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NL的中小学生通学方式选择及校车使用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5:04
【摘要】: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一个明显加快的阶段。而因此滋生的一系列交通问题中,就包括中小学通学交通问题。我国学生群体本就具有规模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新世纪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的减少和集中、通学接送的机动化趋势等,更令中小学生通学交通安全、通学交通拥堵等问题浮出水面。作为缓解通学交通问题的方式,如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学生专用校车作为接送学龄儿童们就学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具有经济实惠、行车路线和站点灵活、相对安全等优点,也因其运量大的特性对城市交通拥堵有一定改善。反观我国中小学生的通学方式结构和与校车相关的研究还有进步空间。本研究希望结合出行方式选择模型MNL模型以及RPSP调查,给优化中小学出行和发展专用校车提供数据支撑和一些理论建议。首先,研究需要通过调查分析中小学生的通学交通特征,并观察学生通学时对校车的需求现状;其次,通过建立模型并标定、检验来全面观测各相关因素对学生通学方式选择的影响,重点观察了校车可以加入的看护性因素;最后,将给出改善学生通学、改善国内校车和引导学生由其它通学方式向校车通学方式转移的建议。在建立模型并实证分析后,发现车内时间、乘车费用、车外步行距离、交通方式到校准点率、乘车看护性、家长年龄、家长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家长驾龄、学生性别、学生年龄、通学路交通拥堵程度、学校周边停车难易程度、学校周边交通秩序、通学路的步行/骑行环境、通学接送状态和家长通勤方式是影响学生选择通学交通方式的显著因素。校车的选择概率对于家长通勤方式因素是富有弹性的;私人汽车的选择概率对于家庭月收入因素是富有弹性的;公交的选择概率则是相对于车内时间因素富有弹性。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将基于中小学出行、校车开行,以及中小学出行方式向校车转移这几个方面,给出改善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1
本文编号:2628166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金海;陈永胜;唐t$t$;矫城武;;基于Multinomial Logit模型的校车通学影响因素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5年04期
2 陆化普;张永波;王芳;;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对策与通学路系统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3 余柳;刘莹;;北京市小学生通学交通特征分析及校车开行建议[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05期
4 张栋;张力楠;史宇恒;蒋周耘;黎博文;杨晓光;;基于MNL模型的有轨电车出行选择行为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4期
5 刘志明;邓卫;郭唐仪;;基于RP/SP调查的非集计模型在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的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8年03期
6 何峻岭;李建忠;;武汉市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特征分析及改善建议[J];城市交通;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2628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2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