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跨连续刚构组合梁桥合龙方案研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x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composite beam bridge of the Minjiang River Bridge of Fuzhou Expressway around the city of Fuzhou, a spati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civil to simul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The stress increment and deformation increment before and after different closure sequence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the general rules of closing sequence of this type of bridge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main beam are affected by different system transformation order, but the stress increment and deformation increment of the main beam are smaller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losure section. Th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six span continuous beam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most reasonable closure sequence by adopting the secondary span symmetric closure system.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decision of the bridge closure, an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similar bridge closure sequence.
【作者单位】: 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U44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重文;肖星星;;多跨长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合龙方案分析[J];中外公路;2009年01期
2 刘小燕;祁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5期
3 干学军;陈刚毅;魏霞;;大跨径多跨连续梁桥设计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世界;2011年04期
4 曹水东;林云;李传习;;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方案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曹淑上;江建斌;张永水;张明强;马爱霞;;少联大跨径连续-刚构组合桥的受力分析及合龙顺序探讨[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6期
6 焦庆;;多跨连续刚构桥的合龙技术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8年06期
7 黄芳;汪建竹;;五跨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桥的合龙顺序对成桥状态的影响分析[J];建筑施工;2011年09期
8 陈列,徐公望;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桥式方案及合龙顺序选择[J];桥梁建设;2005年01期
9 蔡素军;张谢东;石明强;向木生;王淳;李伟;;连续梁桥不同合龙方案对施工控制的影响[J];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10 刘沐宇;杜细春;;多跨PC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合拢次序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荣;胡成;何沛祥;刘勇志;;Y形支撑刚构桥合龙顶推力计算及受力性能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洪新民;钟新谷;沈明燕;;PC连续刚构梁桥合拢时机的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3 夏培华;杜松;;单桩独柱墩多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与水平顶推力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1年01期
4 刘小燕;祁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研究[J];公路;2009年07期
5 郑国栋;张焕;;北江特大桥左汊主航道桥多跨合龙施工及流程优化分析[J];公路;2012年06期
6 石利强;;钢-混组合箱梁桥计算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0期
7 钟亚伟;;体系转换顺序对多跨连续梁的影响[J];高速铁路技术;2011年06期
8 胡清和;邓江明;周水兴;邓杨芳;;多跨连续刚构桥顶推合龙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9 陈星烨;黄俊杰;颜东煌;;多跨矮塔斜拉桥合龙方案比选优化[J];中外公路;2011年04期
10 龚玉华;陈雷;陶路;彭旭民;;山区连续刚构桥高墩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案[J];世界桥梁;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海彬;杜进生;罗小峰;;泾河大桥合拢内力和变形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2 谭冬莲;林新元;张凯;杨国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一次合龙技术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夏培华;杜松;;单桩独柱墩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方案与水平顶推力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武松;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挠曲开裂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周淑芬;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立江;连续刚构桥地震时程响应及跨中强度的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海彬;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顺序及长期变形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陈浩;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关键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郝海峰;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理合龙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韩洋洋;卡尔曼滤波法在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6 秦新建;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技术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7 李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及合拢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李中贤;多跨连续梁桥合拢方案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黄俊杰;多跨矮塔斜拉桥合拢方案与施工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健;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D];长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璐,王翊波;重庆马桑溪长江大桥合拢方案设计[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邹毅松;单荣相;;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力的确定[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许震;张雪松;徐君兰;;连续刚构跨中下挠的参数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钟正强,陈常松,颜东煌;连续梁桥合龙方案对施工控制的影响[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周光伟;陈得良;刘榕;;连续刚构桥合拢温度的合理确定及高温合拢对策[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钱恒达,李军;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结构设计特点[J];公路;1995年05期
7 程翔云;桩柱式高桥墩几何非线性效应分析的迭代法[J];公路;2003年S1期
8 吴彪;矮墩连续刚构桥合拢段的顶推施工[J];公路;2004年07期
9 于培科,尉发宇,杨光焕,燕同凯;控制刚构连续梁桥混凝土徐变的技术对策[J];公路;2005年04期
10 王法武;石雪飞;;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控制研究[J];公路;2006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顺吾;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仿真计算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Dann H·Hall;Dann H·Hall;张西斌;高泓;王文涛;;美国公路组合梁桥的设计与施工[J];山东交通科技;1987年04期
2 徐忠宁;杨新远;;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的发展状况及特点[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1期
3 娄有原;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全过程的非线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4年01期
4 高建伟;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支座位移法施加预应力技术[J];施工技术;2005年05期
5 杨成;组合梁桥现浇桥面板施工工艺探讨[J];市政技术;1997年02期
6 唐伟,施耀忠;三亚大桥改造扩建工程[J];中南公路工程;1998年03期
7 刘志杰;马木欣;熊军;;组合梁桥剪力连接件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8 朱华民;;组合梁桥的温度分布[J];中外公路;1989年03期
9 王于晨;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研究概况[J];公路交通科技;1992年03期
10 白玲,史永吉;组合梁桥的施工[J];桥梁建设;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侨;荣学亮;陆军;;既有钢-混组合梁桥常见病害分析及其加固策略[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葛云;;简支钢混组合梁桥设计[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3 孙建渊;李国平;汪功伟;;预弯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的设计及施工检测分析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聂建国;吕坚锋;樊健生;;组合梁桥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倩;刘玉擎;黄生富;;桁腹式组合梁桥节点构造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刘思维;刘玉擎;曾明根;邵长宇;;大跨度连续组合箱梁桥施工过程的精细化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宋建永;任红伟;;波折腹板组合梁桥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尚敏;杨丙文;万水;;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施工阶段挠度有限元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9 陈强;李学斌;臧晓秋;马林;;虚拟层合板壳单元法在结合梁桥力学分析的应用[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李果;樊健生;;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组合梁桥受力性能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成锋;科技攻坚铸精品[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高宣 整理;话说高铁桥梁[N];人民铁道;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束洪福;公路科学研究支撑桥梁养护管理促进行业科技进步[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法雄;组合梁斜拉桥空间受力行为及时变效应[D];清华大学;2011年
2 张石波;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何余良;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小箱梁桥受力特性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白玲;超静定组合结构桥梁受力特性的3D-FEM模拟分析[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陈佳;密布横梁与混凝土板组合桥面系高速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桥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侯文崎;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桥及剪力连接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现伟;带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静力与疲劳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松;港珠澳大桥组合连续箱梁桥施工及运营阶段空间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振河;敞开式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梁桥静动力行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赵志杨;隔板式连续曲线组合梁施工阶段受力行为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5 李鹏;港珠澳大桥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疲劳特性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林牧;装配式钢箱—预应力砼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7 姜金凤;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方鑫;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空间力学分析及施工监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梁飞;漫江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及施工工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志峰;国道325九江修复桥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0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6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