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

发布时间:2019-10-22 15:50
【摘要】:北京地铁14号线跨丰沙铁路桥为84+84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构桥,单转体平转施工,转体长度71+71 m,桥位处线路平面曲线半径470 m。阐述该桥转体系统的主要设计要点,通过转动体系预设偏心、球铰适当加大、上下转盘优化设计等措施保证转体的稳定性。该桥顺利转体成功,其关键在于转体系统的设置,作为目前国内单转体平转施工的最小曲线半径桥梁,可为今后小曲线梁桥的转体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
【作者单位】: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5.4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同民;;单球铰转体斜拉桥自平衡体系简介[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3期

2 胡素敏;;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发展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8年01期

3 庄宇;王芳;;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顶推力的计算及应用[J];北方交通;2009年03期

4 李富仓;北京石景山斜拉桥转体法施工技术[J];市政技术;2004年06期

5 刘贺全;;跨线桥T形刚构大型悬臂箱梁双幅同时同步转体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7年09期

6 徐德标;惠斌;;北京某铁路转体桥的设计[J];特种结构;2009年01期

7 陈宁;韩占春;;大吨位单铰双幅同步转体桥梁施工综述[J];天津建设科技;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三珍;;转体施工法连续刚构桥设计[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吴海军;刘健;张雷;王桢;;摩阻效应对现浇平转连续梁桥转体前变形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3 刘雪锋;田仲初;颜东煌;丁毅;;竖直提升转体施工拱桥的提升索力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谭洪涛;;绥芬河新华斜拉桥方案及总体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4期

5 赵云安;蔡红兵;王炎;;大跨度转体施工T构桥关键部位应力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0期

6 王坤;韩庆华;;平转施工球铰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1期

7 孙永存;;斜拉桥平转阶段塔墩受力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3期

8 刘大明;;吊钟岩特大桥转体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2009年11期

9 王建民;;大吨位转体桥应用钢筋混凝土球铰技术[J];福建建筑;2012年06期

10 郭宁;封卫江;;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顶推力的计算及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琴亮;毕来发;荀东亮;杨炎华;夏培华;陈富强;;新建哈大客运专线跨铁路桥水平转体法设计与施工监控[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梁吉平;熊德志;吕江;;西部山区转体桥梁施工方法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马慧君;;上跨铁路平面转体桥梁的施工技术[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斌;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注施工控制与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文武;动态无应力构形有限元及钢筋混凝土拱桥负角度竖转施工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海玲;开口薄壁砼肋拱平转阶段动力特性研究与稳定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钟伟;混凝土开口薄壁截面拱桥平转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磊;列车诱发振动对大悬臂平转梁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志彩;钢箱系杆拱桥平衡转体施工阶段结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宋刚;T形刚构桥水平转体施工控制及施工风险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张运波;大跨度铁路钢桁斜拉桥施工阶段力学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罗鹏;秦皇岛城市西部快速路跨京哈铁路桥梁转体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雷;连续梁桥平转施工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9 丁小明;负角度竖转法拱桥转动铰的性能分析及施工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徐正强;大跨度拱桥拱肋安装线形误差适时调整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建设部关于批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强制性条文的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黎君;;磁州大桥T构转体施工设计[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S2期

2 周宇;詹刚;许玉德;;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07期

3 何庭国,马庭林,徐勇,陈克坚,郭建勋;北盘江大桥拱圈单铰转体施工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2年09期

4 贾德华;孙宁;卢耀荣;;城市轨道交通中小半径大坡道高架桥上无缝线路优化设计[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1期

5 董华珍,王仲林;城市轨道交通中小半径曲线问题探讨[J];四川建筑;2005年03期

6 陈凤英;;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问题及养护[J];华章;2009年20期

7 侯玉林;;北京房山轨道交通线上跨丰西编组站节点桥转体称重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08期

8 雷俊卿;桥梁转体施工新技术的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S2期

9 徐升桥,陈国立,柳学发,韩光,卢大兴;北京市五环路曲线斜拉桥转体施工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10期

10 王燕芩;;直线电机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仲衡;;序言[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2 付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监控中心设计浅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程谦;;基于工作过程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项目课程开发[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黄圼;;前言[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6 金淮;黄伏莲;刘永勤;庞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蓓玲;;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背景下车辆基地布局及功能特点[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于松伟;;项目管理服务(PM)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实践及意义[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设备国产化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姚健;潘晓莉;郭海柱;;后建车站穿越运营车站施工技术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汇总表[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小强 乔地;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引人注目[N];科技日报;2003年

2 蔡立辉;城市轨道交通 2000亿蛋糕谁来分食[N];中国证券报;2002年

3 记者 王虹航 通讯员 黄波;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王立武;十六局集团:做强做好地铁大市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5 记者 付晓海;水电十四局成为云南首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N];昆明日报;2009年

6 方方;让经济飞驰在坚实的轨道上[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赵忻英;敢拼就会赢[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8 王常珂;我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国产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记者 亢振洲;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N];团结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潘青青;我市谋划城市轨道交通[N];台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小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王悦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曹阳;城市轨道交通信息融合与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宋宏;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运行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陆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效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刘剑锋;基于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流量分配建模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五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效能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建华;地铁复杂网络的连通脆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君福;铁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程晓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相关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史文雯;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与最优客运能力调配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昂;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换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秦志鹏;成网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路径选择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郭彦涛;物联网在城轨交通安全应急领域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小窕;城市轨道交通BOT项目融资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婷;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点线优化的运营组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杨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及运营调度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毛荣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51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51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