶员自控下的疲劳特性3个关键因素分别作为3类服务设施间距的控制因素,分别建立服务设施间距计算模型,通过对14个典型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咨询调查和回归分析,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参数的合理取值,并提出3类服务设施的推荐间距和布置类型。研究表明:A类服务设施间距推荐值为60~120km,B类服务设施间距推荐值为45km,C类服务设施间距推荐值为6~8km。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service facilities, the service faciliti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y synthetically demonstrating the control factors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various service facilities, choosing the distance of timely accident rescue, Three key factors, safe driving distance of low fuel quantity and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driver's self-control, are the control factors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ree types of service facilities, respectively, and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service facilities' spacing is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Through consulting investig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14 typical expressway service areas, the related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are deeply studied, the reasonabl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and the recommended spacing and layout types of three types of service facilities a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mmended valu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service facilities of category A and B is 60 / 120 km / m and the recommended value of distance between service facilities of class B and B is 45 km / m, and the recommended value of distance between service facilities of class C and C is 6 / 8 km / m,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49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焦昆,李增勇,陈铭,王成焘;模拟驾驶过程中腰部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4年03期
2 马艳丽;王要武;裴玉龙;;疲劳与驾驶时间关系的实验心理学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正国,朱佩芳;第14届国际意外事故和交通医学会议论文综述[J];中华创伤杂志;199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符锌砂;理论运行速度与公路线形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嵇震宇;马俊;田青;朱定芳;;车载随机振动隔离系统的优化设计[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陈朝阳;邵仁玉;韩星;樊剑;;汽车平顺性研究中“人—椅”系统模型再探[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3 肖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灵芝;;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系统设计与性能仿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汪永和;程庆华;;74例创伤性休克救治的回顾性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曹明柱;冯能莲;夏传超;何彩青;吴加伟;;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孙旭;张春雨;;一种机动车前轮悬架的设计及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刘日山;陈建武;曹劲;;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梁龙,张欣,李国岫,王浩;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仿真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杨杰;毋云龙;丁宝书;;康明斯NT(A)855发动机油底壳进柴油故障分析[J];包钢科技;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福庚;吕召全;;先进分析方法在重卡前轴结构设计中的应用[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2 石勇;;传动系的优化设计[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相;;汽车车速的计算及优化[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辉;孙利平;雷龙;;板簧支架动态外载的计算和疲劳分析[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李倩;王斌刚;;浅谈ABS在汽车中的应用[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邸鑫鹏;卢姗;;城市隧道安全保障系统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言宝;;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国标与ISO的对比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任艳飞;陈力奋;;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对汽车悬挂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史建鹏;;分动器转矩分配比确定理论研究[A];第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秦民;蒋永峰;程超;;扭杆式半独立悬架特性分析与优化[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林;车辆道路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平录;气动燃油混合动力车混合效能分析及其电控气动发动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吴参;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与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戴文娟;机械性创伤诱发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杨钫;面向产品工程化的混合动力客车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欢;多轴车辆转向系统与悬架系统集成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郝赫;多轴重型汽车刚弹耦合虚拟样机分析与匹配[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冰战;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魏占国;林木联合采育机底盘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慕慧;山区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青青;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成因及预测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猛;轿车副车架设计与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林莹杰;汽车传动系冲击性能分析系统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吕胤鼎;汽车发动机动态综合试验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文;基于实训模拟器互联的汽车柴油发动机实训模拟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潘峰;基于GIS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包应星;交通事故黑点防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曹更立;高速公路视频检测器优化布设方法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欣;微型汽车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与结合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仁友;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小明,元海英,荣建,刘小明;用于路线设计的小客车速度模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清波,谢珍;公路纵坡设计的理论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万国朝;公路设计特征的安全效果[J];公路;1995年04期
4 邹健;浅论道路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公路;2002年06期
5 贺玉龙,卢仲贤,马国雄,刘小明,任福田;高速公路直线段车辆稳定运行速度模型[J];公路;2002年10期
6 符锌砂;龙昱;;公路线形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J];公路;2008年06期
7 黄进;美国道路安全设计模型介绍[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8 周荣贵,江立生,孙家风;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的确定[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7期
9 钟小明,荣建,刘小明,周荣贵;高速公路弯坡路段小客车自由流运行速度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2期
10 钟小明,刘小明,荣建,陈永胜,孙小端;基于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一致性的中型卡车运行速度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永胜;高速公路安全设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2 金键;驾驶疲劳机理及馈选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马艳丽;驾驶员驾驶特性与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广山;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皓,华宜,彭锐;数字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简易实现途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1期
2 葛丹东;陈弋;;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初探——以浙江省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3期
3 李阿萌;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J];规划师;2011年11期
4 崔敏;蒋伟;;均等化视角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河南省镇平县农村为例[J];规划师;2011年11期
5 杨贵庆;杨建辉;张颖薇;过u&茜;;农村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村民满意度调研及需求分析[J];小城镇建设;2011年11期
6 周亚杰;吴唯佳;;北京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差异[J];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04期
7 官卫华;刘正平;;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探索——《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介绍[J];江苏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8 ;天津: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2年15期
9 胡畔;张建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初构——基于主体视角与复杂科学范式的递进审视[J];城市规划;2012年12期
10 弗洛里安·斯坦伯格;宿园园;;自建房屋和分期建房[J];小城镇建设;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江绿;;公平正义视角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彭瑶玲;孟庆;曹力维;;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畔;张建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初构——基于主体视角与复杂科学范式的递进审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4 汤婧婕;冯雨峰;潘聪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5 魏维;王颖楠;高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刍议[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魏维;王飞;蒋朝晖;;针对旅游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对策——《三亚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7 王祁;;新疆兵团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探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官卫华;刘正平;叶菁华;;试谈我国农村新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及配建模式——以南京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9 余炜楷;赵宁;岑君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科技园区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以广州市民营科技园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10 薛忠燕;李涛;;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与实施机制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萍;我区投资3000万保证医疗服务设施建设[N];宁夏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娴;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N];石家庄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安娜 通讯员 张铁军 徐琳;吉林: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N];中国社会报;2012年
4 顾德宁;公共服务设施应戒奢侈化[N];新华日报;2007年
5 记者 胡敏邋谭江琦;公共服务设施要更抗震[N];四川日报;2008年
6 记者 薛小平 通讯员 赵文芳;礼县加大投资全力恢复灾后公共服务设施[N];陇南日报;2008年
7 张关华;旺苍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抓实谋远[N];中国老年报;2010年
8 通讯员 东交;东阳投资15万元整改交通服务设施[N];金华日报;2010年
9 唐悦;今年民政项目投资增逾50%[N];新华日报;2010年
10 撰稿 陈松 尹勇 严芳 曾小清;灾区公共服务设施该咋管[N];四川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小波;我国城市小街坊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宁僊;快速城镇化时期山东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闻;自下而上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马广金;西安市商品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亚子;城市边缘拆迁安置型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申飞鹏;湖南省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吕勤;苏州市流动人口集宿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特征及配置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6 张艺;基于生活圈结构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层级配置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时曼曼;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朱子攸;湖北省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郭迁一;深圳市基本生活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钟元菊;湖北省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布局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3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1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