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分层布局优化模型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cie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 layout of integrated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erarchy of regional integrated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and the level of demand, A hierarchical layou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regional integrated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based on hierarchical location model is proposed, and an immune clone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solve it.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superior to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middle model to layout different grade hubs, which reflects that the change of dem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ayout of hubs, and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departments of hubs.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725403)
【分类号】:U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金学;金凤君;王成金;王姣娥;;中国交通枢纽空间布局的评价、优化与模拟[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2 刘强;陆化普;王庆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双层规划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凤君;张文尝;王姣娥;王成金;;中国交通地理学的成长与发展——建所70周年交通地理研究成果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2 韦彤;耿娜;江志斌;丛峰;;面向确定需求的多服务多设施选址问题[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年01期
3 戴特奇;张玉韩;王姣娥;陶卓霖;;基于优化模型的中国民用运输机场人口覆盖评价[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4 凌思维;杨斌;孙少文;;基于需求分级的应急医疗资源配置[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杨成凤;韩会然;;皖江城市带区际公路交通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3期
6 陈刚;张锦;;灾后应急物资保障的多目标定位—联运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3期
7 李双琳;马祖军;;震后交通管制下多出救点应急物资调运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8 郑斌;马祖军;李双琳;;基于双层规划的应急物流系统选址-联运问题[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3年09期
9 秦军昌;王渊;朱正威;;应急物流中库存与运输集成决策模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07期
10 王家庭;曹清峰;田时嫣;;产业集聚、政府作用与工业地价: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经验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昕;胡金星;尹凌;金照;孙润喜;;基于实时数据的交通枢纽客流态势研究[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2 黎皇兴;张辉;尚嫣然;扈茗;;区域枢纽城市规划建设研究——以商丘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宝珍;城市公交枢纽布局与运营调度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宣登殿;综合客运枢纽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叶永;基于后续共享和信息更新的震后应急资源配置决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姣娥;金凤君;孙炜;戴特奇;王成金;;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3 王成金;;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4 袁虹,陆化普;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3期
5 李铭;李旭宏;吕慎;;基于城市TOD发展模式的客运换乘枢纽布局规划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6 张文尝;中国交通枢纽布局及其地域群体[J];经济地理;1990年04期
7 吕慎;田锋;李旭宏;;组团式大城市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8 杨英宝 ,钟山;中国民航运输机场分类问题的初步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11期
9 徐瑞华,杜世敏,陈百磊;城市铁路枢纽布局的调整优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张华;何波;刘耕;;基于模糊熵和多目标规划的公路货运交通枢纽布局模型[J];物流技术;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坚持条块联动·创新社会管理——宁波铁路东站广场区域综合管理办公室[J];宁波通讯;2011年23期
2 林一山;;长江平原湖泊区域综合开发计划的研究[J];人民长江;1956年01期
3 ;京西北—晋、冀、蒙交界地区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工作会议在大同市召开[J];工程抗震;1990年01期
4 毛保华;孙全欣;关伟;邵春福;;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理论与关键技术[J];综合运输;2011年05期
5 李怀甫;;论西柏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S3期
6 吴伯贤;候玉;季祥华;;洪水频率区域综合法中正、负效益的识别[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7 王匡林;《扬州市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城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介绍[J];城市规划;1992年01期
8 陈大伟;徐中;李旭宏;;区域综合货运枢纽布局优化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9 刘爱珍;司琦;李明昌;;基于数据驱动神经网络模型的天津滨海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10 谭清美;世界银行贷款区域综合扶贫项目立项决策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崔彦生;王书芝;张世辉;;建设区域综合农技站 探索农技推广新机制[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金柄珉;;国际化背景下区域综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3 孙广友;;东北西部水稻基地建设带动区域综合开发战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昕歌 记者 张琦;两岸美景带动周边区域综合开发[N];牡丹江日报;2013年
2 记者 刘玉林;加快项目建设推进步伐 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N];临汾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黄颖;成都将推行“分区域综合执法”[N];成都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吴丹 通讯员 施黎明;成都将推行交通“分区域综合执法”[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中共浦东新区唐镇委员会书记 曾爱君;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行网格化区域综合管理[N];东方城乡报;2009年
6 ;区域综合价值发展模式的文化实践 《综合价值型旅游目的地构建研究丛书》正式首发[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 曹裕江;党建发展“共进双赢”[N];湖北日报;2011年
8 州旅游局;旅游是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新型动力[N];红河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曹爱方 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 通讯员 王冰;热点区域管理的“宁波模式”[N];宁波日报;2008年
10 马莹莹 马仲兰;东乡县区域综合开发获得“满堂彩”[N];民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勇;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系统结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黎中彦;广州市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毕会卿;对河北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伍建涛;三峡区域综合防洪应急态势推演及显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45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4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