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大轴重列车对既有线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疲劳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3 15:52
【摘要】:以朔黄铁路为工程背景,从疲劳抗裂的角度对列车轴重250 kN、280 kN、300 kN、330 kN、350 kN、400 kN情况下,对朔黄铁路32 m正常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疲劳抗裂性进行分析。通过正截面疲劳应力分析可知:125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500万次左右才会出现消压,1 800万次左右开裂;228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150万次左右就会出现消压,800万次左右开裂;330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51万次左右已开始消压,450万次左右开裂;433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3万次左右已开始消压,150万次左右开裂;535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1000次左右就开始消压,59万次左右开裂;6400 kN轴重时,梁体在循环次数达100次左右已出现开裂。因此,既有朔黄铁路重载运输的列车轴重从23t提高到300 kN是较为适宜的。
[Abstract]:Taking Shuohuang railway as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fatigue crack resistanc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T beams with normal height of 32 m in Shuohuang Railway is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atigue crack resista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50 KN ~ 280 KN ~ (300) KN ~ (30) KN ~ (30) KN ~ (3 +) ~ (350) KN ~ + 400 KN. Through the fatigue stress analysis of normal sec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when the axial load is 1250kN, the beam can only be depressurized and cracked about 2280kN for about 18 million times when the number of cycles is about 5 million times. When the number of cycles is about 1.5 million times, there will be pressure relief. When the axial load of 3300kN is cracked about 8 million times, the beam has already begun to depress at about 510000 cycles, and when the axial load is about 4330kN for 4.5 million times of cracking, When the beam has been depressurized for about 30 000 cycles, when the axle load is cracked about 5 350 KN for 1.5 million times, the beam begins to depress when the cycle number is about 1000, and the axial load is about 6 400 KN for 590000 times. The beam has been cracked about 100 times. Therefore, it is more suitable to increase the axle load from 23t to 300kN for heavy haul transportation of the existing Shuohuang railway.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1Z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496)
【分类号】:U441.4;U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秀峰;宋玉普;;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截面疲劳抗裂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钱立新;国际重载机车车辆的最新进展[J];机车电传动;2002年01期

3 钱立新;;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J];机车电传动;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红;王运涛;陈宇峰;许震;;白果渡嘉陵江大桥徐变仿真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封洁纯;徐勇;钟云健;;预应力混凝土T梁防纵裂的保护层厚度计算[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黄炎坤;姜海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区域裂缝成因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8期

4 刘友梅;试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之路[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5年06期

5 张军;段丽芳;李向伟;兆文忠;;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铁路货车车体优化设计[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田英辉;赵瑜;闫澍旺;刘力伟;程栋栋;;基于ANSYS的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数值模拟及优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7 田英辉;李刚;闫澍旺;刘利伟;程栋栋;;后张混凝土梁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数值模拟及优化[J];港工技术;2006年03期

8 耿志修;;大秦线开行20kt级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3期

9 刘铁根,江俊峰,李欣,李恩邦,刘丽娜,王云新,张以谟;光纤光栅在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测量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5年10期

10 蒲广宁;饶中;孟屯良;丁学良;;3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病害成因分析及对策[J];公路;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重载组合列车牵引及制动系统的试验与仿真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刘灿;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红亮;基于货车大型化的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姚曙光;铁路重载货车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新宇;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骆华勋;钢筋均匀分布的混凝土构件破坏面统一模型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何盛东;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管品武;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钅交)区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9 向天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箱型连续梁结构行为的非线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陈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娜;大型预应力U型薄壁渡槽的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甲甲;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徐新瑞;折线形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的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代若愚;预应力玻璃纤维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及正截面承载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睿;空间预应力束作用下箱梁横向应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毛伟;腐蚀预应力混凝土梁静动力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许波;腐蚀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马卫华;大跨连续刚构桥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高程控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陈青萍;基于500MPa细晶粒钢筋的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闫一凡;轴箱横向自由间隙对重载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钱立新;国际重载机车车辆的最新进展[J];机车电传动;2002年01期

2 宋玉普,吕培印;凝土轴心拉-压疲劳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4期

3 白生翔;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的可靠度分析模式[J];建筑科学;1997年06期

4 戴福忠,陈雅兰;重载铁路桥梁设计列车标准活载的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4年04期

5 辛学忠;张玉玲;戴福忠;潘际炎;;铁路列车活载图式[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培印;混凝土单轴、双轴动态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青;朔黄铁路建设和运营模式[J];中国铁路;2003年08期

2 王兆成;朔黄铁路的改革创新之路[J];铁道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3 帖立彬;创新机制 科学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7期

4 宋丽莉,焦艳,何育军,何宇强;朔黄铁路增运扩能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11期

5 梁才;;朔黄铁路按站区集中建库的思考[J];铁道建筑技术;2006年S1期

6 ;环渤海经济崛起的大通道——朔黄铁路[J];财经界;2006年07期

7 刘文;;杠杆效应在朔黄铁路建设融资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7年S2期

8 吴艳玲;;朔黄铁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9期

9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J];机车车辆工艺;2008年05期

10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J];机车车辆工艺;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荆志东;李守礼;;朔黄铁路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A];中国铁道工程地质世纪成就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赵金海 记者 焦同喜;朔黄铁路通过国家验收[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赵金海 记者 硕强 马路;朔黄铁路通过国家验收[N];河北日报;2005年

3 通讯员 赵金海 记者 硕强;朔黄铁路提前25天完成全年任务[N];河北日报;2005年

4 通讯员 赵金海 记者 硕强;朔黄铁路扩能改造一期工程首战告捷[N];河北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程瑞华 王晓欣;跨世纪工程——朔黄铁路[N];金融时报;2001年

6 张福纯 熊学军;朔黄铁路全线通车[N];人民日报;2002年

7 赵金海;朔黄铁路:与环境和社会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04年

8 红星 俊海 玉杰 火荣;朔黄铁路电气化神肃段贯通[N];山西日报;2001年

9 记者 陈树青 通讯员 李茂恩;朔黄铁路全线铺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1年

10 王建民邋张学成;依据气象信息科学调度 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效益可观[N];中国气象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玲;朔黄铁路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新平;朔黄铁路货运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梁才;朔黄铁路物流管理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继永;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友田;朔黄铁路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王定举;朔黄铁路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贾晋中;朔黄铁路体制创新与企业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李晓建;朔黄铁路的体制创新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薛继连;核心竞争力研究及其在朔黄铁路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刘田明;朔黄铁路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2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62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