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关于小半径立交匝道安全隐患整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10 07:48
【摘要】:在部分城市道路立交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用地限制、动迁和工程投资等因素影响,一些立交的匝道平面线形选用较小值或极限值进行设计、施工。投入运行后,发生了多起车辆或车载物坠桥等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对小半径立交匝道采取加强限速警示、增设防护措施、改善路表性能等措施,减小或消除了部分小半径立交匝道的安全隐患。
【图文】:

平曲线,虹桥机场,匝道


行驶的安全,但由于部分匝道线形较为苛刻,而主线设计车速多为80~100km/h,如车辆进入匝道时超速,或驾驶操作稍有失误,就会发生车辆(尤其是大型车)侧滑甩尾,撞击匝道桥防撞墙的事故;并存在车辆在离心力作用下,未固定的车载物越过护栏,翻下匝道形成恶性事故。在纵坡较大,视线不佳的部分匝道,该类现象尤为明显。本文以上海S20公路部分小半径匝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为背景,对城市道路小半径立交匝道的安全隐患调查、整治范围、整治措施和整治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工程背景如图1。图1沪青平立交虹桥机场-G2匝道示意1小半径立交匝道安全隐患调查分析S20公路小半径匝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共涉及S20公路8条匝道,匝道最小半径50m,最大纵坡5.4%,符合规范要求,但取值采用规范规定的极限值,根据调查和分析,发现匝道“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如下。1.1车辆违章超速根据现场观测,大量进入匝道的车辆速度明显超过匝道设计和挂牌40km/h的限速标准。为确定实际车速,测试车辆多次随社会车辆流进入匝道,记入进匝道口车速分别为65km/h、83km/h和58km/h,均大于设计和管理车速的标准。虽然上述的测试方式并非很标准,但基本能够体现现场交通的实际情况。由于车辆在匝道的平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而离心力F的大小与行驶车辆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平曲线半径成反比。车辆以60km/h的车速进入平曲线产生的离心力是以40km/h车速进入平曲线产生的离心力的2.25倍,在平衡该离心力的“超高和路面摩阻系数”客观确定的情况下,超速车辆产生侧滑,撞击防撞墙的可能将大大

曲线,匝道,铝基,反光


曲线”。本工程要求在匝道曲线部分的外侧,全部设置警告性线形诱导标。线形诱导标附设于防撞墙顶部,如装有钢护栏,则设置于护栏立柱上,其设置间距根据圆曲线半径确定。为确保驾驶人员在曲线范围内连续看到不少于3块诱导标。要求匝道诱导标志设置间距为10m。在匝道分叉口设置“两侧通行”的太阳能反光型警示标志。并在匝道入口前增设事故易发路段的提醒标志。防撞墙上设计采用粘贴铝基级超强级反光贴膜显示匝道走向。反光贴膜尺寸为40cm×80cm,结合钢护栏,净距为70cm。如图3。图3轮廓型铝基级超强级反光贴膜能清晰显示匝道走向3.3增设限速设施(1)增设减速段标线。有效地确保车辆能低于限速进入匝道将是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手段。为完善交通设施,警示驾驶员能够在匝道入口前的减速路段内逐步降低至匝道限—1352014—年第11期袁波:关于小半径立交匝道安全隐患整治的探讨
【作者单位】: 上海市路政局;
【分类号】:U412.35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利华;周政权;徐学进;贾翠平;;汽车与护栏碰撞研究方法浅谈[J];北京汽车;2008年01期

2 倪珊;;北京机场南线交通设施设计理念与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3期

3 房培阳;马亮;闫书明;敬敏;;城市道路用新型中分带护栏开发[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7期

4 郑斌;马亮;王昊宇;闫书明;贾宁;敬敏;;组合式护栏设计优化及安全性能评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1期

5 周师凯;;城市高架桥的总体平面布置方案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2期

6 赵建;雷正保;王素娟;欧碧峰;;高速公路跨线桥防撞护栏碰撞试验条件及评价标准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4期

7 尹自永;;基于宽容理念的农村公路改造与安全设施设计[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年04期

8 赵永利;柳天振;;刚性护栏及半刚性护栏与车辆碰撞的安全性模拟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徐明;高伟;;路面增摩阻彩色薄层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6期

10 李远涛;韦迎春;陶严亮;;公路路侧安全分析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薛新峰;李文鹏;唐颖;;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的病害分析与对策[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郄彦辉;崔洪军;王云峰;刘鹏飞;;高度可调节护栏方案仿真和试验研究[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一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孙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优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马辉;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吴焱;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评价、管理及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丛国;新型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护栏的设计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红晓;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导向、控速设施优化范畴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房培阳;青岛海湾大桥交通工程设计理念及方案探讨[D];长安大学;2010年

4 吕红振;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交通组织[D];长安大学;2011年

5 史静;互通式立交最小安全净距及变速车道长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唐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类型、设计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唐辉;高速公路双条半刚性护栏设计及碰撞仿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薇;基于驾驶员视觉行为的干线公路交通标志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业生;基于眼动仪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鲁巍巍;湖南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书丰;立交匝道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公路;2001年04期

2 刘罡;逯峰;田磊;张超;;邛名高速公路新店立交匝道桥梁跨高速公路施工[J];云南水力发电;2012年01期

3 谷利军,石春华;互通立交匝道与主线接线新方法[J];辽宁交通科技;1995年06期

4 王魁武,刘宝全;高速公路立交匝道曲线计算与测设的新思路[J];中南公路工程;1996年01期

5 马驰;;浅谈高速公路立交匝道施工坐标的计算[J];科技视界;2014年02期

6 朱剑豪;立交匝道的超高与横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年01期

7 余东波;;试析立交匝道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8 李方;;立交匝道布线弦切线法[J];公路;1993年03期

9 丁建民;李方;;公路立交匝道布线[J];公路;1993年07期

10 凌九忠;立交匝道交互式图形拉坡系统简介[J];华东公路;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盛羽;;立交匝道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何伟;;三元立交匝道桥加固方案设计[A];第五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鹏;立交匝道空间曲线梁桥抗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5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25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