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的公路交通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Abstract]:Based on the view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aking the typical case of Chang-Zhu-Tan region as an example,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highway traffic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demand. The system constructs the road traffic development mode of Changzhutan city and countryside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countermeasur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hang-Zhu-Tan has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urban and rural road network layout, rural road network construction, urban-rural fringe traffic and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highway traffic construction is facing the accelerated formation of urban corridor zon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form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ravel mode change, sub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new factors. In this situation,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goals of increasing support for rural development, breaking the divis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al economy, and promot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should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oad networks, innovate the input mechanism for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highway traffic with modern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CZH15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0377、2012T50127)
【分类号】:F5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常春;董涛;蓝万炼;;湖南省重点开发区域选择与空间组织[J];热带地理;2009年02期
2 宋学文;张培林;徐国光;常保平;杭明升;;城市化进程中的公路网协调性管理研究[J];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3 丁胜仁;谢永利;;公路交通发展的演进与可持续优化策略——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崔晓天 ,程建学;城乡社会经济与公路网发展互动关系分析[J];交通与运输;2004年06期
5 刘奇,王飞;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勇;;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黑龙江省为案例的讨论[J];求是学刊;2006年05期
2 姜作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抉择[J];求索;2004年02期
3 张志学;李同升;;基于GIS的县级尺度交通可达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4 谢静;张阳生;雷f ;黄卓;;经济转型期陕北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5 凌日平;;城乡统筹观与小城镇分类发展对策——以山西省小城镇发展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6 孙力军;;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年06期
7 迟梦筠;龚勤林;;构建区域产业链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8年21期
8 周平;刘清香;;京沪高铁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年01期
9 王建志;吴作章;;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政策思路[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张小梅,万兴亚;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战略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金成;欧阳慧;黄征学;;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2 王宁;谭观银;;浅谈重庆市两翼区县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思路——以巫山县骡坪镇为例[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3 贾刘强;彭代明;;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邵一希;李满春;陈振杰;杨康;;地理加权回归在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中的应用——以常州市孟河镇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旭;赵冰;;重庆市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分析与对策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章锋;何晓鸣;;沙洋县综合交通网络及枢纽协调性论证[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侯军岐;卢东宁;费振国;李平;;论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曹国华;;基于公交优先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顾仕珲;包丹文;;城乡交通统筹发展模式初步探讨——以南京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振之;马琳;胡海霞;;大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管理——从旅游功能区规划的新思路谈起[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存贵;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吉新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7 董晓菲;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涂妍;南贵昆经济区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潘弘图;福建农村现代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慧君;CA-MARKOV模型与GIS、RS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向辉;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治理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辛亮;城乡统筹下的村庄空间整合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4 杜小青;公路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黄滢;平原道路作用与景观协同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徐宁;县域空间功能区划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培蕾;欠发达农区村域经济对产业集聚区的响应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卢会芬;大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祝珍;重庆市合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慧芳;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国华,唐承丽,朱翔,周海燕;长株潭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2年04期
2 陈彦光;交通网络与城市化水平的线性相关模型[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3 李蕾蕾;;文化经济地理学进展与“项目网络地理学”的提出[J];人文地理;2010年02期
4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J];人文地理;2010年04期
5 杨荫凯,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J];人文地理;1999年02期
6 谭崇台;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张平宇;;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的参与问题[J];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04期
8 柯善咨;郭素梅;;中国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199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9 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1999年02期
10 魏连雨,杨春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及协调发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继勇;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65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6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