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TMD加速度响应的桥梁损伤检测新方法研究
[Abstract]:The TMD is mounted on a movable device and the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y curve of the bridge is recorded by using the wireless sensor on the TMD. The damage location and damage degree of the bridge are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M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and moving TMD coupl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arameter analysi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ingle and multiple damage of bridges.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cted target. The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pavement roughness, different moving speed of TMD, mass ratio and stiffness ratio of moving TMD to bridge are analyze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electing the parameters of rapid damage detection of bridges by using this method.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G2211002)
【分类号】: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其伟,王峰,徐开顺,陈晓强;火灾受损桥梁检测评估与加固处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2 张宇;胡卫兵;;小波分析在桥梁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陶昆;;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的现状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9年27期
4 高赞明,孙宗光,倪一清;基于振动方法的汲水门大桥损伤检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5 潘志强;;浅谈桥梁健康监测技术[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3期
6 王浩;;吊杆损伤检测与成因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04期
7 朱f^,,朱东生;诊断桥墩损伤参数识别法的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彭翠玲,张开银,涂扬志;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应用于桥梁损伤检测[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9 陈金章;张满平;;曲率模态方法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10 朱斌;陈云敏;梁以德;;小波变换时频敏感特性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柏生;;基于振动测试的大跨桥梁损伤检测[A];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应用专辑)[C];2001年
2 刘西拉;杨国兴;;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与趋势[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3 姚南;张天申;王元清;石永久;;在役桥梁钢结构的损伤检测与安全评估[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伟伟;程载斌;陈建云;马宏伟;;超声导波定位管道缺陷的数值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启伟;袁万城;范立础;;大型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6 张启伟;袁万城;范立础;;大型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研究现状与发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张尧;戴晓玮;向志海;陆秋海;;敲击扫描式桥梁损伤检测方法初探[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8 杜骁;张子华;周可夫;;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桥健康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孙宗光;栗燕娜;石健;伍雪南;苏健;;悬索桥损伤识别模型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磊;应怀樵;刘杰;张占一;;基于环境试验的过街天桥模态参数识别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振宇;新一代桥梁损伤非接触检测系统研制成功[N];中国交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Ali Fadhil Naser Al-Dulaimi(那思);PC箱梁桥加固前后损伤检测及性能评价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袁颖;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俊荣;海洋平台结构物损伤检测与模型修正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刁延松;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检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程良彦;拱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及损伤结果可视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唐亚鸣;战时桥梁损伤监测及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阮有兴(Nguyen Huu Hung);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健康监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大军;随机激励下梁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张敏;固定式海洋结构模型转换与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佳斌;基于振动测试的简支梁损伤检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徐大清;基于小波分析的损伤检测研究及管道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戴晓玮;敲击扫描式桥梁损伤检测系统的相关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张宇;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5 董波;基于静、动力测试数据的桥梁损伤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杨立专;基于动力特性的桩基损伤检测和承载力评估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建荣;基于小波分析的梁结构裂缝检测[D];汕头大学;2008年
8 蔡津海;既有桥梁损伤监测与加固[D];天津大学;2012年
9 石继程;海洋平台检测技术分析及新技术应用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刘嫦娟;悬索桥损伤指标的适用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7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5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