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大断面公路隧道洞口段穿越堆积体设计

发布时间:2018-11-11 21:52
【摘要】:湄渝高速公路中仙至坂面段的珠峰隧道洞口地段需下穿堆积体,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针对该隧道开挖断面大(163m2)、洞口埋深浅、围岩条件差、地下水较为发育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地表注浆、超前管棚支护、接长明洞、加强洞内支护,双侧壁导坑法短进尺开挖等多项综合处理措施,并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算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够满足边坡及隧道的安全性要求,对控制土体变形,减小沉降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Abstract]:The section of Qomolangfeng tunnel in Zhongxian to Banmian section of Mei-Yu expressway needs to penetrate the accumulation body, and there is a great risk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view of the large section (163m2) of the tunnel excavation, the depth of the tunnel mouth is shallow,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condition is po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Som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asures, such as surface grouting, advance pipe shed support, connecting long Ming tunnel,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inside the tunnel and excavation of short ruler with double side wall guide pit, are put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of checking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design scheme can meet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of slope and tunnel, has obvious effect on controlling soil deformation and reducing settlement, and can achieve the expected design purpose.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道路院;
【分类号】:U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友葩,吴顺川,方祖烈;土体注浆后的性能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李育枢,李天斌,高广运,陈刚;多期次泥石流堆积体上的公路地质灾害——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公路别托段为例[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杨继红;董金玉;陈亚鹏;王媛媛;马平;李曼;;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4 陈立德;陈州丰;邵长生;;“双溪堆积体”的成因及其主要工程地质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3期

5 邓矿辉;大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技术在堆积体偏压大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友葩,吴顺川,方祖烈;土体注浆后的性能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王炳军;李宁;柳厚祥;韩煊;党彦;;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桩基变形与内力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3 邴国林;沈军辉;刘毅;;317国道某填方路基滑坡成因与稳定性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年03期

4 杨扶银;邵生俊;李建军;;温州大桥南岸挖方边坡滑坡加固治理与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5 苏立海;曲星;李宁;;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坝肩边坡固结灌浆的数值模拟[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6 王永昌;高存厚;;浅谈堤防劈裂灌浆技术[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崔芳鹏;胡瑞林;张明;许强;陈晓岚;韩应军;;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体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8 罗平平;王兰甫;高献伟;张芳;;降雨入渗下高填强夯矿渣边坡滑坡机理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9 刘洪良;陈正茂;;浅谈中空锚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06期

10 郑爱荣;;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姜彤;;大型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及三维稳定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张景科;谌文武;孙满利;李最雄;王旭东;;不同浓度PS滴渗夯土墙表面渗透直径的分布规律[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成林;杨令强;秦冰;杨克坤;;固结灌浆对隧洞围岩稳定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宾;郴州地区残坡积土工程边坡过程稳定性研究及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谭捍华;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徐余;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综合治理新材料新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冯志强;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材料研制及渗透扩散特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5 郭晓刚;高面板坝趾板基础高压灌浆技术及其智能预测与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6 王玉锁;砂质土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及分级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锡治;贝壳砂质土工程特性及加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孙锋;海底隧道风化槽复合注浆堵水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人太;水泥基速凝浆液地下工程动水注浆扩散封堵机理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麻勇;近海软土水泥搅拌加固体强度提高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王明年,王玉锁;系统锚杆对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性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张明聚;郜新军;郭衍敬;;海底隧道突水分析及其在翔安隧道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谭万沛;泥石流扇的类型与土地利用模式[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1期

4 刘希林;泥石流风险区划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0年04期

5 张春山,张业成,马寅生;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2期

6 王士革,崔鹏,谢洪,韦方强;山区铁路建设中的泥石流灾害与防治对策[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7 晏长根;祁生文;伍法权;廖荣贵;苏天明;;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库尾段藏碉群斜坡巨型堆积体的成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8 廖秋林;李晓;郝钊;王思敬;吴硕;赫建明;;土石混合体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6期

9 徐永辉;杨达源;陈可锋;葛兆帅;周彬;任雪梅;胥勤勉;;金沙江金坪子堆积体地貌过程与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2期

10 刘衡秋;胡瑞林;;大型复杂松散堆积体形成机制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涂忠仁;大跨海底隧道围岩抗力系数理论与试验分析及其设计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继良,黄润秋;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稳定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8期

2 朱继良,张诗媛;某堆积体开挖后的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6期

3 巨能攀;涂国祥;邓辉;;四川某公路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4 张天明,苏红兵;滑坡堆积体上坝基防渗处理设计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5 保华富;唐建华;董泽荣;;崩塌堆积体边坡滑坡安全监测成果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6 任黔云;栗军奇;;马马崖一级水电站补朗堆积体稳定分析及处理[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6年01期

7 陈伟;任光明;;粒度特征分析方法在某古堆积体物质研究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5期

8 张明;胡瑞林;;金沙江下咱日堆积体的成因和稳定性初步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9 安彦勇;王保田;汪莹鹤;;梨园水电站下咱日堆积体稳定性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5期

10 李枫;吴继敏;董志高;王文远;王昆;;某水电站左岸B_(20)崩塌堆积体稳定性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武;刘昌;聂德新;杨永明;;乌弄龙水电站坝前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文忠;杜健;;阿海水电站混合堆积体稳定性计算分析[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树武;聂德新;刘惠军;;大型碎屑堆积体工程特性及稳定性评价[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青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郭朝旭;;松散滑坡堆积体降雨入渗过程的实验研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李红刚;晏鄂川;程江涛;雷东;;库区移民城镇弃碴堆积体稳定性评价及其防护设计[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邓华锋;朱敏;原先凡;马莉;罗骞;胡鹏;;某大型堆积体边坡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7 吴述_g;;某水电站研究河段巨型堆积体稳定性及工程影响初步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述_g;;某水电站研究河段巨型堆积体稳定性及工程影响初步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唤龙;孙毅;周德培;肖世国;;红层堆积体高边坡坡体结构及变形规律[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祖煜;;水利水电工程堆积体边坡稳定分析和工程措施研究[A];纪念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选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李秋怡;开始最后的“大扫除”[N];四川日报;2008年

2 记者 熊蕊 实习记者 吴敏;抓好广元堡应急排险工作的推进和落实[N];雅安日报;2013年

3 记者 王立彬;易贡山体滑坡抢险减灾获巨大成功[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记者 王建新;西藏易贡灾区抢险工作加紧进行[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钟振宇;再战小岗剑壅塞体[N];四川日报;2010年

6 记者 毛莎;我州灾后河道清理有序进行[N];阿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才坤;堆积体的综合物探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2 涂国祥;西南河谷典型古冰水堆积体工程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余金煌;浅水域堆积体精准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进;大型复杂堆积体信息化动态整治设计与工程实践[D];天津大学;2007年

2 汪贤良;强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变形特征和稳定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小锋;两家人堆积体三维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4 孙立;怒江罗拉水电站坝前左岸大型堆积体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巧;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前堆积体的地震动态响应及稳定性复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燕;泗南江变形堆积体失稳机理和稳定性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7 杜杰;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下红岩堆积体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邹陈;大渡河沙坪二级水电站坝址左岸堆积体力学参数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9 黄兴周;小湾左岸坝前堆积体边坡的空间变异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陈聪;高山峡谷水库大型堆积体岸坡失稳机理分析及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6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26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d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