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梁式结构刚度分布推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5 12:04
【摘要】:服役年限较长的公路桥梁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预应力缺损等病害而导致梁体刚度衰减,针对梁体的实际刚度分布状况识别问题,根据材料力学及数值分析相关理论,以梁式结构为例结合位移互等定理推导梁体各区段的实际刚度分布公式。建立三轴车辆与单位荷载在移动过桥时的跨中挠度曲线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而凭借三轴车辆低速行驶过桥时采集的跨中挠度时程曲线即可推导梁体实际刚度分布状况,分析全桥病害分布及损伤程度。根据该算法编制配套计算软件,通过桥梁刚度分布识别的算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由于损伤原因及程度各不相同,梁体实际刚度分布沿纵向变化较大,不宜采用全梁整体刚度作为桥梁损伤评判标准;文中算法得到的全梁实际刚度分布与实际受损情况吻合良好,该方法可快速、真实、可靠地反映在役桥梁整体损伤状况、锁定损伤范围并估算损伤程度。
[Abstract]:Long service years of highway bridges will often lead to concrete cracking, steel bar corrosion, prestressed defects and other diseases, resulting in the stiffness of the beam attenuation, in view of the actual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beam identification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aterial mechanic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the actual stiffness distribution formula of each section of beam is deduced by taking beam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and displacement reciprocal theorem. The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span deflection curve of the three-axis vehicle and the unit load during the moving bridg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actual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beam body can be deduced by using the time-history curve of the mid-span deflection collected by the three-axis vehicle when it passes the bridge at low speed. The disease distribution and damage degree of the whole bridge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algorithm,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software is compil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of bridge stiffness distribution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different causes and degrees of the damage, the actual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beam varies greatly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so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use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whole beam a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damage of the bridge. The actual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whole beam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damage. This method can reflect the whole damage condition of the bridge in service quickly, truthfully and reliably, lock the damage range and estimate the damage degre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交通厅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CHD2011JC155)
【分类号】:U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喜刚;金俐伶;苗明臣;张彬;;损伤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数值法研究[J];公路;2010年04期

2 朱红兵;余志武;蒋丽忠;;基于Corten-Dolan累积损伤准则的等效等幅疲劳应力幅值计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3 姚晓飞;徐岳;付迎春;冯卓德;;体系损伤混凝土T梁桥极限承载力试验[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袁永新;蒋家尚;;一种修正刚度矩阵的直接方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张剑;叶见曙;石杏喜;俞博;;横向荷载作用下RC多T梁上部结构的受力性能[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赵虎;蒲黔辉;施洲;;基于横向模态差的桥梁横联构件损伤识别[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07期

7 周建民,朱军,朱顺宪;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刚度的统一计算方法及应用[J];铁道学报;2000年S1期

8 罗许国;戴公连;;无黏结预应力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桥梁疲劳损伤计算方法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9年06期

9 张冬兵;江祥林;曾国良;;附加质量对桁架桥频率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元成方;牛荻涛;盖青山;孙丛涛;;考虑冻融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氯离子侵蚀寿命预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逢朝;李振宝;吕晓;马华;;钢筋屈服后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与变形关系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钟铭,王海龙;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3年01期

3 王复明;蒋爱辞;康省桢;;基于实桥破坏性试验的梁桥裂缝宽度发展规律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3期

4 王凌波;贺拴海;赵煜;蒋培文;;基于有限元的在役桥梁综合损伤评测法[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秦煜;刘来君;张艳;顾箭峰;;混凝土桥梁结构工作状况综合评价体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曾丁;王国亮;谢峻;郑晓华;;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预应力损失探索性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2期

7 王凌波;贺拴海;蒋培文;;基于有限元的在役桥梁纵向刚度修正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8 任更锋;徐岳;邹存俊;;基于模糊理论的在用RC桥梁耐久性评估[J];混凝土;2010年07期

9 余琼;张燕语;;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1年01期

10 周建民;董理;;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章乐;;基于车致振动简支梁桥损伤检测[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康省桢;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沈威;圆形水工压力隧洞衬砌变形特性与限裂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凌波;在役预应力梁桥残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刘国军;基于变形的混凝土梁桥损伤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安宁;基于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响应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方芳;桥梁工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成本分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韩成林;基于损伤累积效应的PC桥梁疲劳性能演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毛伟;腐蚀预应力混凝土梁静动力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虎;基于动力参数的高速铁路桥梁多层次损伤识别与性能评定[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越;震后桥梁结构的时域损伤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书芳;超载运营下在役RC桥梁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7 邓苗毅;基于静载试验的梁桥结构损伤系统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赵建良;桥梁裂缝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李俊;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裂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陈经伟;大跨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胜,王庆波,夏禾,许克宾;高速铁路双线简支梁桥空间振动响应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李运生;阎贵平;王元清;张彦玲;;铁路桥墩横向刚度设计标准的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梁志广,张俊宏,石现峰;横向分布测试在既有桥梁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东北公路;2003年03期

