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算法的大跨度斜拉桥可靠度评估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PC) cable-stayed bridge, a hybrid algorithm for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complex structures such as long-span PC cable-stayed bridge is proposed. The (FEA),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GA) and Monte Carlo important sampling (MCIS) method are used in this method. The key steps of the algorithm (the initial sample point design method of RBF neural network) are discussed. The location of the sampling center of MCIS is improved to combine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module with the reliability calculation module.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numerical examples. Finally, taking a 420m PC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a main span of 420m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under the limit condition of normal use is carried out. The paramet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mid-span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girder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ongest cable strength under the action of vehicle load, and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vehicle load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vehicle load,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the mid-span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beam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桥梁工程湖南省高校重点试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081,5110804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139)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3B366)
【分类号】:U44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桂劲松,康海贵;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全局响应面法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4期
2 ;Neural Networks Combined with Importance Sampling Techniques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Explosive Initiating Device[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2年02期
3 武芳文;赵雷;;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静力可靠度分析[J];铁道学报;2006年03期
4 陈铁冰,王书庆,石志源;计入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时斜拉桥可靠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程进,肖汝诚;斜拉桥结构静力可靠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6 李向京,胡云昌;基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混合训练技术的结构近似可靠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7 张建仁,刘扬;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在斜拉桥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8 张清华;卜一之;李乔;;斜拉桥结构可靠度分析的混沌混合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3期
9 沈惠申,王宇新;斜拉桥主梁静动力可靠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惠申,赖翔青;水平承载桩概率—模糊可靠度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7年03期
2 吴大宏,赵人达;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3 徐军,郑颖人;可靠度响应面有限元及其工程应用[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4 刘晓銮;;三塔悬索桥静力挠度可靠度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郝海霞;张建仁;;用于结构可靠指标计算的随机梯度算法[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谭克竹;张长利;柴玉华;;基于遗传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大豆脂肪酸含量近红外光谱检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7 郭彤,李爱群,李兆霞,韩晓林;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徐元铭;陈丽华;彭兴林;;进化神经网络响应面法在结构可靠性中应用[J];飞机设计;2008年05期
9 施养杭;;基于ANN和GAM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赵大亮;李爱群;缪长青;王浩;;既有公路桥梁评估方法研究现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清君;王登婷;陆健;;可靠度理论在海堤结构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2 吴大宏;赵人达;;结构可靠性问题研究的新进展[A];交通土建及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广奇;程进;;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法的大跨度悬索桥静力可靠度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海涛;受水下爆炸载荷作用的船体结构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贾布裕;组合梁斜拉桥的可靠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尚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可靠度的耐久性评估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淡丹辉;智能土木(桥梁)结构理论及其核心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6 董安正;高层建筑结构抗风可靠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靳慧;工程机械金属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王瑞钢;降雨渗流作用下高填土路堤的稳定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靳建明;土密实度瞬态振动测试的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吴大宏;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争;基于响应面法索穹顶结构的可靠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何爱德;特重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梁桥可靠性评估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朱昕阳;矮塔斜拉桥可靠度影响因素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4 汤金涛;三塔自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韦清;大跨径桥梁的建设风险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蒋永祥;连续梁桥安全评价与健康监测[D];长安大学;2011年
