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沥青结合料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28 19:59
【摘要】:为了分析沥青结合料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采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弯曲试验的方法,研究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发现沥青膜厚度、沥青类型和粉胶比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沥青膜厚度的减小,沥青碎石马歇尔稳定度先增大后减小,高温稳定性提高,水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降低;SBS改性沥青较基质沥青的路面性能较好;随着粉胶比的增大,马歇尔稳定度和低温抗裂性先增大后减小,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提高。结果表明:沥青膜厚度为9~11μm时,沥青碎石的综合路面性能较好;SBS改性沥青可有效提高沥青碎石的路面性能;粉胶比为0.8~1.2时,沥青碎石的综合路面性能较好;高温地区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和低标号沥青,且沥青膜厚度宜为9μm,粉胶比宜为1.0~1.2;寒冷地区宜采用SBS改性沥青和高标号沥青,且沥青膜厚度宜为11μm,粉胶比宜为0.8~1.0。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sphalt bind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acadam pavement, the effects of asphalt film thickness, asphalt type and cement ratio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crushed stone pavement were studied by rut test, freeze-thaw splitting test and bending test. It is found that the thickness of asphalt film, the type of asphalt and the ratio of powder to binder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crushed stone pavement. With the decrease of asphalt film thickness, Marshall stability of asphalt macadam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increases, water stability and low temperature cracking resistance decrease, and SBS modified asphalt has better pavement performance than base asphalt. With the increase of powder-binder ratio, Marshall stability and low-temperature cracking resistanc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hile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water stability increa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hickness of asphalt film is 9 ~ 11 渭 m, the comprehensive pavement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acadam is better, the SBS modified asphal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acadam, the composite pavement performance of asphalt crushed stone is better when the ratio of powder to binder is 0.8 渭 m, and that of asphalt macadam is better when the ratio of powder to binder is 0.8 渭 m. SBS modified asphalt and low grade asphalt should be used in high temperature area, and the thickness of asphaltene film should be 9 渭 m, and the ratio of powder to binder should be 1.0 渭 m. In cold areas, SBS modified asphalt and high grade asphalt should be used, and the thickness of asphalt film should be 11 渭 m, and the ratio of powder to binder should be 0.8 渭 m.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45) 特殊环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kfj130401) 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fj110103)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洪洲;唐伯明;高爽;何兆益;;沥青稳定基层ATB25混合料疲劳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陈渊召;;ATB联结层的路用性能分析与评价[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张素云;;沥青混合料组成对路用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3期

4 魏建国;查旭东;郑健龙;王秉纲;;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沥青碎石混合料性能对比[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5 钱振东;舒富民;;高模量沥青稳定碎石性能试验[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6 章毅;吁新华;廖志高;邹晓翎;;基于粘聚力的沥青稳定碎石设计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付其林;陈拴发;陈华鑫;郑木莲;;开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魏建国;查旭东;郑健龙;王秉纲;;沥青碎石粗集料的相对比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贾锦绣;韩森;徐鸥明;;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剪性能[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童申家;李惠霞;;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材料组成及结构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胜;黄宇琳;;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防裂性能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2年08期

2 郭瑞;冯忠居;李萍;洪刚;丁宏伟;;SMA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3 李海滨;武金婷;任红丽;;沥青碎石与半刚性复合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孙璐;辛宪涛;任皎龙;;纳米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5 马培建;曹高尚;王选仓;;基于应力吸收层使用效果的加铺层路面反射裂缝预估模型建立[J];中外公路;2013年04期

6 高建华;;基于沥青路面结构层疲劳寿命的路面结构层模量组合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4期

7 李丽民;何兆益;张贤才;徐振华;;抗车辙柔性基层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8 朱朝辉;甘文宁;詹炳根;朱大勇;;ATB30在SGC成型中集料破碎分形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8期

9 韦武举;朱磊;马驰;;沥青路面联结层复合试件成型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3期

10 孔茗;;沥青混合料在轻轨地基建设中的使用[J];轻工科技;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建国;沥青稳定碎石技术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袁宏伟;沥青路面典型基层材料和结构性能试验与工程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付其林;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组成设计参数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李玉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旋转剪切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郭红兵;设置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抗裂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刘燕燕;非连续短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轩;钢渣在沥青稳定碎石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苏春华;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与振动成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雷琳;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郎森;秸秆复合纤维材料路用性能试验及评价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5 刘晓啼;伸缩式沥青洒布系统的研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6 徐利梅;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强化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王新泰;ATB沥青稳定碎石结构在临合高速公路下面层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周西棚;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及路面结构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朱昆;养护工程大粒径沥青碎石基层抗裂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兰凤;基于均匀设计和SMPSO的细骨料配合比优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颖峰;许志鸿;黄启舒;;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冯俊领,查旭东,张起森;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车辙试验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沈金安;关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问题[J];公路;2001年11期

4 王富玉,刘元烈,任立锋;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2003年02期

5 徐伟,张肖宁,韩大建;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及处治试验分析[J];公路;2004年03期

6 何仁清;ATB-30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J];公路;2005年10期

7 刘细军;;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研究[J];公路;2007年10期

8 王旭东;大型马歇尔击实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9 王富玉,任立锋,刘元烈;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10 刘志明,王哲人;沥青路面水损害与车辙的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长发;高寒地区沥青路面行为特性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琳;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袁宏伟;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3 黄斌;沥青稳定碎石动态模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赵娟;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合理厚度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娟;;沥青碎石路面质量管理与控制浅析[J];华东公路;2008年05期

2 陈沛林;;单层式沥青碎石路面施工[J];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3 韦振宇;;沥青碎石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3年08期

4 张云显;;简易沥青碎石路面的施工[J];市政技术;1984年02期

5 王矩标;浅析沥青碎石路面早期裂缝防治方法[J];湖南交通科技;2000年01期

6 黎志新;沥青碎石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J];广西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7 陈朝晖;王旭;蔡文斌;陈洁;;沥青碎石路面基层防渗技术的应用研究[J];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12期

8 梁洪昌;;沥青碎石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与建设;2008年03期

9 王萍;;沥青碎石路面唧浆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科技风;2010年05期

10 李有泉;郑胜民;;沥青碎石路面唧浆病害原因及防治[J];华东公路;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胜;热拌沥青碎石路面在地方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67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67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