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车—车侧碰事故中副驾驶乘员动力学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22:09
【摘要】:本文旨在揭示重庆市主城区车-车侧碰事故的特征和副驾驶乘员的动力学响应的特点,并找出副驾驶乘员易损伤部位分布特征,研究其致伤因素,由此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开发副驾驶乘员的防护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用的是事故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事故统计分析分为两部分:(1)通过对2010-2013年重庆市主城区交警数据库中的1850起侧碰事故的采集、整理和统计分析,总结了重庆市主城区侧碰事故的规律、人员损伤特点、事故致因;(2)根据侧碰事故致因选取了100例典型事故,分析了车-车侧碰事故中的碰撞形态、车型、速度等内容。计算机仿真内容也分为两个部分展开:(1)根据选取的四个典型事故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仿真分析软件LS-DYNA对事故进行了重建,重现了事故中乘员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并且比较了不同碰撞位置和不同侧碰速度下的乘员的损伤特征;(2)通过得到的乘员损伤特征,利用CATIA建好的车-车侧碰仿真模型并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侧碰角度、碰撞速度、碰撞位置对副驾驶乘员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基于交警数据库中1850例事故统计,重庆市主城区侧碰事故的对象主要是小轿车,人员受伤部位集中于身体上部分,头部为最主要受伤部位;根据建立的重庆市侧碰事故致因贝叶斯网络模型,路表潮湿、驾驶员违法行为是导致发生严重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交叉口是导致发生一般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在数据库中的100例典型事故分析发现:重庆主城区侧碰角度主要为其他角度和垂直侧碰;主碰车碰撞速度一般高于被碰车辆,集中在40km/h-80km/h。通过对4例典型事故的重建,得到近碰撞端乘员主要表现为头部受伤,且损伤与碰撞速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利用车-车侧碰有限元模型对碰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侧碰区域为B区时,副驾驶乘员HIC值、胸部加速度最大值都明显高于远离副驾驶乘员的A、C区域。(2)随着侧碰角度的增大,副驾驶乘员HIC值、盆骨受力、胸壁速度都有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最大值都出现在侧碰角度为90°时。(3)当随着车辆速度的增加,副驾驶乘员各项损伤参数都显著增加。
【图文】:

侧面碰撞,交通事故,人员伤亡,事故


[1],,近八年交通事故增长趋势如图 1.1 所示。图 1.1 2009-2016 年交通事故统计从图 1.1 看出从 2009 年到 2015 年,我国发生交通事故起数以及事故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是 2016 年的事故起数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 2015 年大幅增加,由此可见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事故年统计报显示:2015 年全年交通事故正面碰撞 28%,造成人员伤亡为 29%,侧面碰撞占 36%,侧面碰撞造成人员伤亡占 36%[2]。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侧面碰撞发生频率是最高的,其致伤率也是最高的。就汽车结构而言

州立大学,扩散性,头皮挫伤,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伤机理及评价标准碰撞中,人体头部主要伤害形式有头皮挫伤、颅骨破损伤分为两大类:扩散性损伤和集中性损伤。扩散性损伤和弥散神经轴突损伤。集中性损伤包括硬脑膜外血DH)、脑内血肿(ICH)和脑挫伤等。其损伤机理在于,由于惯性作用而与侧面车窗或者其它部件相撞,从而立大学 Lissner[36]将头部损伤程度进行了量化,得到性,也就是 WSTC,如图 1.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长保;董黄勇;;AIS-ISS创伤评分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2 李彦武;霍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新变化解读[J];中国公路;2014年23期

3 邸若海;高晓光;郭志高;;基于加性协同的离散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J];计算机仿真;2014年10期

4 吴佳宁;;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4年04期

5 李伟楠;王雪松;;基于事故深度调查的城市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12期

6 赵金宝;邓卫;王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徐业平;陶绪强;张宏波;汪晓红;李付珩;曹琛曼;;中美欧汽车碰撞安全法规解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8 唐友名;曹立波;Mohan Pradeep;Kan Steve;;乘用车两车侧面碰撞变形侵入量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24期

9 张维刚;邹正宽;王祥;;侧面碰撞中B柱侵入速度及变形模式对乘员损伤影响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10 张学荣;苏清祖;;侧面碰撞乘员损伤影响因素分析[J];汽车工程;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清波;徐洁;罗小平;;贝叶斯网络推理的联合树算法[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翠平;基于历史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张什永;贝叶斯网不确定性推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登科;客车前撞吸能特性与乘员损伤机理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郑有春;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的仿真优化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李翼德;轿车侧面柱碰撞的耐撞性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张学伟;采用新式高强板的轿车B柱轻量化和强度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金文;多级贝叶斯网络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邹冬华;道路交通事故再现及交通伤致伤方式重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发宗;汽车侧面碰撞虚拟试验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7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57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c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