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ACC系统用目标换道预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9-11-25 20:29
【摘要】:为提高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有效性,利用雷达传感器、车道线识别传感器、车载陀螺仪、车辆总线设备等搭建车载试验平台,获取真实交通流环境中自车与前方车辆运动状态时的表征数据。基于自车与前方车辆的距离、前方车辆的横向速度与纵向速度参数,采用隐马尔科夫理论,建立前方车辆换道意图预测模型。用实测数据检验该模型。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能够准确快速预测前方车辆的车道变换与车道保持行为。在4.5 s的时间窗口宽度下,直线路段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7%;在3.5 s的时间窗口宽度下,曲线路段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6%。
【图文】:

路段,车辆,位置关系,换道


5)Π表示初始化状态分布。1.2直线路段预测模型假设自车F与前方车辆H均行驶于直线路段(图2)。自车F行驶于车道1,,前方车辆H行驶于与自车所在车道相邻的车道2中。车道宽度记为W,自车与左右车道线之间的距离分别是dL和dR。自车F与前方车辆H之间的距离、横向距离和角度分别用r,D和α表示,前方车辆H与左侧车道线之间的距离为d,前方车辆横向和纵向速度分别为vx和vy。上述参数中,能够直接表明前方车辆H换道意图的参数是d,vx和vy。其中,参数d的表征作用最为明显。从车-路参数协同交互机理而言,车辆在换道过程中参数d将按照一定规律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前方车辆H的换道意图。换道开始后,前方车辆H的横向速度也将呈现一定特性,并且这种特性与正常行车过程中由于车身摆动而引发的横向速度存在潜在区别。除此之外,换道开始阶段参数vy也会出现一定增加或者减小的特性。基于上述分析,直线路段预测模型中采用d,vx和vy作为表征参数,实现对前方车辆H换道意图的预测。图2直线路段车辆位置关系Fig.2Relationshipbetweenvehiclesinlinearsection1.3曲线路段预测模型相比于直线路段,由于受到道路曲率的影响,曲线路段中参数d不能直接获龋因此,为得到参数d,在建立曲线路段预测模型之前,首先需要对中间参数道路曲率进行测量。利用以下方法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道路曲率进行在线测量[9]:C=ωv=1R(1)式中:C为道路曲率,1/m;v为车辆圆周运动的车速,m/s;其中,v=Rβ/t,t为时间,s;β为车辆在t时间走过弧长对应的圆心角度,rad;ω为车载陀螺仪测量得到的横摆角速度,rad/s;R为道路曲率半径,m。考虑到道路平顺性及外界环境中各种干扰,将采集?

参考图,曲线路段,位置关系,车辆


型之前,首先需要对中间参数道路曲率进行测量。利用以下方法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道路曲率进行在线测量[9]:C=ωv=1R(1)式中:C为道路曲率,1/m;v为车辆圆周运动的车速,m/s;其中,v=Rβ/t,t为时间,s;β为车辆在t时间走过弧长对应的圆心角度,rad;ω为车载陀螺仪测量得到的横摆角速度,rad/s;R为道路曲率半径,m。考虑到道路平顺性及外界环境中各种干扰,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卡尔曼滤波器进行在线滤波处理。得到道路曲率值后,参考直线路段的预测模型,得到曲线路段车辆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曲线路段的预测模型中,同样采用d,vx和vy作为表征参数对前方车辆H的换道意图进行预测。图3曲线路段车辆位置关系Fig.3Relationshipbetweenvehiclesincurvesection1.4参数的获取实际道路试验过程中,采用普通乘用车作为试验工具,它集成安装了车载雷达传感器、车道线识别传感器、车载陀螺仪、车载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areanetwork,CAN)总线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实现对车辆正常驾驶过程中自车运动状态、前方车辆运动状态以及道路交通环境信息的获龋在正常道路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实车驾驶试验,获取大量数据。参考图2与图3,针对直线路段与曲线路段预测模型中所需要的参数,在试验时设计开发数据实时在线保存模块,数据采样保存频率为10Hz。参数r与α反映的是自车与前方车辆之间的位置关系,该参数由雷达传感器测量。试验中采用的雷达有效测量距离为200m,测量角度范围为90°。参数dL和dR来源车道线识别传感器,测量精度为5cm。自车运行速度来源于车载CAN总线,测量精度为0.01km/h。自车横摆角速度数据来源于车载陀螺仪,横摆角速度的测量精度为0.1rad/s。基于上述数据采集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岸;胡振程;陈慧;;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的高速公路超车行为辨识与分析[J];汽车工程;2010年07期

2 彭金栓;付锐;郭应时;;驾驶人换道决策机制及视觉特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3 袁伟;付锐;郭应时;彭金栓;马勇;;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詹盛;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关键预测算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志国;;隐Markov模型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01期

