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起点多讫点公共交通系统早高峰乘车均衡性质研究
[Abstract]:The passenger travel behavior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with single starting point and multi-point in early rush hour is analyzed. Passengers weigh the time cost, congestion cost and penalty cost to make the best choice. An equivalent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equilibrium state. Five properties of the equalization state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with single starting point and multi-destination are derived. 1) the passengers of the same destination are distributed in a continuous number of trains. The maximum number of passengers on the minimum number of times of miscarriage. 2) it is impossible for an earlier train to be taken by a short passenger alone. 3) when an earlier train arrives at a particular station,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on board is constant. 4) when the train leaves a particular station late,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on board is constant. 5) when a particular train arrives at a particular station,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on board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earlier train.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show that the equalization stat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single starting point and multi-point in the early rush hour accords with the properties deduce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1003)
【分类号】:U12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谌丽;;大城市居民绿色出行的政策干预效果[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玫;公交经济补偿与公共目标改善联动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2 刘新华;基于时刻表的地铁动态配流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高健;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城市多级公交线网时空协调优化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王永胜;城市公交成本、票价和补贴联动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魏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化普;基于TOD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及其研究课题[J];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04期
2 王兵兵;赴英国德国考察报告[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5年03期
3 华兆增;;美国的城市公共交通[J];交通与运输;2007年01期
4 宋晓冰;刘霞;;我国城市客车智能化系统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车辆;2007年08期
5 周媛;邓卫;胡启洲;;基于区间数的城市公交网络综合评价[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年06期
6 张成敏;秦鸣;艾瑶;程娟;;南昌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9期
7 段里仁;;一个城市交通的国际典范——巴西库里蒂巴市整合公共交通系统[J];城市车辆;2009年12期
8 张黎;;如何运用现代非线性数学方法研究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决策系统[J];价值工程;2010年29期
9 文聪聪;;TOD模式在低碳城市交通中应用的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袁成;印度的城市公共交通[J];城市公用事业;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尧;;香港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析[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大刚;吴叶;;智能交通技术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蔡君时;;城市公共交通的现代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吕安涛;张志山;郭林;;ITS框架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浅析[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殷广涛;;建设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实现北京交通可持续发展——谈北京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3年
6 黄正东;刘学军;;武汉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需求特征分析[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忠;曹更新;;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公交智能调度算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8 张超;杨晓光;云美萍;;先进公共交通系统的社会经济评价模型及其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志强;;关于公交调度模式的调研[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吕璞;白玉凤;王磊;;公共交通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周向阳;济南规划建设“公交+慢行”出行体系[N];中国交通报;2010年
2 邓琳;北京私家车出行比例增幅仍高于公交[N];北京商报;2007年
3 滕学蓓;公共交通 共同的缓堵选择[N];中国交通报;2007年
4 陈涛;海口城市交通规划正式露面[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曲飞;免费公共自行车,,贵在坚持[N];中国交通报;2009年
6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王宝锟;欧盟:公交发达国家私人购车较少[N];经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吴钦景;绿色出行[N];联合日报;2007年
8 邱明;缓解高峰期乘车拥挤[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郑璐 刘佳婧;武汉:缓解拥堵,水上公交通过评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刘晓霄;别让“交通拥挤费”误导了我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明士军;多元化公共交通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守军;城市BRT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汪江洪;公交换乘系统研究及其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刘好德;公交线网优化设计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孙杨;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投入运营下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马荣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需求响应型公共交通系统框架设计及适应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涂雨晨;南昌发展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闫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能源消耗模型和计算方法[D];清华大学;2013年
4 张娴;灵活型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杨洋;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前K短路径算法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刘建忠;平行公交系统下的公交车辆调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卢果;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形态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税发莲;成都城市公共交通分析与组织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樊鹏;西安市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夏宇敬;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框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0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2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