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移动荷载列作用下简支梁振动响应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7 07:13
【摘要】:推导了移动荷载列作用下简支梁位移响应的精确解,在此基础上引入3个无量纲参数,研究了荷载移动速度、荷载频率及结构阻尼对桥梁响应的影响,分析了简支梁在一定荷载速度下的共振和消振现象发生机理。结果表明:桥梁跨中的最大位移响应并非随着荷载速度的增大而单调地增大,而是表现出一种类似正弦但波幅逐渐变大的方式;当移动荷载列以消振速度通过桥梁时,引起的桥梁余振响应趋近于零;简支梁的共振速度与移动荷载列的间距有直接关系,当共振速度同时又是消振速度时,共振现象被抑制;当简谐荷载移动速度较低时,梁体位移在荷载频率等于梁体第一阶自振频率时达到最大响应,随着荷载移动速度的增大,梁体位移达最大响应不再发生于荷载频率等于梁体第一阶自振频率的情况。
[Abstract]:The exact solution of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under moving load sequence is derived. On this basis, three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effects of load moving speed, load frequency and structural damping on bridge response are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resonance and vibration attenuation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under certain load velocity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 in the span of the bridge does not increase monoton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ad velocity, but shows a similar sinusoidal but gradually increasing amplitude. When the moving load sequence passes through the bridge at the damping speed, the bridge Yu Zhen response will approach zero, the resonance velocity of the simply supported beam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oving load series, and the resonance phenomenon is suppressed when the resonance velocity is at the same time the damping velocity. When the moving speed of simple harmonic load is low, the displacement of beam reaches the maximum response when the load frequency is equal to the first natural frequency of beam,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 moving velocity, When the load frequency is equal to the first order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beam,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beam no longer occurs.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973项目(2013CB036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25,511080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11JB00040)
【分类号】:U4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新标,沈火明;移动荷载速度对简支梁动态响应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2 王少钦;夏禾;郭薇薇;安宁;杜宪亭;;变速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动力响应及共振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2期

3 高传伟,唐雅茹,余华;基于移动荷载过桥的轨道交通桥梁振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怀静;潘旦光;;变截面连续梁动力特性的半解析解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吴东方;贾波;;一种用于地震波测试的光纤位移传感器[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3 林梅,肖盛燮;汽车荷载作用下梁式桥的动态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李东平;王宁波;曾庆元;;车桥时变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态综合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5 李东平;孔旭光;周智辉;王宁波;;梁单元形函数在车桥时变系统振动分析中的选取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6 许磊平;刘伟庆;徐秀丽;王曙光;李勇智;;TMD抑制桥梁振动仿真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7 张向东;闫维明;;我国高架交通系统环境振动研究概况[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8 杨功勤;地道桥结构静力与动力特性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2年06期

9 苏木标,李建中,梁志广;高速铁路简支梁桥的竖向共振现象[J];工程力学;2001年05期

10 夏禾,张宏杰,曹艳梅,G.De Roeck;车桥耦合系统在随机激励下的动力分析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章乐;;基于车致振动简支梁桥损伤检测[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招阳;贾峰;时瑾;;两跨连续磁浮轨道梁动力性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俊;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杨建喜;基于非线性混沌动力学理论的在役桥梁状态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赵甲荐;胶轮轨道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格明;中高速条件下车红桥动力分析模型与轨道不平顺影响[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1年

7 蔡成标;高速铁路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沈火明;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理论及非线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文捷;钢筋混凝土及钢管混凝土材料阻尼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10 万信华;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及其MTMD振动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昂;哈大客运线预应力箱梁动荷载的有限元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薇;站桥合一大跨度车站结构车致动力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汤庆超;轮轨相互作用力频谱成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黄文龙;模型拱桥模态识别及损伤诊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成才;铁路桥上列车的走行安全性与舒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尹钱求;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桥墩设计参数对结构横向振动性能影响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杨峰;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及列车走行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赵尊焘;京九线九江长江大桥运营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赵盛民;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刚架拱桥加固效果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张晓栋;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振动频率实用计算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献;刘子建;洪家旺;;匀变速移动质量与简支梁耦合系统的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6期

2 彭献;殷新锋;方志;;变速车辆与桥梁的耦合振动及其TMD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单德山,李乔;移动荷载列作用下简支曲线梁的振动响应[J];铁道学报;2001年03期

4 李小珍,强士中;列车-桥梁耦合振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铁道学报;2002年05期

5 沈锐利;高速铁路线上简支梁桥车桥共振问题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陈上有;夏禾;战家旺;顾戌华;;变速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动力响应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6期

7 沈锐利;高速铁路简支梁桥竖向振动响应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自虎,宋启根;移动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多片T梁桥的非线性有限条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4年02期

2 刘承斌,黄洪波,王柏生;TMD在桥梁振动控制上的应用及其理论分析[J];市政技术;2003年03期

3 黄晓明,邓学钧;移动荷载作用下粘弹性文克勒地基板的力学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4 黄林,袁向荣;小波分析在桥上移动荷载识别中的应用[J];铁道学报;2003年04期

5 刘长军;;移动车辆对桥梁动力作用模拟简化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6 李丽;;MATLAB在车桥耦合振动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7年10期

7 胡俊锋;张荣辉;骆少明;;移动荷载下复合路面的数值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张亚宾;陈超;刘颖姣;;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张亚宾;陈超;李占金;;不同车速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海洋;屈本宁;寇海燕;;稳定型悬索桥的动力位移响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虎;胡长顺;王秉纲;;移动荷载作用时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动态响应[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2 肖新标;沈火明;;移动荷载速度对简支梁动态响应的影响[A];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单德山;李乔;;简支曲线梁桥车致振动分析[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建中;苏木标;黄道凤;;多个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竖向共振机理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5 王文洁;吕中荣;刘济科;;变截面梁桥在移动力下的动响应计算[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施永林;曹志刚;蔡袁强;;移动荷载作用下道路系统的位移与孔压动力响应分析[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俊卿;王保实;;移动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粘弹性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宋娟;熊冶平;王锡平;;移动荷载下桥梁的振动主动控制[A];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应用专辑)[C];2001年

9 宋娟;熊冶平;张玉双;;移动荷载下桥梁的随机性主动最优控制[A];华东五省振动工程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单景松;黄晓明;;移动荷载下弹性层状体系响应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卜小平;预应力设置方式的调整对弯桥内力的优化[N];晋中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波;高架桥系统环境振动评价与减振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阮有兴(Nguyen Huu Hung);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健康监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俊卿;地基—路面结构体系的静动力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蒋吉清;非齐次弹性动力方程的回传射线分析及结构无损检测[D];浙江大学;2008年

5 刘飞禹;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动力特性及加筋道路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曹彩芹;路面体系分析的多相层合弹性半空间理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文斌;公路车辆动态荷载测量及车型分类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侯忠明;钢—混凝土结合梁桥动力性能及损伤识别的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阴存欣;铁路桥梁纵向附加力的静动力非线性分析与仿真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年

10 李皓玉;车辆与路面相互作用下路面结构动力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尧云涛;由响应识别桥上的移动荷载[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侯卫;机场刚性道面无损检测理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王保实;移动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艳红;基于无损检测理论的动态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偶昌宝;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6 章文;斜交简支梁桥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策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移动荷载识别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张渔勇;桥梁结构列车多轴移动荷载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许峰炜;简支板梁桥车桥振动的横向分布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方水平;基于模态分析理论的桥梁结构损伤诊断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16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16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