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火灾后双肢薄壁桥墩的结构损伤检测

发布时间:2019-05-29 07:44
【摘要】: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的主要灾害形式,每年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目前,火灾后结构损伤评估与鉴定工作研究不够,火灾后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等的影响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工程检测评估的实际工作中,往往检测手段和火灾损伤的复杂性不相适应,使火灾后的损伤评估与鉴定工作过于简单和不全面。因此,对火灾后建筑结构的受损程度的检测与鉴定以及相应修复方案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一些检测方法和手段,如目测法、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等,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最后,本文将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火灾工程实例中。结合工程实例中,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内容: (1)针对火灾后桥梁结构受损情况,本文应用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现场检测,取得了较多的现场实测数据,为后续的损伤判断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基础; (2)综合火灾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通过分析,得到了相应构件的损伤评级; (3)总结了现有的火灾维修加固方法,并结合本工程的构件损伤实际情况,给出了了合理的维修加固建议。
[Abstract]:Fire is the main form of disaster that threatens public safety, which brings great losses to the country and people every year.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structural damage assessment and identification after fire is not enough, an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durability an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fter fire is not deep enough. In the actual work of engineering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ten, the detection methods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complexity of fire damage, which makes the damage assessment and identification after fire too simple and incomplet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tect and identify the damage degree of building structure after fire and to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repair schem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commonly used detection methods and methods, such as visual method, springback method, ultrasonic method, core drilling method and so on, and analyzes their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scope. Finally, the above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are applied to fire engineering examples.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in view of the damage of bridge structure after fire, this paper applies a variety of detection methods to carry out field detection, and obtains more field measured data. It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data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damage judgment. (2)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fire site investigation and detection, the damage rat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components is obtained through analysis; (3) the existing fire maintenance and reinforcement method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f maintenance and reinforcement a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mponent damage in this proje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43.22;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H.W.Emmons,程屏芬;火灾科学的更远期历史[J];力学进展;1987年04期

2 吴启鸿;火灾形势的严峻性与学科建设的迫切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3 胡克旭;高皖扬;;商场火灾危害性浅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4 徐志斌;;时间序列方法在城市火灾分析预测中的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年02期

5 吕雪峰;张鑫;;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的扑救与防护[J];中国核电;2011年04期

6 杜建华;张认成;丁环;吴添林;蒋少茵;;汽车火灾探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04期

7 杨培培;石必明;穆朝民;陆占金;;喷淋对宿舍火灾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8 ;美国的火灾研究——访美考察摘记[J];力学与实践;1980年02期

9 王珂夫;谈谈火灾预测的几种方法[J];消防科技;1985年02期

10 平野敏右,程晓舫,徐志明;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功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魏东;;石油储罐火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胡志俭;刘飞;赵哲;;碉楼火灾数值仿真研究[A];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骆介禹;郭成;单永梅;;火灾的危害、烟的毒性和阻燃作用[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谢玲;;神秘的“纵火者”——浅析动物行为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磊;朱国庆;;基于欧氏距离的高大空间火灾烟气温度数值模拟比较[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李伟明;袁国杰;苏美琼;黄河潮;;模糊ARTMAP在空间火灾研究中的应用(英文)[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熊学玉;蔡跃;王燕华;沈土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现状及展望[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胡敏;;我国历史街区火灾现状及技术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侯龙飞;刘吉平;刘晓波;;不同着火点对列车火灾影响研究[A];2014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何聪;扼住“火魔”的咽喉[N];人民日报;2006年

2 记者 桂运安;中科大火灾研究国际领先[N];安徽日报;2012年

3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晓萍;我大空间火灾研究世界领先[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敏 陆嘉玉;烈焰逼出的诘问[N];工人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波;经济发展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火灾时空变化的宏观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彦;西藏低压环境受限空间顶棚射流区火灾烟雾信号规律与探测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文辉;转型期城市区域重大火灾风险认知、评估和防范的宏观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郑红阳;受气象因子驱动的火灾系统标度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王健;火灾系统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信群;特殊受限空间火灾早期探测及高压细水雾灭火有效性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游宇航;机械排烟与水喷淋作用下大空间仓室火灾及烟气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涂然;高原低压低氧对池火燃烧与火焰图像特征的影响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钟江荣;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牛奕;低压低氧环境下纸箱堆垛火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锡民;基于模糊聚类的火灾信号探测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2 任中;面向事故调查的火灾数值再现方法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杨洁;多房间多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值模拟及排烟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段金曦;单室火灾的多层区域模拟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黄湘莹;基于过程特征信息的火灾早期探测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6 张庆磊;基于图像处理的大空间火灾探测技术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7 陈高强;建筑火灾烟气流动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08年

8 侯立萌;某卷烟配送立体仓库火灾及烟气控制数值试验[D];广西大学;2013年

9 苑成相;火灾实验室监控系统及热辐射模型建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甲雷;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流动过程中分岔现象的数值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7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87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