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及施工工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1 08:32
【摘要】:本文依托吉图珲客运专线小盘山1号隧道建设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对小盘山1号隧道围岩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炭质板岩段的合理施工工法和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鉴于小盘山隧道地层中炭质板岩丰富且稳定性极差,因此通过现场试验准确确定该地层的围岩等级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现场试验也为隧道施工工法的选择提供了基本方向。 2.阐述和分析了隧洞开挖过程中大变形产生机制,并通过不等式的形式对炭质板岩隧道的支护原理进行呈现。 3.在小盘山1号隧道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对隧道的拱顶沉降和水平径向收敛进行了现场监测,同时在隧道的代表性断面安放传感器,对初期支护中钢拱架应力等进行了重点量测。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在新的施工工法下,隧道周边围岩变形值在允许范围内,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状态良好,可正常进行施工 4.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洞内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的基础上,考虑隧道深埋和隧道浅埋两种工况,对不同开挖步长和初期支护条件下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选取合适施工技术参数条件下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能有效控制隧道拱顶沉降、水平径向收敛变形,并使初期支护受力状态也得以很大改善。 5.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印证,发现两者吻合程度较好。综合分析后可知:小盘山1号隧道试验段变更隧道开挖工法效果明显,同时有效的控制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并能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 本文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开挖步长与初期支护条件下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适用于小盘山1号隧道段的施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4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云,李永林,李天斌,王兰生;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类型与机制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4期

2 鄢定嫒;张学民;李兵;阳军生;;具有层理弱面砂质板岩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2期

3 祁建东;叶昀;蒋仲安;;基于RMR法和BQ法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级技术[J];现代矿业;2013年08期

4 赵慧君;陈阳;;大梁山隧道进口破碎围岩段开挖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年20期

5 张旭珍;;关角隧道大变形处理技术[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何满潮;煤矿软岩变形力学机制与支护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年02期

7 陈宝林,宋建民;对宝中线堡子梁隧道变形的整治和认识[J];铁道建筑;1999年12期

8 赵志强;;同寨隧道板岩地段大变形分析及处理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12期

9 王科;家竹箐隧道地质条件及地应力特征[J];世界隧道;1998年01期

10 卿三惠,黄润秋;乌鞘岭特长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特性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551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51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