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预制路面板应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22 09:04
【摘要】:以Ansys有限元分析为主要方法,通过改变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预制路面板尺寸及地基弹性模量对其应力进行参数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地基弹性模量可以明显降低路面板的沉降,增加板厚可有效降低板底拉应力,但随板厚增加其降低趋势逐渐减小;对于方形预制板和矩形预制板,方形预制板的受力性能要优于矩形板,而对于两种类型的预制板,边长160cm为界限尺寸,大于或小于该尺寸时预制板应力变化效应明显,当轮载作用于板边缘位置时,板易发生翘起。
[Abstract]:Taking Ansy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s the main method, the stress of prefabricat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is parameterized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slab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ound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oundation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settlement of the slab and increase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ensile stress at the bottom of the slab, but the decreasing trend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For the square prefabricated board and the rectangular prefabricated board, the force performance of the square prefabricated boar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ctangular prefabricated board, while for the two types of prefabricated board, the edge length 160cm is the limit size, and the stress change effect of the prefabricated board is obvious when the size is greater than or less than that of the prefabricated board. When the wheel load acts on the plate edge position, the plate is prone to rise.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2012-319-811-120)
【分类号】:U4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明远;倪铁权;卢哲安;;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04期

2 陆耀忠;;小型预制混凝土路面板应力分析[J];国外公路;1987年01期

3 卢哲安,罗国荣,陈应波,周明凯;上下层布钢纤维砼抗折强度及增强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陈应波,黄达,卢哲安;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强度计算机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5 王雪亮;李海波;卢哲安;;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卢哲安;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the Layer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A New Type of Pavement Material[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2001年01期

7 陈应波,卢哲安,张全林;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板弯曲疲劳性能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俊义;刘艳萍;乔兰;;复合剪力墙体系及GRC免拆模板力学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朱梦良;孔泽仁;王佳;;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1期

3 王立成;王海涛;刘汉勇;;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文周礼;朱江;;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J];广东建材;2006年10期

5 简斌强;;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渗透性及孔隙率试验[J];广东科技;2006年03期

6 刘小根;尹久仁;吴建华;阮斌;;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力学行为及破坏特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3期

7 潘慧敏;闫国亮;;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4期

8 梅国栋;李继祥;刘肖凡;;混杂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研究综述[J];建材世界;2009年03期

9 陈应波;梅华东;卢哲安;;层布式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性能[J];工业建筑;2006年09期

10 韩建宏;娄宗科;梁建;;基于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卢哲安;张全林;;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在318国道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2 范小春;卢哲安;陈应波;;层布式纤维混凝土弯拉性能试验研究[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范小春;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基本性能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茂花;纳米路面混凝土的全寿命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杨润年;钢纤维混凝土静力损伤及疲劳损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广强;腐蚀与疲劳耦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李琳;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的细观力学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3 黄达;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断裂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杨志刚;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抗折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胡继洪;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及其路面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夏可;纤维混凝土在机场道面快速修补中的试验与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梅华东;层布式钢纤维砼弯拉强度增强机理及细观力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宋名海;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弯拉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郭赞;层布式钢纤维、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丁达伟;低温钢纤维混凝土梁抗折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伟,钱红萍,陈惠苏;纤维混杂及其与膨胀剂复合对水泥基材料的物理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0年02期

2 邓宗才,王璋水,张国庆,何唯平;改性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特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3 卢哲安,罗国荣,陈应波,周明凯;上下层布钢纤维砼抗折强度及增强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陈应波,黄达,卢哲安;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强度计算机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5 陈应波,卢哲安,黄达;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拟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达;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断裂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洲;王秉纲;;复合材料路面板弹性等效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徐宏;邓学钧;倪富健;;水泥路面板高温隆起的力学机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3 ;伊特尼亚风情路面板[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3年03期

4 易伟建,易志华;刚性路面板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5 王汝恒;童庞;张倩;;混凝土空心路面板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2005年06期

6 刘山洪;张朋民;;预制玻璃钢-砼复合路面板的静力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胡昌斌;林欣;;不同工况下冲击破碎旧路面板的力学效果对比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殷永山;;装配式混凝土路面板联结结构的抗剪强度[J];国外公路;1985年01期

9 李剑,张保雷,刘晨辉;刚性路面板损伤有限元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李剑;刘晨辉;张保雷;;刚性路面板损伤有限元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家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擎;考虑冲刷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李娜;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王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静动力学计算与分析[D];长安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易志华;刚性路面板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2 李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水泥路面板下脱空评价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谢皓;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过程的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婧琳;基于探地雷达的刚性路面板下脱空系统识别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蓉钧;粘弹性地基上考虑耦合效应的刚性路面板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段正君;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合理平面尺寸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张杨;不同支承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断裂破坏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8 黄爱明;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技术的相关力学问题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9 任双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特殊部位拉杆受力有限元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2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62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