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驾驶倾向性辨识的避撞-报警算法

发布时间:2018-07-23 17:06
【摘要】:为了研究适应驾驶员个性需求的避撞-报警算法,将驾驶倾向性作为驾驶员的个性评价指标引入。以实车实验所得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驾驶倾向性的实时辨识方法。通过驾驶模拟实验,获取了不同驾驶倾向性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制动减速度数据;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避撞-报警算法;最后将该算法与典型安全距离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避撞-报警算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且体现了各类型驾驶员报警触发时机差异。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alarm algorithm which adapts to the driver's personality demand, the driver's propensity is introduc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driver's personality. Based on the driving behavior data obtained from real vehicle experiments, a real-tim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driving tendency is proposed. Through driv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reaction time and braking deceleration data of drivers with different driving tendencies are obtained, and a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alarm algorithm based on driving behavior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algorithm is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typical safe distance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alarm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of trigger time between drivers.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分类号】:U491.25;U46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建强;迟瑞娟;张磊;李克强;于涛;;适应驾驶员特性的汽车追尾报警-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2 王玉金;钱小燕;丁萌;王帮峰;;车载视觉感知系统中障碍检测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斌;;基于汽车追尾事故形态分析的避撞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8期

2 裴晓飞;刘昭度;马国成;叶阳;;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和目标检测算法[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2年01期

3 王晓原;张敬磊;张元元;;汽车驾驶倾向性研究进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晓原;张敬磊;张元元;;基于交互式并行驾驶模拟实验的跟驰状态汽车驾驶倾向性动态辨识模型验证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01期

5 商强;谭德荣;张晓琳;董春迎;;基于驾驶行为的驾驶倾向特征辨识[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6 张元元;王晓原;张敬磊;;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自由流状态汽车驾驶倾向性辨识模型验证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迟瑞娟;肖庆;丁洁云;;基于风险状态预估的弯道车辆前撞报警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建强;肖庆;迟瑞娟;李克强;;考虑弯道驾驶员特性的汽车前撞报警算法[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琼;基于驾驶人感知特性的换道预警阈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兴伟;基于DSP的汽车纵向避撞报警技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孙晓艳;基于单目视觉的夜晚汽车前撞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斌;黄神治;;移动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3期

2 张磊;王建强;李克强;连小珉;;基于驾驶员跟车习惯的报警/避撞算法研究[J];汽车工程;2006年04期

3 宋晓琳;冯广刚;杨济匡;;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工程;2008年04期

4 周许超;屠大维;陈勇;赵其杰;张翼成;;基于相位相关和差分相乘的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疏祥林;杨柳青;;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汽车行驶安全的影响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3期

2 王欣;李文权;王炜;;基于驾驶行为共性的回波速度解释及仿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晓原,邢业顺,贾洪飞;交通流计算机微观仿真的一种随机模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杨京帅;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驾驶行为干预技术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5年03期

5 李德慧;刘小明;荣建;胡江碧;;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建模与仿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白云;石京;;北京市驾驶行为与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2期

7 王士嘉;林资贸;汤士颐;许哲玮;;机器脚踏车数字行车纪录器数据分析与应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5期

8 王文清,王武宏,钟永刚,易生平;基于模糊推理的跟驰安全距离控制算法及实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9 贾洪飞,隽志才,曹鹏;跟驰过程中驾驶员认知结构模型的建立[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10 武钧;张露;高清华;;模糊评价在高速公路驾驶行为对交通事故影响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清波;何兆成;林科;;信号交叉口左转待行区的交通仿真模型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亮;胡江碧;;眼动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分析[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宣杭英;;港航公安部门能处罚船员无证驾驶吗[A];2007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薛晶;王丰元;;驾驶员视觉特征与驾驶安全的关系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一帆;;驾驶员违规后的心理、生理反应分析[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江;杨永勤;;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通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孙蕊;胡江碧;;车速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及其管理措施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高玲玲;胡江碧;李彦辉;;心理生理测试技术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岩;;基于仿真实验的ISA智能车速控制事故率影响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沈中杰;王武宏;熊辉;;城市道路交通微观仿真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春宝;“治理酒驾别一味罚钱”[N];消费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郭锦润;电子测速如何更好地保驾护航?[N];中山日报;2008年

3 陈鑫欣;开车,你有“路怒症”吗?[N];经理日报;2008年

4 记者 左燕东;我省集中整治“酒后驾驶”[N];山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刘怀英 实习生 杨金元;严惩超载超速和疲劳驾驶行为[N];广元日报;2007年

6 卢学民 实习记者 刘宏顺 刘兰;交通要安全 必须讲文明[N];四川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慕海燕 赵琳 薛明;“道德素质”决定“驾驶素质”[N];哈尔滨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小龙;想进监狱你就打手机[N];科技日报;2007年

9 谢莉葳;六大因素成为交通伤害罪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10 记者 田雯;我市部署治理公路双超工作[N];张家口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献强;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平凡;驾驶行为表征指标及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培;信息和沟通对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4 曹鹏;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置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任有;交通环境下驾驶行为模拟与应急驾驶可靠性建模[D];吉林大学;2007年

6 周立军;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特性的跟驰及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郭孜政;驾驶行为险态辨识理论与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任园园;公路弯道路段行车危险区域及驾驶行为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骆勇;道路交通中攻击性驾驶行为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杜殿虎;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理论与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东美;高速公路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危险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卞晓华;基于驾驶行为的车辆运行安全特性及其模型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3 唐小淋;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违规驾驶行为检测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实振;北京市司机风险驾驶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海琼;不同交通流状态下驾驶行为差异模拟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尤强;面向汽车主动安全的驾驶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陶立;机动车驾驶员不当驾驶行为特征与判别指标分析[D];清华大学;2012年

8 满东;基于驾驶行为模型的青年驾驶行为及反馈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吴海伟;驾驶行为数据库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潘玲;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0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40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