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地震荷载下立体交叉隧道的安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23 02:30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网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立体交叉隧道的数量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而我国又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故地震荷载作用下立体交叉隧道二衬的裂缝问题必将成为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处于地震多发区且已建成的立体交叉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二衬的安全系数随裂缝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然后,对立体交叉隧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为处理立体交叉隧道的二衬裂缝问题提供指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裂缝存在于不同位置和深度发展不同的情况下,衬砌拱顶、两侧拱肩、拱腰和拱脚的安全系数随着衬砌裂缝位置和深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基于裂缝对隧道衬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进行强度检算,对立体交叉隧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3)通过大量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二衬裂缝问题和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研究而得到的宝贵经验,然后再基于对本文含衬砌裂缝立体交叉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问题的研究结论,为解决含衬砌裂缝立体交叉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58;U452.28
【图文】:

应力图,外部动力,适用于,应力


模型的底部没必要加静态边界,具体的施作方式如图图 2-1 适用于刚性地基地基型底部的单元若是软土,就必须把加速度或速度转变为在模型的附近可选择自由场边界,底部可以选择静态边-2 所示。粘性边界粘性边界由自区区由自外部动力输入(加速度或速度)模型位置

外部动力,加速度,适用于,动态边界条件


震荷载的输入动力分析的计算通常需要借助于 FLAC3D 软件进行动力计算文本文件被导入 FLAC3D 软件之后,加载到加在计算模型的载的动态边界条件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标准。性地基模型底部的单元是岩石,可以直接在底部施加速度或加速度界,模型的底部没必要加静态边界,具体的施作方式如图 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志伟;;基于地层—结构法的偏压隧道病害整治研究[J];公路;2014年06期

2 梁道盛;;高速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段衬砌裂缝及变形监测[J];山西建筑;2014年18期

3 龚美;;隧道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年05期

4 胡建平;刘亚莲;;软土地基中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2期

5 周斌;林承华;龚伦;;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2年28期

6 刘海心;;FISH语言在深基坑flac3D建模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4期

7 包德勇;;近距离交叠隧道施工影响的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吕国涛;;铁路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裂缝分类和预防措施[J];中国建设信息;2009年12期

9 吴树仁;石菊松;姚鑫;王涛;汪华斌;;四川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J];地质通报;2008年11期

10 韦未;李同春;牛志伟;屈寒飞;;局部网格加密技术在混凝土裂缝扩展模拟中的应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洋;大断裂带片岩区公路隧道二衬开裂机理及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龚伦;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力学原理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刘海京;公路隧道健康诊断计算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郑余朝;三孔并行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桂朋;地震荷载作用下交叉隧道的动力响应及抗震方案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年

2 孟庆威;衬砌病害对在役隧道安全性的影响分析及评价[D];东北大学;2013年

3 孟栋;铁路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爆破震动影响与分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李光晓;运营铁路隧道安全性评价和管理[D];中南大学;2009年

5 刘光耀;地下互通立交隧道上下层主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赵帅;青岛市近距离交叠隧道开挖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6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26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