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卓越计划模式下交通运输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5-29 08:57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明确了我国工科专业"工程化"的教育方向。在该计划的引领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分析了目前实践环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需求,以此对原有的工程实践体系进行了改革和有益的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以提升学生工程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按此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成绩斐然。实践证明,该体系适应目前本专业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Abstract]:The excellent engineer education plan defines the education direction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plan, as the major of transportatio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link,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cellent pla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Based on this, the original engineering practice system is reformed and beneficial practice is carried out, and a set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mode aiming at improving students' engineering ability is gradually explored.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o carry on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practice, the achievement is remarkable.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system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is major,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2012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十二五”内涵建设资助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3教学建设项目(K201306005)
【分类号】:U11-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庆;任其亮;;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陈家庆;韩占生;郭亨平;;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王世斌;郄海霞;余建星;王杰;潘海生;孙克俐;;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以麻省、伯克利、普渡、天大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马鹏举;王亮;胡殿明;;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1期

7 林凤;李正;;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8 夏怀成;杨春婧;张婷婷;于悦;李文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阶段式实践教学方法——以汽车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3年04期

9 赵友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教育模式思考[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年09期

10 杨亚t,

本文编号:2487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87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