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液限土路基掺沙改良路用特性试验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long-term water stability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liquid limit soil subgrade modified with sand,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the limit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CBR strength value of soaking are taken as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f road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the indoor and field tests a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law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sediment volume and compaction degree, the optimal sediment mixing ratio is determin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mixing sand, the variation law of water use st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control parameters, that is, water content, compaction degree and compaction work, is further analyzed, and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with both water stability and strength is obtain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air rate and saturation as the double index control method of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detection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code that only the compaction degree is used as a single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H201204)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科技-2013-01-003)
【分类号】:U416.1;U4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昌清,蒋理珍,刘银生;高液限粘土的砂砾改良法[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1期
2 曾宪新,钟扬有;掺砂改良高液限土修筑路基技术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宁;邓捷;吴立坚;;福建高液限土的工程特性研究[J];公路;2009年12期
4 曾胜;;高液限土室内改良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3期
5 程涛;洪宝宁;刘顺青;徐奋强;;高液限土最佳掺水泥比的确定[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施有志;;高液限土路堤填筑技术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存宝;李元鑫;戴玉双;朱哲明;;车辆荷载和静荷载对路肩式挡墙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2 程学义;;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技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管斌;;合六高速公路膨胀土分析及其施工对策[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4 张敬标;;山区高速公路路基修筑监理应注意问题之探讨[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5 陈德金;张金宝;;公路路基土石混填施工与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6 王俊波;戴鹏;;土工网加筋换填土处治过湿路基室内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7 齐渭斌;;高速液压夯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8 周力军;;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11年03期
9 陈良碧;;强风化岩路基湿化变形机理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10 盛士刚;王芳;;路基工程中的石方路基质量控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相国;尹晓波;马保国;王海峰;李俊晓;;改性剂对粉煤灰-水泥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师蕾;李娜;;浅析石灰稳定土随时间变化规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峰;;三凯公路边坡防护中的锚杆与锚索框架[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4 陈小雄;刘唐;李启波;;填石路堤边坡码砌质量控制[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雄;;浅谈用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跳车问题[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姜庆联;;浅谈土工击实试验的影响因素[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7 张研究;;浅谈闷灰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及试验检测[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8 金柏芳;许鹰;周怀治;;两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技术的应用分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坤岩;;融雪剂对混凝土路面剥蚀破坏机理及预防措施的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2 韩春鹏;石灰处治土路基冻融作用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青哲;土基振动压实系统模型与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王智超;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张锋;深季节冻土区重载汽车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与永久变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邓志斌;软粘土蠕变试验与本构模型辨识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8 吕国仁;旧路基拓宽改建沉降开裂机理及强夯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周世生;高路堤涵洞空间竖向压力理论及结构型式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丁兆民;粗颗粒盐渍土路基稳定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友深;膨胀岩膨胀特性及抗剪强度参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鹏辉;降雨入渗对土石混填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新明;钢渣稳定土的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4 徐博书;铁尾矿砂免烧砖的制备及其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湛文涛;膨胀土填料分类指标的工程适用性及CBR指标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陶文平;南方红粘土公路路基设计与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文建;百色膨胀土堑坡开挖的演化规律及柔性支护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博;应用DCP快速检测土基压实质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权;常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佛山地区的使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光,蒋理珍,刘银生;高液限粘土的石灰改良填筑技术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2 蔡卓生,唐汉坤;普惠高速公路路基高液限土处治[J];广东公路交通;2002年03期
3 张国炳,余概宁;高液限土的改良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4 李振;高液限土填筑路基的处理技术[J];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01期
5 朱冬梅;邓百洪;洪宝宁;康良桢;;广东云浮高液限土路堤填料改良方案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2期
6 柳厚祥,宋军,张起森,龚锦林,甘先永;石灰改良高液限土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陈柏年,朱凤艳,韩勤;CBR试验内在机理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1年01期
8 王革,孙国杰,李国锋;浸水CBR试验检测路基承载力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9 胡昕;洪宝宁;王海明;杜强;;高液限土和煤系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感性比较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杰平,陈念斯;普惠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的特性分析及处理方法[J];广东公路交通;2001年03期
2 陈清松,李志忠;路基填筑中高液限土的利用与施工[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6期
3 梁庆东;高液限土在路堤填筑中的改良应用[J];广西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4 罗志强;高液限土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4年01期
5 柳厚祥,宋军,张起森,龚锦林,甘先永;石灰改良高液限土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刘见天,岳银生;掺砂改良高液限土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4年04期
7 宋军,柳厚祥,张起森,甘先永;康耐改善高液限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张国炳,余概宁;高液限土的改良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9 武宏业,武恒业,王群力;高液限土的处理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03期
10 廖镜洪;高液限土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卫华;;高液限土路用性能探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姚纪震;姚志松;;正确理解与评价高液限土[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文军;吴国雄;;高液限土路堤堤身沉降分析及分层总和法改进求解[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陈忠 陈景军 卢国华;不给生态留“伤疤”[N];闽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忠;武邵高速公路建设环保为先[N];闽北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王家凯 杜江荣 李永红 本报记者 尹朝平;国门唱响大路歌[N];云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密;阳茂高速公路高液限土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温泉;山区高液限土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结全;多雨地区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方法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车竞;高液限土地区公路路堤修筑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5 廖俊棠;山区高液限土公路地基处治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6 曹为;热带多雨气候条件下高液限土直接填筑路堤的可行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辛恕杰;山区深层高液限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2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3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