2 赵志国;王冬冬;;重型车辆侧翻预警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芮海田;吴群琪;袁华智;冯忠祥;朱文英;;基于指数平滑法和马尔科夫模型的公路客运量预测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4 丁勇;朱辉生;曹红根;;基于混合EHMM模型的数据流预测[J];计算机科学;2014年S1期

5 宗长富;李刚;郑宏宇;何磊;张泽星;;线控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2期

6 郭应时;郭艳君;付锐;袁伟;霍克;;车道变换过程中驾驶人操作和注视行为[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洪波;基于人—车—环境识别的自适应档位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畅;车辆换道预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段立飞;驾驶员精神负荷评价及在辅助驾驶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4 冀秉魁;基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驾驶行为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畅;基于隐形马尔科夫模型的驾驶员意图辨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晶晶;基于隐马尔可夫理论的驾驶意图辨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孙琼;基于BP神经网络与隐马尔科夫链的驾驶状态识别[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冯颉;面向汽车安全辅助系统的驾驶员意图识别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剑仕;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城市道路超车特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孔现伟;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重型车辆侧翻预警系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7 弓馨;基于模糊逻辑的驾驶员制动意图辨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李军;冰雪条件下高速公路危险驾驶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海;宋健;李兴坤;;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意图识别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2期

2 李玮;高德芝;段建民;;智能车辆自由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3 尹建华;广义极坐标变换、广义柱坐标变换、广义球坐标变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4 胡筱敏;马云峰;王宇佳;赵研;;基于CPNtools的环评工程分析信息化技术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3期

5 任殿波;张继业;张京明;崔胜民;;智能车辆弯路换道轨迹规划与横摆率跟踪控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3期

6 宗长富;胡丹;杨肖;潘钊;徐颖;;基于扩展Kalman滤波的汽车行驶状态估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1期

7 张鹏程,李人厚,秦明,顾新华;模糊着色Petri网及其在工作流建模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08期

8 邓金城,黄席樾,邓小丽,廖传锦;汽车防撞系统中的危险估计与超车决策[J];计算机仿真;2004年11期

9 裴玉龙;张银;;车道变换期望运行轨迹仿真[J];交通与计算机;2008年04期

10 丁军;张佐;陈洪昕;马晓;;车辆轨迹数据的若干处理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霍克;城市道路驾驶员车道变换行为及注视转移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玲;熊辉;;基于运动学的换道安全间距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年04期

2 楼大成;;车辆换道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距离[J];硅谷;2014年05期

3 杨建国,王金梅,李庆丰,王兆安;微观仿真中车辆换道的行为分析和建模[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4 杨小宝;张宁;;任意性换道模型的比较与选择[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4期

5 刘小明;郑淑晖;蒋新春;;基于动态重复博弈的车辆换道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6 杨小宝;;考虑实施过程的车辆换道模型及其应用[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7 金立生;Bartvan Arem;杨双宾;Mascha van der Voort;Martijn Tideman;;高速公路汽车辅助驾驶安全换道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8 李玮;高德芝;段建民;;智能车辆自由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9 王崇伦;李振龙;陈阳舟;代桂平;;考虑换道约束空间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10 付静静;孙浩;杜春臣;;基于驾驶人换道行为的换道决策辅助系统预警时间研究[J];北京汽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安英;;基于预判概率的换道决策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2 李玮;段建民;龚建伟;;障碍物条件下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的近优解[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3 杨晓光;孙剑;;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研究与开发[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龙俊;换道超车,才有机会后来居上[N];四川日报;2014年

2 记者 徐景明;车一进隧道就不允许换道[N];厦门日报;2010年

3 闻天;安全驾车十二诀[N];华夏时报;2004年

4 记者  袁弘 张全能;让路法国梧桐 成都公交车换道行驶[N];成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金栓;基于视觉特性与车辆相对运动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2 王畅;车辆换道预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侯海晶;高速公路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罗强;面向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预警的车道偏离及换道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漆巍巍;城市道路拥堵状态下驾驶人生理及换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朱愿;基于视觉和雷达的智能车辆自主换道决策机制与控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7 周立军;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特性的跟驰及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游峰;智能车辆自动换道与自动超车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任殿波;自动化公路系统车辆纵横向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陈秀锋;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车辆运行安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双宾;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安全辅助换道预警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曹珊;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模型及换道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杜毓皓;基于驾驶人主观判断的换道安全界限时刻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郑楚清;车辆换道预警系统的越线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郑华荣;考虑周边车辆驾驶意图的换道危险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毛锦;考虑驾驶风格的换道预警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7 王彩霞;交通仿真中的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戚志锦;4WS车辆高速公路智能换道避障安全行车辅助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9 秦加合;用于换道仿真的车辆运动控制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孙纯;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的换道意图识别[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5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65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