4 晋智斌;强士中;李小珍;;高速列车-桥梁竖向随机振动的时域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3期

5 李淑芬;钱永久;马艳峰;;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比较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杨秋伟;刘济科;;结构损伤识别的附加质量方法[J];工程力学;2009年05期

7 吴炜,翁洋,吕建鸣;用ANSYS对T梁和空心板梁桥进行结构仿真分析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8 张丽芳;郭涛;吴文清;叶见曙;;旧桥拓宽中拼接方式对旧桥受力状态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9 张剑;叶见曙;陈艳;钱培舒;;基于分层壳元法多梁式T梁的极限承载力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10 尚守平;刘沩;高法启;罗业雄;;超载情况下HPFL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立群;大型斜拉桥基于健康监测的模型修正、损伤诊断与预警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蕾蕾;基于曲率模态分析的梁桥损伤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忙利;李粉玲;;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理论和工程应用探索[J];陕西建筑;2009年04期

2 华旭刚;;基于索力变化的斜拉桥主梁损伤识别方法[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10期

3 何云;;梁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6期

4 易晓罡;;基于柔度矩阵的桥梁损伤识别法的应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3期

5 林立香,滕海文,霍达,李秀芬;基于曲率模态比值的城市公路桥梁损伤识别[J];河南科学;2005年06期

6 薛祥;霍达;滕海文;;基于空间小波分析的桥梁损伤识别[J];中外公路;2005年06期

7 王根会;武海广;胡良红;;基于RBF神经网络设计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英文)[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魏然;马玉静;吴晓杰;;基于曲率模态的桥梁结构钢筋锈蚀损伤识别[J];山西建筑;2007年11期

9 田丹丹;高向鹏;陈红霞;;基于曲率模态的连续刚构桥损伤识别研究[J];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10 周潇;刘泉;李军歌;;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梁桥损伤识别[J];西南公路;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倩;刘玉擎;黄生富;;桁腹式组合梁桥节点构造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金丰年;王波;蒋美蓉;;双连拱隧道穿越破碎山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李春峰;晏鄂川;曾耀;;偏压隧道冒顶机理分析与监控量测[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元雪;谢锋;蒋树屏;周家伍;陈忱;;棚洞结构洞形优化计算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梅继安;罗富荣;;首钢地下运输通道大型转运站的施工及力学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黄树炉;徐双龙;魏玉明;李力;;浅埋暗挖法下穿京包铁路施工数值分析[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思维;刘玉擎;曾明根;邵长宇;;大跨度连续组合箱梁桥施工过程的精细化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王宏贵;徐林荣;赫晓光;陈洁金;;加筋间距对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9 高文学;张羽;王晓宏;赵鑫;揭庆芳;;既有线下公路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分析[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少强;乔春生;徐干成;朱正国;;复杂地质条件下偏压连拱隧道中隔墙变形与受力特征[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蔺成新;中交桥梁检测中心:“五管齐下”超额完成年度计划[N];中国交通报;2008年

2 记者 赵晖;蓉湖大桥全面“体检”[N];无锡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学东 通讯员 徐兆宏 韩吉光;“桁架式桥梁检测车”填补国内空白[N];东营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曲飞;如何打造“桥坚强”[N];中国交通报;2011年

5 记者 吴凡 通讯员 路宣;安检提速5倍年省300万元[N];深圳特区报;2006年

6 严志亮邋通讯员 杨依萍;我市8名桥梁检测专家将赴川[N];金华日报;2008年

7 陈果;广州加强桥梁检测维护[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记者 黄之宏;划龙新桥要封桥半年以上[N];温州日报;2009年

9 任红伟邋刘磊;当好“桥梁医生”[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马爱平;当好桥梁医生[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伟;中、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损伤识别关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马辉;基于计算智能方法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付春雨;基于车致振动响应的铁路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贺瑞;大跨桥结构监测系统的模态识别和误差分析及损伤识别[D];清华大学;2009年

5 宋彦君;梁式桥监测中的应变—位移转换技术及裂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程良彦;拱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及损伤结果可视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赵欣;作大范围运动格构式桥检车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侯忠明;钢—混凝土结合梁桥动力性能及损伤识别的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宫亚峰;城市立交桥梁健康监测理论与实践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艺霖;基于影响线二次差值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丽;模态曲率差值法在拱肋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周建荣;钢桁架拱桥结构基于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法[D];重庆大学;2010年

3 范小军;梁桥的动力损伤诊断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文龙;模型拱桥模态识别及损伤诊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赵乐乐;在役桥梁结构健康诊断与寿命预测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魏泽丽;基于Riccati传递矩阵法的桥梁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陈明璐;海洋平台损伤识别与定位方法及模型试验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8 江定宇;大跨度桥梁的精细化损伤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刘利军;基于模态分析理论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陶恒亮;频率平方变化比法和小波变换在压力管道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56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56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c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