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废弃风化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Abstract]:Using 3%, 5%, 7%, 9% cement to stabilize the abandoned weathered san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7 days, 14 days, 21 days, and 28 days later, under the standard conditions, the waste weathered sand was us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using 3%, 5%, 7% and 9% of cement to stabilize the abandoned weathered sand,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tandard conditions.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ement-stabilized abandoned weathered sand can be used as the base and subbase of highway at all levels, and its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At all ages,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stabilized abandoned weathered s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ement content, and the increasing range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stabilized waste weathered s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rough fitting analysis, the function relation among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cement content and age of cement stabilized weathered sand is established, from which a certain cement content can be calculated.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stabilized weathered sand at a certain age.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宜昌市交通运输局;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锦楼;阮波;阳军生;肖武权;;粉质粘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2 张铁军;洪振舜;邓东升;邓永锋;丁建文;;水泥固化粉质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陈蕾;刘松玉;杜延军;金飞;;水泥固化含铅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郑俊守;李昌勇;;废弃混凝土对C_3S形成动力学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2期
5 呙贵春;王捷;陈飞;;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的关系[J];公路;2007年01期
6 王宏志;;浅析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配合比对其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J];华东公路;2007年02期
7 袁玉卿;李伟;孙兴亚;邵慧君;詹万里;;纤维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余云燕;赵德安;彭典华;马惠民;金培杰;侯殿英;;南疆铁路改良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何培玲;张厚先;杨平;嵇小雷;杨增文;;钢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贾厚华;;化学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土工基础;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嵇晓雷;朱逢斌;;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2 和民锁;邹金锋;李亮;郭乃正;;武广高铁改良土施工工艺现场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 张铁军;洪振舜;邓东升;邓永锋;丁建文;;水泥固化粉质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朱伟;吉顺健;李磊;郑修军;;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现场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5期
5 魏丽;柴寿喜;蔡宏洲;;含盐量与固化材料掺量对固化盐渍土抗压强度的影响[J];工程勘察;2011年01期
6 杨滨;顾小安;黄寅春;董毅;徐永福;佟丽欣;;水泥土的强度特性[J];公路;2006年07期
7 罗建华;马殙;郭亚宇;方筠;樊兴华;;卤阳湖盐渍土改良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5期
8 张辉;张玉斌;陈为成;;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特性分析[J];公路;2012年10期
9 王银梅;高立成;;黄土化学改良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6期
10 魏连雨;刘景莉;马士宾;王清洲;;基于振动成型法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灰色关联分析[J];中外公路;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宁伟;卢淑雯;王玉梅;高园;胡文浩;;固化剂掺量对硬壳层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王宁伟;高园;;固化吹填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及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明涛;植被混凝土冻融效应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郭印;淤泥质土的固化及力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旭君;大直径单管喷射(旋喷)注浆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周丽萍;寒区复合水泥加固土的力学性质及损伤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邹力;后注浆群桩基础沉降性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庞文台;掺合粉煤灰的复合水泥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7 李雪刚;杭州海相软土的固化及其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柱;高压旋喷桩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的方案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杨国峰;基于重载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曹雅娴;聚丙烯纤维硅粉水泥土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贾尚华;石灰水泥复合土固化机理及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红轲;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控制与铺筑质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林隽祺;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疲劳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闵强;沥青混合料稳态行为的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辛健;水泥稳定碎石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在侵爆数值模拟中的运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郭晓琼;TG土质固化剂固化土基层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宝库;电石灰改良盐渍土底基层试验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志萍;刘汉龙;;疏浚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2 王兵;杨为民;李占强;;击实水泥土强度随养护龄期增长的微观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曹晓娟,孙明智,孟宪勇;改良土静强度试验及结果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4 涂帆;常方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室内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5年03期
5 ;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通知[J];公路;1995年02期
6 曹光伦,陈发根,杨牧盘,倪富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合理水泥用量和级配的确定[J];公路;2005年11期
7 杨滨;顾小安;黄寅春;董毅;徐永福;佟丽欣;;水泥土的强度特性[J];公路;2006年07期
8 李义喜;;水泥、石灰加固淤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8期
9 陈瑞生,蔡荣坤;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公路;2005年02期
10 欧阳克连;宁宝宽;;水泥土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宗甫;高阿利特水泥熟料的烧成和掺杂阿利特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储诚富;水泥土搅拌法加固特殊软土的试验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谭丽华;水泥改良土冻胀融沉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秋;钱劲松;杨建江;;流态粉煤灰室内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1年03期
2 郭景营;水泥稳定风化砂结构在泰薛公路路面基层中的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1998年02期
3 任继仓,吴淑君,巩喜彪;水泥稳定风化砂底基层施工控制[J];公路;2003年12期
4 王惠中;振冲法加固码头风化砂回填地基[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2期
5 吴放鹤;三峡工程下航道隔流堤风化砂填筑试验[J];红水河;1996年02期
6 曹永琅,张光蒲,丛健;16米风化砂回填地基的深层振密加固[J];海岸工程;2001年04期
7 覃建龙,田盛鼎;水泥稳定碎石矿料级配优化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8 孙兆辉;;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优化设计[J];中外公路;2006年06期
9 柴进福;;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07期
10 陈爱军;张家生;刘君;;石灰改良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志强;陈允进;苗中海;;深层水泥搅拌体强度及其质量评价[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庞雄;;谈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厂拌法施工的几个问题[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曹德洪;;浅谈浆喷桩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柳俊哲;单炜;张立光;葛黎明;;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法研究[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云美;周志明;;优化上底基层配合比 减少沥青路面横向裂缝[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六届(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宝华;;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堰施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7 李立恒;李润凤;;桥涵过渡段填筑工艺[A];“粤京港沪”四铁道学会第九届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国祥;吕卫东;杨立;王军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少华;胡建福;曾怀武;王黎明;;人造轻质土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士龙;;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基坑围护中的应用[A];浙江省铁道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浙江舜元建设有限公司 郭如炯邋曹玉明 李火军;地铁隧道附近SMW工法的施工[N];建筑时报;2007年
2 徐益民 金良;张家港口岸年出口矿渣微粉逾12万吨[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辛岩;水泥土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鹏;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付海峰;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建造方法及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清奎;煤矸石二灰混合料路基工程技术和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赵国荣;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病害防治措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熊鹰;水泥掺量对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影响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4 黄小梅;路用水泥基复合稳定土材料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鸣功;锶渣混凝土性能及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6 梁永国;三灰稳定土地基层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涛;PLS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蒋默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热物性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洪亮;干旱荒漠区水泥稳定基层抗开裂性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10 张宇;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箱梁关键工艺对耐久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34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3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