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桩土非等应变的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non-equal strain characteristics of mixin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under embankment load, the embankment, pile body, interpile soil and underlying soil are considered as a whol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experiments, a simplified two-stage model of pile-soil stress ratio and pile-soil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is proposed, and the existing calculation method of pile-soil stress ratio at the top plane is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tress state,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pile side is calculated, the load sharing of pile and soil is calculated, and then the settlement of pile and soil between piles is obtained.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boundary conditions at the interface of each subsystem, a calculation model of total settlement of mixe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under embankment load i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settlement of mixin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the test section of Huaiyan Expresswa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composite modulus method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mposite modulus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loser to the measured value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No.2012BAJ01B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2242014R30020)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项目(2014年)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叶观宝;王艳;高彦斌;;复合地基单元体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2 唐风华;崔大伟;杜广印;崔牧;;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固结特性研究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9期
3 刘吉福;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4 陈仁朋;贾宁;陈云敏;;桩承式加筋路堤受力机理及沉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3期
5 徐超,叶观宝;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与承载力[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6 周龙翔,童华炜,王梦恕,张顶立;复合地基褥垫层的作用及其最小厚度的确定[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7 曹卫平;陈仁朋;陈云敏;;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8 陈仁朋,许峰,陈云敏,贾宁;软土地基上刚性桩—路堤共同作用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3期
9 曹卫平;胡伟伟;;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飙;王启智;;分层土体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2 倪煌俊;;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对桩周土的扰动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李志斌,叶观宝,徐超;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对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4 王佳庆;邓安福;郑冰;;上部刚度影响的复合地基桩土分担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冯亮亮;叶华静;;刚性桩复合地基的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6 郑冰;邓安福;曾祥勇;梁莉;;刚柔组合二元复合地基布桩对结构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7 刘鹏;杨光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长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8 王凤池;史富民;徐云龙;刘凤起;;橡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9 丁桂伶;王连俊;刘升传;陈祥;;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柔性载荷试验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章孝清;;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云东;朱小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反应特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吉福;;路堤下复合地基“三等沉区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雷学文;陈凯杰;;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特性的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俞建霖;朱普遍;刘红岩;龚晓南;;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奎;徐日庆;苏晓樟;周鹏飞;;刚性桩和柔性桩荷载传递性状的比较[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晓欣;陈奇;;吹填造陆及其软基处理浅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满林;刘升传;丁桂伶;王连俊;;既有线重载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基床病害及整治措施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谷炳蓉;黄菊华;;垫层在复合地基中作用的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姜炯;周健;贾敏才;;桩承式加筋土复合路堤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10 张铁柱;丁洲祥;蔺崇义;陈丕东;祝彦知;龚晓南;;高速公路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大变形固结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强小俊;桩承地基路堤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周明涛;植被混凝土冻融效应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石少敏;大连龙畔金泉振冲桩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肖启航;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俊飞;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吴丽君;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固结压缩特性及地基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宏祥;高寒湿地公路软基处理新方法与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魏芸;强夯碎石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固结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池,朱浮声,王晓初;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理论修正[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贺为民,李松岭,吕芝全,潘纪顺;粉喷桩单桩与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3 李进军,黄茂松,史三元,杜海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与褥垫层厚度关系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3年04期
4 苏志刚,郭小红,郭明田,刘学峰;铺设垫层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影响[J];工程勘察;2003年05期
5 陈善明,陈云敏,吴世明;软土地基经水泥搅拌桩加固后的固结特性分析[J];工程勘察;1998年04期
6 沈伟,池跃君,宋二祥;考虑桩、土、垫层协同作用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7 龚晓南,褚航;基础刚度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3年04期
8 叶观宝,汤竞,徐超,白航;利用孔压静探估算粘土的土性参数[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9 陈晓平,邢仲星;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数值分析[J];工业建筑;2001年11期
10 韩煊,李宁,王玉娥;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的数值试验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海芳;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小春;浅论石灰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J];科技资讯;2005年22期
2 陈少伟;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曾树垣;锤击桩断桩后改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实例[J];广东建材;2005年05期
4 季秀卿;原文学;;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工程应用中一些参数的取值[J];山西建筑;2006年05期
5 林志文;;某排站搅拌桩复合地基试验及分析[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7年01期
6 赵永志;;分析与探讨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年07期
7 唐风华;崔大伟;杜广印;崔牧;;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固结特性研究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9期
8 陈晓颍,邵全运;浅谈水泥喷粉搅拌桩复合地基[J];安徽建筑;1999年03期
9 林其乐;李春忠;;下卧软土层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监测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2期
10 刘一举,周健;软土地区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检验的几个问题[J];安徽建筑;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向荣;谢新宇;潘秋元;;大型油罐搅拌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周同和;李民生;何军;赵彤;;深层喷射搅拌桩复合地基新技术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谢康和;泮秋元;施淑群;张曙光;;一种计算搅拌桩复合地基固结沉降的方法[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张曙光;谢康和;潘秋元;施淑群;;条形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徐淑京;吴延珍;;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基础设计方法[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6 张立岩;;深层喷粉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志明;长短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7年
2 颜(山献);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3 肖超;广州南沙地区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袁海峰;柔性荷载下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5 陈东;搅拌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和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亓乐;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赵宏华;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性状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52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5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