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高墩刚构桥行车安全性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afety of high-speed train passing through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high piers under seismic ac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rain, track and bridge, the three-story elastic point support beam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ballasted track structure. The large mass method is used to deal with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and the coupled vibration model of train track and bridge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s established. Taking a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high piers with span of (88 168 88) m as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vehicle-bridge system under El Centro ground motion i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plane and out-of-plan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high piers are weakly coupled under seismic action, the amplitude of the train's driving safety vibrates anywhere, and the speed of the bridg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eed of the vehicle, and for the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high piers, Transverse ground motion poses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trains on the bridge, and the safety thresholds of ICE3 high-speed trains in the 79-degree earthquake region are 275250 and 225km / h,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70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11AA11A103)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2010JQ0018) 西南交通大学扬华之星项目
【分类号】:U442.55;U4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少林;翟婉明;;地震作用下高速列车-线路-桥梁系统动力响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韩艳;夏禾;张楠;;考虑非一致地震输入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5期
3 熊建珍;高芒芒;俞翰斌;;天兴洲长江大桥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5期
4 邓子铭;郭向荣;张志勇;;地震作用对钢桁梁桥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超;张亚辉;林家浩;;考虑行波效应的车桥系统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4期
2 彭荣华;王柳;郭向荣;;横向地震激励下的悬索桥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3 卢凯良;邱惠清;;风与地震载荷作用下集装箱小车-低架桥结构耦合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10期
4 王开云;王少林;杨久川;王慎;;地震环境下铁路轮轨动态安全性能及脱轨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5 Li Yongle;Chen Ning;Zhao Kai;Liao Haili;;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road vehicle-bridge system for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s with high pier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2年04期
6 程潜;张楠;夏禾;张田;;轮对蛇形运动及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7 陈令坤;蒋丽忠;余志武;;无砟轨道约束对高速铁路列车-桥梁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6期
8 房建;雷晓燕;练松良;;轨道不平顺波长对桥上CRTS Ⅱ型板式轨道振动特性的影响[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翟婉明;赵春发;夏禾;谢友均;黎国清;蔡成标;罗强;宋小林;;高速铁路基础结构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的基础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4年07期
10 陈建;张剑;邹益胜;伍鹏;;高速铁路长大线路可视化建模系统研制[J];计算机仿真;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凯良;宓为建;张卫国;;环境激励下自动化码头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和结构安全评估[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向东;轻轨车辆与斜拉桥动态耦合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志超;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和地震响应的随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凯;跨座式单轨交通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夏超逸;撞击荷载作用下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及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少钦;风及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振动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陈令坤;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响应及走行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陈代海;地震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及振动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成;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车—线—桥空间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韩轶;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申昊;八七型下承式铁路应急抢修钢桁梁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陈亚戈;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杨坤;城市高架桥简支梁在地震作用下轨道列车响应及运行的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连宾;波浪荷载作用下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王小元;大跨度悬索桥在非一致地震作用下的车—桥系统动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田卿;基于梁轨共同作用的高速铁路桥梁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李健;高速铁路线路设计方案舒适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周永早;车—线—桥耦合振动系统有限元数值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贵平,夏禾,陈英俊;铁路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2 周雍年,,章文波,于海英;数字强震仪记录的长周期误差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2期
3 张楠,夏禾;铁路桥梁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4 韩艳;夏禾;郭薇薇;;斜拉桥在地震与列车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1期
5 郭向荣,曾庆元;高速铁路结合梁桥与列车系统振动分析模型[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张楠,夏禾;地震对多跨简支梁桥上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4期
7 曾庆元,杨平;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与桁梁空间分析的桁段有限元法[J];铁道学报;1986年02期
8 翟婉明;蔡成标;王开云;;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态相互作用原理及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9 蔡成标;;无碴轨道动力学理论及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郑史雄,奚绍中,杨建忠;大跨度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成标;高速铁路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吉双;;中等跨径门式刚构桥的设计[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2 刘勇志;胡成;金晶;朱荣;;Y型墩刚构桥支架拆除时机与合拢顺序[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史明亮;;曲线刚构桥弯曲效应初探[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年01期
4 邓学军;;矮墩刚构桥的设计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8期
5 顾岗;;加强刚构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09期
6 蒋永红;;高墩T型刚构桥主桥设计及质量控制[J];现代交通技术;2005年06期
7 李松;唐英;彭友松;强士中;;影响刚构桥施工阶段稳定性的若干因素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8 李春旗;陈静曦;郝天之;;大跨径刚构桥0~#块腹板非荷载裂缝成因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少峰;宋丽;郭忆;;多跨连续V形刚构桥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14期
10 张林春;张爱莲;;刚构桥纵向激励下近远场地震动反应比较[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文机;漆光荣;陈玉标;;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在福建的发展[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黄文机;漆光荣;郑信光;;福建桥梁之花——T型刚构[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3 祝金鹏;高永青;孙西磊;;多跨连续V形刚构桥设计分析[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4 王占飞;庞辉;李帼昌;杨阳;;基于Pushover分析的刚构桥抗震设计方法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5 殷平;王彤;谢旭;;刚构桥梁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方法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6 饶舒;王克海;叶英华;;大跨径单箱单室刚构桥箱梁的空间有限元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7 王学斌;黄和宾;;海沧大桥西航道桥设计与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海彬;杜进生;罗小峰;;泾河大桥合拢内力和变形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行;地震作用下高墩刚构桥动力稳定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范振华;地震作用下超高墩刚构桥倒塌破坏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庆华;T形刚构桥的静动力检测技术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吴鹏;大跨度曲线刚构桥静力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勇志;Y型墩预应力刚构桥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果;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5 袁鑫;大跨度刚构桥施工阶段风险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6 刘胜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龚云康;多维多点激励下大跨度刚构桥的线性与非线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朱贝贝;大跨径曲线刚构桥结构受力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林春;大跨度刚构桥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陈国瑞;基于无线传感器考虑施工阶段的大跨度刚构桥的模态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5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4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