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液化的碾压混凝土粗集料级配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维蓉;冉龙飞;何兆益;;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J];公路;2010年11期
2 李世绮,牛开民,周文,王淑英;粗集料粒径对路面碾压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路面质量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S1期
3 杨士敏;集料型材料的力学性质与碾压混凝土的振动液化机理[J];混凝土;2000年08期
4 王磊;马殙;寇军平;;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粗集料级配组成设计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5 田波,侯芸,杜二鹏,王龙;沥青混合料中骨架结构特征的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张业茂;陈拴发;胡光伟;;逐级填充式沥青混合料粗集料骨架级配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7 马殙;师延强;田尔布;刘小红;;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性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李世绮,,牛开民;“全厚式”碾压混凝土路面混凝土配合比特性[J];中国公路学报;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颖峰;许志鸿;黄启舒;;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陆建明;;国内外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6期
3 王真;黄晓明;赵永利;;集料衰变规律及机理[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陆阳;张蓉;廖敬梅;;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骨架结构的细观分析[J];公路;2007年02期
5 周艳平;杨瑞华;;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超薄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10期
6 王晓东;林岩松;侯芸;;同步薄层罩面技术简介[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1期
7 杨洋;马宝国;韩森;;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组成及路用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5期
8 李世绮,牛开民,周文,王淑英;粗集料粒径对路面碾压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路面质量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S1期
9 邱颖峰;梁亚军;许志鸿;;对骨架密实结构判断标准的改进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8期
10 李世绮,牛开民,谢凯军,周孝正;路面碾压混凝土应用外加剂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战利;基于分形方法的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吕文江;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一体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王富玉;SAC13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艳丽;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薛小刚;设置功能层的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刘慧;嵌挤骨架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孟庆营;振动压实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适应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巍;建筑废弃物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任海洋;高粘薄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李晓广;高频机械振动下的砂土液化特性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罗杰;轻集料的改性处理及其混凝土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何慧斌;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03年
6 李春;沥青混合料骨架嵌锁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李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8 黄绍龙;开级配沥青磨耗层级配和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陆学元;湿陷性黄土地区SMA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袁万杰;多级嵌挤密实级配设计方法与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庆,黄晓明,杨军;沥青混合料骨架形成问题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5期
2 汪海年;郝培文;肖庆一;刘丽;;粗集料棱角性的图像评价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董祥;;碾压混凝土在我国道路建设中的意义及工程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7年05期
4 马书红;方健红;王元庆;;农村公路社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探讨[J];公路;2007年08期
5 陆国斌;朱梦良;;碾压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1期
6 陈爱文,郝培文;应用贝雷法设计和检验级配[J];中外公路;2004年05期
7 马殙;田尔布;路学敏;师延强;;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嵌锁密实结构试验分析[J];中外公路;2008年06期
8 王振辉;蔡良才;刘晓军;杨健;顾强康;;正交法碾压混凝土基层设计研究[J];混凝土;2007年02期
9 田尔布;马殙;路学敏;师延强;;嵌锁密实型水泥混凝土粗集料级配振动分析[J];混凝土;2008年03期
10 翁兴中;王文杰;党明杰;张元农;;道面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分形特征[J];混凝土;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明莉;混凝土架构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薛小刚;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盛晓军;沥青混合料骨架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王安成;粗骨料架构特性与架构混凝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闫其来;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林辉;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粗集料形状特征量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程伟峰;混凝土架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田尔布;嵌锁密实型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张业茂;基于抗车辙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级配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碾压混凝土高坝筑坝技术研究[J];水力发电;2001年08期
2 王学广,李鹤龄;高性能加浆碾压混凝土及其筑坝模式研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4期
3 蔡继勋,何玉珍,黄锦添,陈厚池,何先斌;碾压混凝土分层碾筑无层缝施工新技术研究[J];红水河;2001年01期
4 金双全,林长农,黄东霞,何祖湘,涂传林;有层面碾压混凝土抗剪断特性试验研究[J];红水河;2001年03期
5 杨超;富浆碾压混凝土的应用前景[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年06期
6 D.肯内斯 ,P.E.汉生 ,刘洪波;碾压混凝土的几项技术革新[J];水利水电快报;2001年20期
7 刘磊,郑继,戴新荣;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J];治淮;2001年03期
8 杨阳;;碾压混凝土最优碾压参数的确定[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9 周宜红,杨磊,刘景平;龙滩碾压混凝土夏季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研究[J];人民长江;2002年04期
10 黎思幸,肖焕雄,练继建;高坝碾压混凝土凹凸层缝法筑坝的设想[J];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坤河;;碾压混凝土的技术性能综述[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曾力;方坤河;;碾压混凝土中粉煤灰最大掺量的确定方法探讨[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3 黄淑萍;胡平;岳耀真;丁宝瑛;;碾压混凝土温控技术研究十年回顾[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4 ;2002年度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会议纪要[A];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5 官春光;杨人河;;戈兰滩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主坝施工[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08)[C];2008年
6 田育功;;碾压混凝土快速筑坝关键技术分析[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08)[C];2008年
7 孙琦;;缅甸耶涯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浇筑施工[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08)[C];2008年
8 ;前言[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10)[C];2010年
9 张庆;罗敏;周先练;谢豪;;沙沱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10)[C];2010年
10 陈永明;郝文旭;;缓角度长满管溜槽垂直输送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水利学会碾压混凝土筑坝专业委员会;科技创新筑就新型碾压混凝土坝[N];中国水利报;2003年
2 戴锐 杨振华;我国建成世界最高最薄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N];中国水利报;2005年
3 全红;中国水电八局筑坝技术经典案例[N];西南电力报;2007年
4 杨尚怀 平利;碾压混凝土交流研讨会在普洱召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王健;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刷新碾压混凝土芯取样记录[N];中国建材报;2009年
6 谢鸿宏 李斌;武警水电部队碾压混凝土一次性取芯创新纪录[N];解放军报;2010年
7 记者 陈道明;亭子口工程碾压混凝土单仓单日浇筑量创世界纪录[N];广元日报;2011年
8 郑桂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高级工程师;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期待大规模推广应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邱军;做出山虎 不做笼中虎[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任萍萍 通讯员 徐月明;打造雄厚筑坝实力 铸造金字施工品牌[N];中国电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迎春;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特性和质量标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黄志强;碾压混凝土诱导缝与层面断裂性能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改先;某电站拱坝碾压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及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贾兆武;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室内工艺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3 孙荣书;有层面碾压混凝土轴拉断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钟卫华;碾压混凝土减缩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5年
5 邓力博;石粉对碾压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6 刘英强;原材料在工程中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7年
7 牟小波;隧道路面碾压混凝土的高性能化[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刘祥;农村公路路面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9 江思颖;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闻伟;碾压混凝土单轴动态和压剪静态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0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4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