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沥青中的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4
【图文】:
0.4μm~4μm 之间。(a) ×10000倍 (b) ×50000倍图3-9 不同放大倍数下微胶囊的微观形貌图采用激光粒度仪对制得微胶囊的粒度分布进行检测,测试结果如图 3-10 所示。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体积加权平均粒径为 40.187μm,50%频率处粒径为24.446μm,粒径主要分布在 10μm~40μm 之间,另外也有少部分粒径超过 100μm的大颗粒存在。对比微胶囊的微观形貌图发现,根据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微胶囊粒径要比在 SEM 电镜图中观测到的微胶囊粒径偏大,这是由于湿法测定在测试前需要将微胶囊粉末置于分散剂中进行分散,分散剂选择的是去离子水,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华刚;付杨;;沥青路面热效应及降温技术[J];中外公路;2015年06期
2 铁生年;柳馨;铁健;;相变储能材料的腐蚀性与封装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5年11期
3 冯哲;虎东霞;赵龙;薛翠真;;相变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研究现状综述[J];材料导报;2015年S1期
4 郝敏;李忠辉;吴秋芳;高玮;马新胜;;相变材料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09期
5 张一博;朱洪洲;李菁若;何丽红;;储热降温沥青路面用相变材料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3期
6 樊亮;孔祥利;林江涛;张玉贞;王林;;基于流变测试技术的沥青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1期
7 叶锋;曲江兰;仲俊瑜;王彩霞;孟立静;杨军;丁玉龙;;相变储热材料研究进展[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8 胡曙光;李潜;黄绍龙;丁庆军;;相变材料聚乙二醇应用于沥青混合料可行性的研究[J];公路;2009年07期
9 李迎;南雪峰;吴耀东;;应力吸收层沥青性能评价和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10 韩冰冰;宋文生;李雪娟;;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应用[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丽红;复合相变储热沥青路面材料研制及降温机理[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丽;氧化石墨烯改性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2 王亚川;十四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制备及改性沥青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3 贺珊珊;密胺树脂及聚脲壁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丙阳;相变材料及其在沥青路面降温应用中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师欢;微胶囊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6 吕锡平;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7 边鑫;相变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调温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陈智;复合蓄能材料制备及微胶囊溶液换热特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9 万路;相变控温沥青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1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2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