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m斜拉桥方案颤振临界状态拍振现象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瞿志豪;柴绍宽;叶黔元;;1420冷连轧机的动态特性及颤振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6年04期
2 陈茉莉;李舜酩;温卫东;刘建娅;杜建建;;多源拍振分析方法与试验[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2期
3 华旭刚,陈政清,祝志文;在ANSYS中实现颤振时程分析的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4期
4 邓习树;陈乐尧;易全旺;郑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拍振现象分析与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年09期
5 冉志红;缪升;屈俊童;;结构敏感频段的提取及其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公路工程;2010年01期
6 郭翠翠;王波;张华兵;;斜拉桥索—塔—梁耦合参数振动[J];公路工程;2010年03期
7 季小勇;陈文礼;;斜拉桥斜拉索二维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爱军;;地铁隧道开挖爆破对地表建筑物的振动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张海龙;;三汊矶大桥动力特性及等效质量计算[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彭祥云,毛启武,曾庆赣;大型空心并联电抗器支柱绝缘子抗震性能分析计算[J];变压器;2001年07期
4 卿前志;张志田;肖玮;朱明坤;;基于ANSYS平台的桥梁时域颤振阶跃函数算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鞠小华,廖海黎,沈锐利;对悬索桥对称竖弯基频近似公式的修正[J];东北公路;2000年04期
6 梁剑青;欧进萍;;大跨斜拉桥桥面风致抖振的粘滞阻尼控制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7 禹慧;任俊超;;斜拉索拱与索拱体系静动力性能的对比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8 曹会兰;李山有;张雷;李伟;;ARX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比(Ⅰ)——基于理论地震反应时程的对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1期
9 兆文忠,谢素明,李福,范国海;误区、技巧、建模原则及建议──大型有限元软件应用浅谈[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李冰;黄丽华;雷刚;;大跨度悬索管道桥的ANSYS有限元分析综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楼梦麟;李强;;关于单自由度系统地震输入问题的讨论[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沈飞;楼梦麟;;超高层建筑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影响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3 华旭刚;陈政清;;基于ANSYS的大跨桥梁颤振全模态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陈士海;魏海霞;钱七虎;;爆破震动持续时间对结构震动响应影响研究[A];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于广明;潘永战;章伟;袁长丰;董春胜;;基于非连续特征的岩体受力的协同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谯雯;刘国明;刘枨;;基于强震记录的水口混凝土重力坝模态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7 伍聪;王红英;李宏成;周翠;胡成太;;汽车方向盘怠速拍振分析研究及优化[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东晓;轧机非线性振动建模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2 于婧;施工缝的模型化及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陈国芳;大跨度桥梁颤抖振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颜娟;金马大桥工程的结构分析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洪亮;路桥过渡段车路动力学分析及容许差异沉降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6 朱彤;结构动力模型相似问题及结构动力试验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刘春城;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三维地震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刘加海;装配式钢闸板组合防洪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胡峰强;山区风特性参数及钢桁架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胡晓伦;大跨度斜拉桥颤抖振响应及静风稳定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旷文凯;连体对大底盘双塔楼结构动力性能影响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桁架梁动力实测及模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瑞;大跨度升降舞台的动力分析及其舒适度评价[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超;空间结构“造型—减风压”方法的探索[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景征;组合柔性臂的建模及运动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振;超大跨CFRP拉索斜拉桥力学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7 周继;大跨度悬索桥成桥状态颤振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罗军峰;粘滞阻尼器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苏瑜;钢筋混凝土水塔的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锦涛;多跨输流管道的稳定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星辉;魏伟明;;凸肩叶片的振动响应[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袁明虎;郁录平;杨长征;侯峰;;振动压路机机架的振动特性分析[J];工程机械;2007年04期
3 汪至刚,孙炳楠;斜拉桥参数振动引起的拉索大幅振动[J];工程力学;2001年01期
4 陈光;整体叶盘在国外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J];航空发动机;1999年01期
5 韩军;高德平;胡绚;陈高杰;;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的拍振分析[J];航空学报;2007年06期
6 薛祥,霍达,滕海文;桥梁损伤识别的小波空间变换及基函数选取的理论探讨[J];河南科学;2005年06期
7 刘高,王秀伟,强士中;悬索桥颤振稳定性分析的精细时程积分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8 张志新,周保堂,贺世正;卧螺离心机不解拍整机动平衡方法及拍振信号的提取与处理[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9 杨晓楠;姜绍飞;唐和生;陈昒;王远功;;小波函数的选择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秦四成,程悦荪,李忠,戴培清;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土壤系统动力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中华;东莞水道特大桥主拱吊装阶段的动力特性[J];甘肃科技;2005年07期
2 胡峰强,徐远明,陈艾荣;连续梁桥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5年03期
3 孙正华;李兆霞;;润扬斜拉桥有限元模拟及模态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4 邱新林;赵人达;;湛江海湾大桥抗震性能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2期
5 郑艳;车树汶;;单箱三室连续-刚构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郑艳;车树汶;;单箱三室连续-刚构箱梁桥的剪力滞效应[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常拾宝;王海忠;范新杰;;大跨预应力索拱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蔡婷;艾长喜;;上部支承形式变化对梁式桥动力特性的影响[J];今日科苑;2007年10期
9 刘振宇;李乔;蒋劲松;蒋建军;;南宁大桥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J];桥梁建设;2007年04期
10 许永吉;朱三凡;宗周红;;环境温度对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宗周红;许永吉;夏樟华;林友勤;;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拱桥的动力特性[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冯双;王燕;刘伟学;;大型钢结构管道支架的设计[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邵亚会;赵林;葛耀君;;自锚式悬索桥考虑主缆振型的建模方法及其风振响应[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李美军;郑远鹄;王孝国;唐亮;;梅溪河大桥空间动力特征及欧拉稳定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谢邦珠;王孝国;唐亮;;巫峡长江大桥空间动力特性及欧拉稳定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均洁;刘保东;任红伟;;预应力对波纹钢腹板箱梁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新军;;三塔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彭大文;王忠;;中承式钢管砼肋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9 周晶;姜爱玲;孙文杰;;黄河胜利大桥的健康检测与安全评估[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10 马文静;徐秀丽;王曙光;方海;;单肋系杆拱桥的动力特性与消能减震技术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张渺;长江公路大桥通过竣工验收[N];安庆日报;2011年
2 付丽;天兴洲大桥通车鉴定方案通过评审[N];科技日报;2008年
3 付丽;鄂东长江大桥通过动静载试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4 通讯员 付丽;鄂东长江大桥通过通车鉴定[N];人民铁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建清;石灰改良土路基填料的动力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娄敏;海洋输流立管涡激振动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胡建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结构体系及静动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宋雨;文晖大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主要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丁文胜;下承式刚架系杆拱桥的抗震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永健;考虑剪力滞效应的薄壁结构特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8 江阿兰;中承式肋拱桥动力特性分析及损伤识别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苗家武;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王达;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大跨度悬索桥随机车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龙;自锚式悬索桥的风洞试验和抗风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吴士义;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动力与静力抗风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3 蔡鹏程;三跨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张磊;大跨度异型截面拱桥静动力分析与施工监测[D];天津大学;2005年
5 张永杰;自锚式吊拉组合桥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凯;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地震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吴游宇;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性及车桥共振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成绩;碳纤维索结构(桥梁)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D];江苏大学;2005年
9 李克银;斜拉桥施工控制三维模型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余婵娟;隔震桥梁的稳定性与动力特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5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0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