7 胡东;一种快速算法在弹塑性结构可靠度计算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岳迎九;晋陕黄河特大桥主桥方案比选[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孙鹏飞;含未穿透裂纹结构的断裂可靠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吴建辉;既有桥梁可靠度评估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迪雄,李刚;非线性函数全局最优化的一种混沌优化混合算法[J];工程力学;2004年03期
2 沙丽新,石雪飞;斜拉桥主梁静力可靠性反问题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胡云昌,李向京,张连营;结构模糊可靠性指标的遗传算法[J];海洋工程;1997年04期
4 陆金桂,余俊,王浩,陈新度,周济,肖世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近似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4年06期
5 董聪,刘西拉;广义BP算法及网络容错性和泛化能力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1998年02期
6 陈铁冰,王书庆,石志源;计入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时斜拉桥可靠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佟晓利,赵国藩;一种与结构可靠度分析几何法相结合的响应面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7年04期
8 董聪,刘西拉;非线性结构系统可靠性理论及其模拟算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8年01期
9 张建仁,刘扬;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在斜拉桥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10 董聪;多层前向网络的逼近机理与拓扑结构学习方法[J];通信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国欣;建筑钢结构可靠性研究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芳文;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静力可靠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C.Yiu ,邓文中 ,关少荣;美国斜拉桥设计方法的现状(上)[J];铁道建筑;1980年01期
2 贾西斌;李强;唐献富;何蕊;;浅谈斜拉桥设计[J];河南水利;1999年06期
3 孙峻岭;;超千米级斜拉桥设计新理念[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年06期
4 S.C.Yiu ,邓文中 ,关少荣;美国斜拉桥设计方法的现状(下)[J];铁道建筑;1980年02期
5 程庆国 ,金东灿 ,吴亮明 ,周祖里 ,莫拔颖 ,揭更荣;红水河铁路斜拉桥设计、施工和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1982年02期
6 吕春英;李世文;;浦上大桥斜拉桥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9期
7 周道生;;斜拉桥学术讨论会[J];中国铁路;1981年18期
8 高俊巍;;梨树县张家油坊斜拉桥设计与施工[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27期
9 万国朝;莱昂哈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J];公路;1988年07期
10 方世乐;斜拉桥设计与监控[J];广东公路交通;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世东;饶少臣;廖祖江;曾敏;;四线铁路独塔钢箱双索面弯斜拉桥设计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劳远昌;;斜拉桥设计方面的认识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高建;史爱宏;滕小虎;;等截面超薄桥面部分斜拉桥设计与静力分析[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4 林国雄;朱华民;王立堂;邵长宇;;武汉长江公路桥斜拉桥设计[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5 布占宇;唐嘉琳;吴新元;;某无背索三拱塔斜拉桥地震响应计算及不同支承方式的影响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林元培;王静梅;何灏基;王之江;窦文俊;;重庆长江二桥斜拉桥设计[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7 孙杰;廖海峰;;基于ansys的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成桥索力优化研究[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蔡晓明;徐君;王志亮;;北京昆玉河斜拉桥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陈国祥;王耀明;;斜拉桥结构计算综合程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10 高宗余;朱华民;;福州市闽江四桥斜拉桥设计[A];第五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可;省会首座斜拉桥设计获批复[N];河南日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刘长山 通讯员 杨帆;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两子课题通过鉴定[N];中国交通报;2009年
3 记者 郑宗杰;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交通报;2009年
4 马玉;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关键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6年
5 顾双春;湖北交规院桥梁设计水平跃上新台阶[N];中国交通报;2006年
6 记者 刘家铭 通讯员 姜东;向莆铁路闽江特大桥全面开工[N];福州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布阳;苏通大桥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记者 任永琦;为太子河再添一道绚丽“彩虹”[N];本溪日报;2010年
9 记者 曾敏学;随岳高速公路荆岳大桥5月合龙[N];岳阳晚报;2010年
10 记者 李江涛 见习记者 尹红磊;凌波大桥建成通车[N];洛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伟;大跨度斜拉桥静动力可靠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苗家武;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王建平;复合材料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黄灿;基于几何控制法的大跨度斜拉桥自适应施工控制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统宁;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梁端位移及组合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高小妮;多塔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梁结构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淑娟;斜拉桥施工过程控制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赵X;斜拉桥整体与细部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张红涛;城市轻轨交通专用斜拉桥结构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肖凯;基于刚度相似原理的斜拉桥缩尺模型的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许大光;某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受力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级;不同结构体系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小武;高速铁路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与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刘昊君;不对称体系斜拉桥受力特点及边界非线性的处理[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罗志贤;三拱塔斜拉桥合理状态确定及施工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10 周学雷;四线铁路钢桁架斜拉桥结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4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7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