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交通延误调查方法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2:01
【摘要】:交通调查是指通过各项统计、实地观测与分析,掌握道路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而通过交通调查实地观测获取的相关交通数据对于城市交通规划管理部门,用以改善、优化道路交通状况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交通延误调查方法改进为研究对象,以信号交叉口车流的运动特性、受阻过程、延误产生机理为理论基础,对信号交叉口几种延误调查方法改进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信号交叉口车辆延误产生过程以及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几种常用的传统信号交叉口延误调查方法、调查原理、实际观测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其次,针对传统点样本法在信号交叉口延误调查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用时段观测统计停止线后方停车排队车辆数,在计数间隔内,引道上有车辆到达且停车排队或有停车倾向的都统计在一个计数间隔内,并分析了此方法的适用范围;针对信号交叉口入口引道停止线后方车辆停车排队长度过长,现有延误观测方法无法获取真实的引道停止线后方停车排队车辆数,提出一种区间观测法,将车辆排队队列分成几个区间段,分区间段调查,通过不同时间段实地观测多次确定每一区间段长度的合理范围,得到引道超长排队情况下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停车延误值与引道上平均每辆车的停车延误值;对行程时间观测法中车牌照法观测信号交叉口引道延误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给出改进后的车牌照法。取消交叉口上游固定观测断面,通过观测车辆尾灯情况,记录车辆进入交叉口开始减速时刻;在记录车辆驶离停止线观测时间的基础上,增加车辆驶离停止线并加速至正常行驶速度时刻的观测数据,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同时得到车辆经过信号交叉口所产生的引道延误与控制延误。最后,在对停车延误、引道延误以及控制延误定义介绍的基础上,对三种延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使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改进后延误调查方法获取的三种延误的实测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引道延误与控制延误、引道延误与停车延误的回归关系式,并对目前普遍采用的停车延误与控制延误之间呈简单的倍数关系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均匀分布,现场观测


而是在调查间隔区段内,有车辆到达,均统计到这次的计数间隔内。这种方法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统计前忽略掉的起动加速驶离停车线的车辆,也能避免在统计间隔末期默认停留在停车线后方车辆都停满一个计数间隔时间的情况。此外,改进的点样本观测法能够给予停车线附近的观测人员较充足的时间来观测停车线后方陆续到达的排队车辆,更准确的记录到达的车辆数,避免了在报时员报时瞬间统计完停车线后方排队车辆数的不可行性。4.1.2 改进的点样本法实例分析(1)背景分析由于珠江路与进香河路信号交叉口位于南京市主城区,距离周边相邻交叉口距离较短经过实地观测分析,东进口直行车道在绿灯相位结束后,,停止线后方排队车辆在大多数周期都可以一次放完;绿灯时间,排队车辆以饱和流率驶离交叉口;车队消散后,车辆以到达率离开交叉口且整个观测时段内总平均饱和度小于 1,该车道上车辆在分析时段到达情况近似呈均匀分布,因此,以珠江路与进香河路东进口直行车道为研究对象。该交叉口采用四相位固定配时信号系统,信号周期 c 为 138s,所研究车道对应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为 42s,绿信比 为 0.3,车辆到达率为 415pcu/h,饱和度 x 为 0.38。图 4-2、4-3 为本次调查现场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91.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河明;李硕;高岩;李渭饶;;信号交叉口期望交通延误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03期

2 陈秋香;李岩;;5路相交平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方法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冯树民;孙祥龙;;无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4 赵雨e

本文编号:2667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67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