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水泥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9 19:30
【摘要】:在配比与施工工艺一致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决定了其强度的发展和裂纹的产生情况。针对传统的养护方式的不规范、不科学、不精细的现状,基于先进的工业控制技术与无线测控技术设计了一套水泥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用于现场预制构件的养护施工,并对其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oncret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curing conditions of the concrete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trength and the occurrence of cracks. Based on advanced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 set of intelligent cement concrete maintenance system is designed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in the field, in view of the non-standard, unscientific and indelicate status of traditional maintenance methods, and based on the advanced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key technologies involved in it are deeply studied.
【作者单位】: 湖南长韶娄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长沙聚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静;;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J];技术与市场;2011年03期

2 郭保林;孔祥明;;保湿养护方法对混凝土微结构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美利;混凝土潮湿养护效率的电阻率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J];技术与市场;2011年03期

2 叶旦;李迎春;;自密实混凝土自养护方法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1年19期

3 吕斌;;全封闭膜下喷滴灌养护技术在渠道机械化衬砌混凝土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09期

4 严培武;陈建芳;李三平;;混凝土保湿养护材料开发及技术经济性比较[J];混凝土世界;2014年01期

5 王力尚;刘仍光;李晶;杨建伟;周康;阎培渝;;SAP对燥热环境中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改善作用[J];混凝土;2014年02期

6 叶文海;;桥梁施工混凝土养生与拆模技术[J];科技视界;2014年15期

7 宋斌;;试论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及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20期

8 方忠强;赵延喜;;海底隧道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4年21期

9 杨剑;彭鑫;陈康军;汪金胜;;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研究[J];混凝土;2015年04期

10 王益;李佩;彭鑫;陈康军;;混凝土智能蒸汽养护系统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逄鲁峰;掺高吸水树脂内养护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刘荣进;有机—无机复合混凝土内养护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明,冯树荣,石青春,王嘉航;基于等效时间的混凝土绝热温升[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李丽,孙伟,刘志勇;用平板法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J];混凝土;2003年12期

3 詹炳根;丁以兵;;一种评定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效果的新方法[J];混凝土;2006年02期

4 刘志勇;詹镇峰;;混凝土电阻率及其在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06年10期

5 陈浩;欧阳钦;卢记军;;可控制渗透性模板内衬对提高混凝土表层性能的研究[J];混凝土;2008年10期

6 唐祖全,钱觉时,李卓球;接触电阻对导电混凝土电热特性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3年04期

7 蒋亚清,许仲梓,吴建林,黎非;高性能混凝土中饱水轻集料的微养护作用及其机理[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3年05期

8 马文彬;李果;;自然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温湿度响应规律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年02期

9 刘德荣,毛逢银,颜杰;高吸水树脂改性混凝土研究[J];化学建材;1999年03期

10 于韵,蒋正武,唐晓涛;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早期内部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J];江西建材;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天剑,王辉,陈荣生;再生水泥混凝土疲劳性能[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2 程国政,陈渊召,曹恒慧;美国公路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3期

3 潘志华;以气吞万汇的姿态,吸纳日本文明的精华——谈日本水泥混凝土研究最新动态[J];国外建材科技;2003年06期

4 冯德;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5 荆锐,王旭丹;浅谈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掺和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6 梁乃兴,曹源文,姚红云;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7 赵从旭;评介《水泥混凝土——组成·性能·应用》[J];水泥;2005年03期

8 傅智;李红;夏玲玲;张子华;张劲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常用外加剂应用技术[J];公路;2006年04期

9 杜天玲;李红;傅智;;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缓凝剂应用技术[J];公路;2006年04期

10 罗翥;李红;傅智;;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速凝剂应用技术[J];公路;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菊;;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晓勇;谈至明;;橡胶水泥混凝土应用研究综述[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梁广德;;水泥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4 舒利红;;低温对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及控温措施[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5 杨庆国;易志坚;李祖伟;万铜岭;;道路旧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6 杨庆国;易志坚;李祖伟;李卫庆;马银华;;柔性纤维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能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符仕新;;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张中杰;;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9 苗劲松;耿正君;;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防治措施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奚飞达;;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十二五”技术标准体系研究[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宗寿;水泥抹面后开始养护时洒水出现起泡是何原因[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林宗寿;新浇水泥混凝土受冻有何危害[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红;给力水泥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记者 张彦鹏;襄汾县成立水泥混凝土协会[N];临汾日报;2009年

5 散协;“十二五”水泥混凝土技术重点向四个方面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2年

6 散协;混凝土技术改造四大发展方向[N];中国建材报;2012年

7 孟长春 孙先同;对松平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建议[N];阿坝日报;2006年

8 涵岁;2009水泥混凝土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唐喜庚;速凝剂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1年

10 孙岩;“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 路面关键技术”课题通过验收[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子义;铺面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2 高英力;超细粉煤灰高性能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及抗裂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何锐;高韧性水泥混凝土铺装材料特性与结构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4 郑芳宇;水泥混凝土材料过程工程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小粒径露石水泥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帅立辉;聚合物多孔水泥混凝土彩色路面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郑少鹏;基于流变特性的新拌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李朋飞;纳米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徐金欣;降噪排水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冯月月;多孔海绵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李爽;再生水泥混凝土粗骨料性能及其分级方法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8 杨明华;公路隧道路面柔性水泥混凝土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铁兵;超声波检测结构水泥混凝土强度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李斐;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热物理参数及路面温度应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37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37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