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南方湿热地区路基红黏土Shakedown临界应力水平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6 20:21
【摘要】:根据南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和10条典型高速公路路基受力计算,制定路基红黏土的重复荷载动三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压实度、含水率、轴向应力水平、循环加载次数等条件下路基红黏土的塑性力学行为,并结合Shakedown概念,界定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的Shakedown临界应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压实度对红黏土临界应力水平影响较小,含水率对其影响显著,最佳含水率Com及110%Com,120%Com和130%Com对应的临界应力水平分别为70%,70%,60%和40%,据此可绘制南方湿热地区路基红黏土Shakedown临界应力包络线;设计时,应以施工含水率对应的临界应力水平作为路基受力的控制上限,从而保证路基的变形稳定和耐久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humid and hot area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ress of 10 typical freeway subgrade, the dynamic triaxial test scheme of the red clay of the roadbed under repeated load is established. The plastic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ubgrade red clay under different compaction, moisture content, axial stress level and cyclic loading times was studied. Combining with the concept of Shakedown, the Shakedown critical stress level of red clay under cyclic dynamic load was def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ction degre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critical stress level of red clay, and the water conten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t. The critical stress lev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optimum water content Com and 110ComC120Com and 130%Com are 70% and 40%,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is, the Shakedown critical stress envelope of subgrade red clay can be drawn in the humid and hot area of southern China. In design, the critical stress level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moisture content should be taken as the upper limit of the subgrade force, so a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subgrade deformation.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41191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12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048) 交通运输部道路结构与材料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fj110202)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汤连生;廖化荣;刘增贤;张庆华;;路基土动荷载下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2 王飞,栾茂田,朱菊芬;安定荷载上限近似解的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3年05期

3 张龙兴;;湘南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红粘土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7期

4 魏密;杨群;郭忠印;;安定理论在柔性路面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1期

5 廖化荣;汤连生;刘增贤;张庆华;;循环荷载下路基红黏土临界应力水平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淑萍;马巍;焦贵德;罗飞;;寒区工程动荷载模型试验系统设计[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2 孙阳;沈水龙;;能量原理在路面结构安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3 张建华;陶文平;伍真川;;红粘土路用性能试验及施工质量控制[J];中外公路;2010年01期

4 毛爱民;吴立坚;;关于现行规范路基设计指标的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2期

5 李明元;;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安定性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河南科学;2006年05期

6 石妍;;混凝土动荷载的试验方法与特性研究综述[J];红水河;2009年01期

7 孙寿鹏;于志军;葛宏翔;;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刘晓红;杨果林;方薇;;红粘土动本构关系与动模量衰减模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3期

9 孔祥辉;蒋关鲁;王智猛;;循环荷载下红层泥岩土的动态特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04期

10 黄晓晖;;武广客运专线灰岩残积层红黏土力学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铁道勘察;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晓红;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黏土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孙阳;结构安定性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汪海滨;悬索桥隧道式复合锚碇系统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功勋;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海洋土剪切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吉庆;路用粒料类材料安定行为及路面结构安定性分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

本文编号:2415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15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