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斜交连续箱梁设计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 the continuous box girder of (25 4025) m prestressed concrete skew continuous box girder is adopted in Tongrong Road, Loudi City, with an angle of 55 掳,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ast-in-place support is adopted.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actual structure more accurately,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skew continuous beam is studied by two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s, spatial beam lattice and plane single beam, because of its wide deck and large skew angl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kew continuous beams, the single beam method is recommended, and the spatial beam method is used to verify the design; (2) the maximum positive moment in span and negative moment of middle fulcrum of large-angle skew continuous beam are smaller than that of positive bridge under dead load, but the shear lag effect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orthogonal box girder, so the shear lag effect must be fully considered in design. (3) the reaction force on the side of obtuse side of oblique continuous beam is about 15%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edge of sharp angle, so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lection of support and the design of substructure. (4)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transverse stiffness of each box room, it is suggested that several transverse spacers should be arranged in the side span and the middle span, and two chamfering angles can be used to avoid the sharp angl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phenomen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whole prestressed structure should be designed and the normal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properly. (5)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long-span skew continuous beam bridge.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士杰;;铁路斜交连续箱梁桥的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和林;广东省中山市蝴蝶拱桥空间模型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张敏;张雷顺;;南水北调某公路斜桥抗震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3 肖玉德;;系杆拱桥的吊杆索力测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黄奶清;何沛祥;叶宽友;;空间梁格在多格式箱梁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葛素娟;李静斌;;虚拟横梁单元法在小箱梁桥建模中的应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胡杰;宁贵霞;;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次序的有限元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范亮,周志祥,任超;钢筋砼连续梁桥裂缝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王运涛;张雪松;顾安邦;;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常用分析方法的评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发春;杨昌正;;梁格法在弯箱梁桥上的分析及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戴灿;周建庭;杨圣超;宁德飚;;梁格法在截面转换加固T型梁桥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大柱;丁勇;布占宇;黄剑源;;基于实体有限元的曲线箱梁桥抗倾覆加固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茂奇;;横隔梁对小半径曲线箱形梁桥受力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正荣;张辛;;小议曲线梁桥设计与计算[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奇;谢官模;;超大宽度多箱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格法有限元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5 吴孝清;谢官模;;基于MIDAS/FEA的大宽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状态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6 柳磊;徐栋;;钢拱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空间分析及拉索张拉方法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唐虎翔;李映;孙旭霞;;太原市南中环桥主桥设计与结构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冯向宇;李映;郭忆;;宁波长丰桥结构设计与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卓卫东;上官萍;谷音;;公路斜交梁桥抗震现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许延祺;张举兵;牟在根;李洪泉;;不同斜交角度箱梁桥横向正应力实用计算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如登;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形式、受力性能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志新;高墩曲线连续刚构箱梁桥空间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霍学晋;异型拱桥的非线性受力行为研究及动力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跃;斜拉桥异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索塔锚固区受力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盛兴旺;预应力混凝土斜交箱形梁分析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7 韦成龙;大跨度板桁结合主梁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8 陈玉骥;高速铁路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的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高荣雄;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周凌宇;钢—混凝土组合箱梁受力性能及空间非线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冲;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受力机理与节点加强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品德;薄壁高墩公路梁桥结构力学性能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义磊;不对称跨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设计计算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传贵;斜拉弯桥的有限元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孙长龙;自锚式悬索桥静载试验和动力特性预测[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7 廖兴;斜交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韩非;长春市前进大街立交桥异形箱梁桥计算与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焕利;连续箱梁桥横隔梁受力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线箱梁桥的裂缝防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之海;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架设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07期
2 盛兴旺;斜交梁斜约束正交梁单元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411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1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