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米级斜拉桥抗风稳定性风洞试验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wind resistance of the main span 1 400m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the wind speed of 80m 路s ~ (- 1), the segment model tests of normal wind and oblique wind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wind tunnel, the pneumatic control measures and the improved main beam section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Aeroelastic model test of the whole bridge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and obtain 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response data of the whole brid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of 1 400m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is feasible in terms of wind stability by taking appropriate flutter control measur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pa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tatic and flutter instability is more intense; the oblique wind effect has influence on static, critical wind speed and vortex amplitude of flutter instability; and static stability has once again become the controlling factor of wind resistance of super-kilometer cable-stayed bridge.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项目(2006AA11Z120)
【分类号】:U448.27;U4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艾荣;马如进;王达磊;;千米级斜拉桥空气动力学问题[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03期
2 朱乐东;常光照;;斜风下扁平箱形截面桥梁颤振性能风洞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6年02期
3 项海帆,陈艾荣;特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的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4 许福友;陈艾荣;;苏通大桥气弹模型气动失稳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5 李宇;刘博;李加武;白桦;;澧水河大桥施工猫道的非线性静风响应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6 雷湘湘;;赣州大桥结构抗风性能数值模拟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年08期
7 李加武;黄森华;王新;;开口断面斜拉桥主梁动力特性的有限元简化计算[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洪涛;苑敏;蒲焕玲;廖海黎;;大跨钢桁加劲梁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2 陶奇;廖海黎;李明水;刘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3 童庞;杨炯;姚勇;王卫华;;近似流线箱型断面桥梁颤振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4 鲜荣;廖海黎;朱超;;一维钝体竖向涡激振动拍振响应及涡激力识别[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5 郝翠;曹新垒;王建国;;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抗风性能计算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6 白玉磊;戴建国;欧进萍;;FRP、钢箱梁斜拉桥抖振性能分析与比较[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1年05期
7 方明山,项海帆,肖汝诚;超大跨径复合材料悬索桥静风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程进,江见鲸,肖汝诚,项海帆;汕头海湾二桥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华旭刚,陈政清,祝志文;桥梁风致颤振分析以及在ANSYS中的实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俞琦;王家林;;模糊优化设计在抗风结构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高;;大跨桥梁风荷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李正良;晏致涛;王承启;;进入21世纪的重庆桥梁建设及风工程研究——第十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罗建辉;陈政清;刘光栋;;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非线性静风扭转失稳机理的研究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4 龙晓鸿;李黎;胡亮;;四渡河悬索桥抖振响应时域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5 鲜荣;廖海黎;;大尺度扁平箱梁节段模型涡激力半经验模型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史文海;李正农;张传雄;;近地强风的湍流特性和空间相关性实测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刘庆宽;郑云飞;马文勇;刘小兵;;雷诺数效应对斜拉索气动特性的影响[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8 卢凯良;宓为建;张卫国;;环境激励下自动化码头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和结构安全评估[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9 郑云飞;刘庆宽;;斜拉桥斜拉索雷诺数效应的测压试验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10 李龙安;张金武;;大跨度桥梁抗风稳定性综合评价[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栗怀广;钝体空气动力学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林迟;基于结构全寿命设计需求的环境作用与结构性能退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承启;大跨度钢桁架拱桥风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陈国芳;大跨度桥梁颤抖振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叶征伟;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风环境及风荷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罗雄;利用短期实际风速记录模拟极值风速及桥梁时域抖振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颜娟;金马大桥工程的结构分析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于向东;大跨桥梁颤振导数识别的强迫振动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李永乐;风—车—桥系统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磊;输送石灰石悬索桥钢索塔抗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江定宇;大跨度桥梁的精细化损伤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汪登峰;不同雷诺数下桥梁断面三分力系数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渠昱;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及应力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嘉;拱式桥梁及其吊杆的破损安全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静;某大跨上承式复合拱结构受力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朱小林;大跨径飞燕式钢管混凝土异型拱桥稳定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谢远方;大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阶段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侯亚委;风敏感结构的气动抗风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廉鹏;高墩渡槽结构风致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宁;刘健新;刘万锋;;悬索桥施工猫道静风失稳机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2 陈常松,颜东煌,陈政清;岳阳洞庭湖大桥模型动力特性分析[J];中外公路;2002年06期
