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C最小的交通行为特征研究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low precision of calibration results in the existing stated preference,SP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s, the iter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horizontal combination of selected branch attributes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aim of minimizing the determinant of the progressive covariance matrix of the Logit model. In this paper, a new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of trip intention investigation is desig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bination scheme of branch attributes is obtained. Taking the new subway traffic mode from the center of a city to the satellite city as an example, the accuracy of calibr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new method and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is compared by analyzing the goodness of fit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The numerical example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goodness of fit is 0.15, which improves 0.05 and improves the calibration accuracy of Logit model parameters. Moreover,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selecting the combination of branch attributes and quantitative elasticity.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现代城市交通技术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8195,5117840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3-097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JTU11CX080,2682014CX13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184110020)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洁,关宏志,王鑫;正交试验设计在交通意向调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0期
2 邵敏华;李田野;孙立军;;常规公交乘客对车内拥挤感知阻抗调查与建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关宏志;李洋;秦焕美;王兆荣;;基于TDM概念调节大城市繁华区域出行方式的调查分析——以停车收费价格调节出行方式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军;朱顺应;王红;李安勋;严新平;;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3 易洪;关宏志;王山川;;大城市轨道交通选择行为调查初步分析——以北京市地铁4、5、10号线为例[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2期
4 谭忆秋;郭猛;曹丽萍;李晓琳;徐慧宁;;复合改性沥青填缝料的性能优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5 张志良;赵贝;田庆飞;;基于公交优先的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8期
6 关宏志;严海;李洋;;考虑停车费用支付者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贝;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与公交优先政策协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雷磊;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出行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宗芳;基于非集计模型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栾琨;基于规则的出行路径和出发时间选择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于尧;基于出行者行为的动态交通分配建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鹏,藤原章正,杉惠赖宁;SP调查方法在交通预测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王雯静;干宏程;;小汽车与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分析[J];城市交通;2010年03期
3 葛亮,王炜,杨明,邓卫;基于站点的公交网络配流实用模型与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4 焦朋朋,陆化普;基于意向调查数据的非集计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5 宇仁德,刘晃;最佳通勤车车辆数的确定[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蒋忠海;邹志云;;城市公交网络阻抗函数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年S2期
7 胡吉平;;旅行时间价值研究的意义与方法[J];综合运输;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国;李志勇;;斜拉桥结构尺寸优选的正交设计方法[J];结构工程师;2006年06期
2 郭稚弧,金名惠,周建华;碳钢在土壤中的腐蚀及影响因素[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5年04期
3 张辉;戴公连;;武广高速铁路陈村水道特大桥地震响应及支座优化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7期
4 韩继国;时成林;刘晶;关城;;正交试验法在公路工程试验中的应用[J];吉林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5 张锴;郭文华;;大跨度斜拉桥铅芯橡胶支座的参数优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王凯;毛世怀;;正交设计法在柔性路面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公路;1991年07期
7 任庆国;苗兰弟;;海工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控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李军;朱顺应;王红;李安勋;严新平;;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9 阎宾yN;;正交设计在混凝土路面配合比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11期
10 戴和平;正交设计法在公路工程材料试验方案设计中的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新岐;;刚性路面正交优化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附录:中国航海学会1994年度学术交流会其他论文目次[A];中国航海学会199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栾琨;基于规则的出行路径和出发时间选择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锴;铅芯橡胶支座在大跨度斜拉桥中的应用及参数优化[D];中南大学;2007年
2 张兵;天山公路重点滑坡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铁路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减隔震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欧阳男;英安岩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影响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红燕;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计算及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6 李周强;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陈海明;隧道围岩位移智能反分析研究与工程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李新贺;沥青路面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2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4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