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联系聚类分析的交通区划分

发布时间:2018-07-12 16:34

  本文选题:高速公路 + 交通区 ; 参考:《公路》2014年06期


【摘要】:立足交通运输联系是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的重要刻度,交通区是经济区的重要表征,通过交通区划分,可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参考。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收费站点之间OD交通量数据,转换计算交通联系量,变"间接联系量"为"直接联系量",变"绝对联系量"为"概率联系量",运用加权平均距离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基于高速公路交通联系的交通区划分方法框架,并以山东省高速公路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对于分析高速公路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研究经济区划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ffic transportation connection is the important scal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connection, the traffic area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economic zone, through the traffic area division, can provide the decision reference for the traff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tial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so on. Based on the OD traffic volume data between toll stations, the traffic contact volume is converted and calculated. By changing "indirect contact quantity" to "direct connection quantity" and "absolute connection quantity" to "probability connection quantity", the method of weighted average distance clustering analysis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frame of traffic area division method based on expressway traffic connection. Taking the highwa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ighway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study the division of economic zone.
【作者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1318223330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春燕;蒋琼星;周建平;;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湖南省城市影响范围分析[J];测绘通报;2010年06期

2 丁洪建;;基于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城市经济区划分[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3 孙威;张有坤;;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4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5 刘兆德,陈素青;城市经济区划分方法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1996年S2期

6 林琴;杜彩军;谭骏珊;;聚类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中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年06期

7 过秀成;孔哲;杨明;叶茂;;城市交通分区体系建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加来;胡百红;任志安;;皖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范围的测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陈笑筑;王博;胡伟;;基于Voronoi图的乡镇等级体系划分及影响范围研究——以毕节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3 段七零;;江苏城市势力圈与行政区域的叠合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娜;于涛方;郭怀成;;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航空流视角(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杨德云;;基于分形理论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7 刘耀彬;张安军;姜晓璐;;基于DEA动态聚类的江西省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8 刘承良;田颖;梁滨;;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的系统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9 段七零;;长江流域的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10 钟业喜;陆玉麒;;城市影响区格局分析的定量方法——以江西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方创琳;宋吉涛;张蔷;李铭;;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形成与空间分异格局[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发曾;张伟;;基于中部地区崛起的城市群整合发展[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罗军;;空间管制与需求引导并重的交通政策区划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7 江曼琦;;首都经济圈与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建设[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张璞玉;;交通出行影响因素与出行行为选择的耦合——以上海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爽;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明;我国城镇密集地区聚集与扩散机制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5 陈春林;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希东;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祖琦;大都市政区:理论探讨·经验借鉴·实证分析——兼论上海直辖市政区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昌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罗亚飞;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调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程磊;区域经济周期的异质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杨r,

本文编号:2117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17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8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