3 杨素哲,陈艾荣,周志勇,胡晓伦;开口截面双索面斜拉桥动力特性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5年04期
4 梁鹏;吴向男;李万恒;徐岳;;三塔悬索桥静动力特性与中塔选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韩万水;王涛;李永庆;李彦伟;黄平明;;大跨钢桁架悬索桥有限元模型实用修正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6 张新军,陈艾荣,项海帆;大跨度桥梁的三维非线性颤振频域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7 丁泉顺,陈艾荣,项海帆;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的修正最小二乘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刘志刚,陈艾荣,项海帆;大跨桥梁侧向抖振加速度和抖振惯性荷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9 葛耀君,项海帆;桥梁结构颤振稳定的概率性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马如进,陈艾荣,刘志文;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分段模拟对动力特性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加武;崔欣;张宏杰;刘健新;;粗糙度对雷诺数效应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薇;胡兆同;李加武;;CFD方法研究桥梁断面三分力系数的雷诺数效应[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晏致涛;李正良;祁仁俊;;大跨度中承式拱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白桦;刘健新;胡庆安;;大跨度半拱式异形桥梁抗风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5期
5 林志兴,杨立波,李文勃;斜拉索顺桥向风阻系数的试验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6 马广;黄方林;王秋芬;;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桥梁颤振导数识别[J];机械强度;2010年02期
7 刘健新;崔欣;李加武;;桥梁断面表面压力分布及Strouhal数的雷诺数效应[J];振动与冲击;2010年04期
8 崔欣;李加武;陈飞;刘健新;;准流线型桥梁断面涡激共振的雷诺数效应[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祝志文;顾明;秦仙蓉;;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的协方差块Hankel矩阵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贾宁;刘健新;刘万锋;;悬索桥施工猫道静风失稳机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艾荣;曹丰产;项海帆;;桥梁数值风洞[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3 金清平;;随机理论在桥梁可靠性分析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前言[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吴铭汉;祝国华;李鹏;;梨温高速公路A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泽生;;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紫洞大桥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7 郭爱民;邹德辉;;我国桥梁用钢的现状及耐候桥梁钢的发展[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8 李士恩;;F.C.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及其向大跨度桥梁发展的可行性[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9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10 郑凯峰;唐继舜;;全桥结构仿真技术和对新世纪大跨桥梁的作用[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剑 赵越超;五座新建改造跨汾桥梁工程有序推进[N];太原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永桃 通讯员 吕国旺 实习生 傅小雪;首府检查4项在建市政桥梁工程[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胡晓峰;中船股份虹桥枢纽桥梁工程首制分段完成拼装[N];中国船舶报;2009年
4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用钢发展状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5 通讯员 吴永清 刘海明 本报记者 吴晋娜;打造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的创新平台[N];科技日报;2011年
6 本报通讯员 陈君柱 赖俊 邓富元;六十载跨越神州架长虹 新十年抓住机遇展宏图[N];人民铁道;2010年
7 戚栋;风吹两翼看东北[N];中国航空报;2001年
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供稿;桥梁工程建设[N];中国建设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任意邋通讯员 于 杰 曾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的风洞试验[N];经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家铭;贵新隧道上半年贯通[N];福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艳丽;桅杆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D];同济大学;1999年
2 曾爱军;减少农药雾滴飘移的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田丽梅;空气—旋成钝体界面非光滑减阻的仿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杨博;汽车外部空气动力噪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允柱;汽车超车过程的气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罗延忠;桥梁结构气动导数识别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刘天明;无粘结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伏彬;大跨结构风效应的现场实测和风洞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吴军;汽车外流场湍流模型与菱形新概念车气动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家峰;弹用二元混压超声速进气道设计与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媛;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郑继平;南疆线桥梁挡风墙结构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陈鲁愚;多功能船用风帆设计及其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栎;空间立体桁架结构体系的抗风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赵继妮;仿生非光滑表面旋成体减阻性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海龙;自锚式悬索桥的风洞试验和抗风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周友权;基于TMD的斜拉桥钢塔涡振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张林;高速风洞弹舱流场气动声学特性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武彦坤;既有建筑结构抗风鉴定与加固[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0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2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