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国省道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模型

发布时间:2018-12-09 15:34
【摘要】:为实现国省道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采用路面状况指数模型P=P0{1-exp[-(α/y)β]},对该模型中α、β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对近10 a来国省道沥青路面结构、交通资料、养护历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分析沥青层厚度和车道的日大型车辆作用数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建立了α、β与沥青层厚度和车道的日大型车辆作用数间关系式.通过分析土基和基层结构的承载能力,对α提出了综合修正方法,所建立的α、β表达式简洁适用,可方便分析某沥青层厚度和交通水平下沥青路面的性能变化规律,为国省道的路面结构性能评价和建设养护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of national provincial roa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伪, 尾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pavement condition index model P=P0 {1-exp [- (伪 / y) 尾]}. Taking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traffic data and maintenance history of provincial roads in China in the past 10 years.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asphalt layer thickness and the number of daily large vehicles in drivewa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伪, 尾 and the thickness and lane of asphalt layer i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oil foundation and base structure, a comprehensive correc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e 伪 and 尾 expressions are simple and applicable, which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change of asphalt pavement under the thickness of asphalt layer and traffic level. It provides guidance for evaluation of pavement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provincial highway.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1EEQ027)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002)
【分类号】:U416.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公云;黄晓明;;3种路面方案选择方法的对比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2 李波;韩森;徐鸥明;滕旭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圣保;;高速公路稳定期桥头跳车治理及其路面改善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吴长青;;雾封层在皖西地区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3 张志清;白胜伟;王贵增;王文华;赵文丁;;城市公交港湾路面结构应力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4 乐兴X;索智;李振;徐世法;;高速公路不同养护策略的对比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杨庆贵;;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维修对策[J];才智;2008年13期

6 高俊启;陈昊;季天剑;刘宏月;;沥青路面动水压力光纤传感测量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9期

7 王锦河;;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试验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陆学元;张素云;;AC-13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的影响因素[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朱洁;陈长;孙立军;;基于资产价值评估的路桥综合优化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韦刚;杨文军;战琦琦;朱洪洲;;加铺层防裂材料使用效果影响参数的灰熵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哲夫;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方法及其在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但汉成;饱和沥青路面动力耦合分析与路面非饱和排水设计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保良;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疲劳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董忠红;重型车辆—沥青路面系统动力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徐鸥明;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平树江;基于复合式基层的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魏道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损坏模式与结构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郑仲浪;重载车辆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力学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黄琪;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与支付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尹应梅;基于DMA法的沥青混合料动态粘弹特性及剪切模量预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志刚,邓学钧,顾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综合评价模型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黎萍,孙立军;旧沥青路面面层有效厚度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6期

3 胡群芳;刘文;李清富;;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灰色综合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4 姚玉玲;李学红;张毕超;;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5 胡霞光,王秉纲;两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路面性能综合评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张永清,贾双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张绍阳;马玉兰;王选仓;;基于关联分析的路面病害成因确定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毛磊;周建山;;沥青层厚度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4期

2 刘军;刘敏;程建川;;国外探地雷达技术在测定沥青层厚度方面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6年02期

3 单景松;郭忠印;;国省道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J];;年期



本文编号:2369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69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