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疲劳荷载模型Ⅲ的钢桥面及铺装结构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6 09:32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跨径桥梁的快速发展,钢箱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因此钢桥面板的疲劳破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我国铁路钢桥疲劳设计方面较为完善,而公路钢桥疲劳设计在2015年之前基本参考国外和铁路方面的相关疲劳荷载规范。由于国内外的实际交通状况差异较大,故我国交通运输部在参考英国BS5400规范、欧洲Eurocode规范、美国AASHTO规范的疲劳荷载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交通形式颁布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其中疲劳荷载模型共有三个,而疲劳荷载模型Ⅲ主要是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验算设计的。本文基于实际已建成桥梁工程,通过疲劳荷载模型Ⅲ和三种国外规范中的疲劳荷载对钢桥面板进行疲劳验算和评估,进而分析我国规范中疲劳荷载模型Ⅲ的适用性。首先本文总结了钢桥面板和铺装层的典型疲劳破坏的现象,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疲劳荷载的研究发展历程。介绍了钢桥疲劳损伤机理,主要阐述了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关于疲劳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而确定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为本文理论基础。其次以在役桥梁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建立两种铺装层状况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有限元模型。通过线性静力计算结果确定钢桥面板在横桥向最不利加载位置,进而将钢桥面板按两种铺装状况分别对快、慢车道中的疲劳细节进行疲劳验算。将各个规范中的疲劳荷载模型分别进行加载,确定四种疲劳细节的应力频值谱,再结合实际交通调查和预测数据确定设计基准期内交通量,将第一主应力幅值计算结果按线性疲劳损伤理论转换为200万次等效应力幅,通过规范中的验算方法确定所研究的疲劳细节是否发生疲劳破坏。计算结果表明,疲劳细节4应作为疲劳验算时的控制细节,同时在疲劳荷载模型Ⅲ作用下疲劳细节1、2和4在完好铺装层状况下已经发生疲劳破坏,在破损铺装层状况下四个疲劳细节均发生疲劳破坏;而采用英国BS5400规范验算时在破损铺装层状况下均满足要求。最后分析钢桥面铺装层的结构性能。采用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中的疲劳荷载模型Ⅲ进行纵桥向单车道加载来确定钢桥面铺装层应力和竖向变形的最不利加载位置后,在纵桥向最不利加载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横桥向双车道加载来确定横桥向最不利加载位置,进而得出在铺装层破损状况下纵桥向应力最大值为0.9140.229MPa,则抗裂性能不满足参考控制条件;界面剪切应力最大值为0.3490.893MPa,则满足参考控制条件;最大竖向位移为3.2294.375mm,则属于正常竖向位移范围。综合上述结论,总结出新颁布的规范与其它规范疲劳荷载下验算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和铺装层计算结果的差异,进而对疲劳荷载模型Ⅲ在疲劳验算过程中的相关系数取值有更好的认识和对已建成且正在服役的桥梁提出加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43.3
【图文】:

钢箱梁,有限元模型,检查车,防撞护栏


为 12m 和 14m;而非标准梁段为 17.5m,其中横隔板将其等分为 5 段,横隔板桥向间距为 3.5m。钢箱梁内部有两道贯通的纵隔板,其横桥向间距为 12m。钢梁设计尺寸标准断面图和有限元模型如图 3-1 和 3-2 所示。9200 8003753154312×8004008×120012976002×100060009200400015050375380012971200600 3250+2×3750+750 2000/22000/23250+2×3750+750 6001200750 750 13550 13550 750750防撞护栏斜拉索检查车轨道 检查车轨道2.0% 2.0%5.5cm环氧沥青混凝土防撞护栏3cm橡胶垫层901020030图 3-1 钢箱梁标准断面布置图

示意图,细节,示意图,纵向加劲肋


2ECSx-axis2图 3-3(b) 板单元坐标系图通过查阅文献和规范选择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疲劳细节进行疲劳寿命分析[7]。本文选取进行疲劳分析的细节共有四处:顶板沿纵向加劲肋焊缝处、纵向加劲肋对接焊缝处、纵向加劲肋与横隔板连接焊缝处和横隔板开孔端部,其中在选取代表四种疲劳细节的节点时综合考虑节点应力实际水平和圣维南原理效应[48]。为在下文中清晰简明地表达疲劳细节位置,故将上述所研究的疲劳细节分别编号为“疲劳细节1、2、3 和 4”。本文选取关键部位 5×3.5m 节段钢箱梁建模,同时考虑到计算成本和疲劳细节的应力影响线较短,不考虑多车道效应和另一侧行车道对所研究区域的疲劳细节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则本文只对选取节段的二分之一进行建模[49] [50]。模型共划分 901018 个单元和 821664 个节点,其整体模型和疲劳细节局部分析部位模型如图 3-5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一之;王一莹;崔闯;;新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关键部位疲劳性能研究[J];世界桥梁;2015年05期

2 王辉;任亚宁;;崇启大桥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对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研究[J];公路工程;2015年01期

3 孙秀雅;任伟新;李星新;张翼飞;;基于WIM的钢桥面板轴重频值谱推导[J];公路工程;2014年06期

4 张清华;崔闯;卜一之;李乔;;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5 朱劲松;郭耀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扩展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4年14期

6 徐勋倩;王建波;朱建民;高强;朱勇;王亚萍;;基于轮胎与桥面耦合作用的钢桥面铺装早期病害机理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4期

7 吴冲;刘海燕;张志宏;孙一鸣;;桥面铺装温度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8 陶晓燕;;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模型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4期

9 叶华文;徐勋;强士中;任伟平;;重庆两江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宋少云;尹芳;;有限元网格划分中的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左芳君;机械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旭亮;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莹;公路钢桥疲劳性能及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吕韶全;桥面铺装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2 陈伟健;正交异性板公路钢桥疲劳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张东波;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王宗丰;铁路桥梁正交异性板U肋与横梁腹板连接处疲劳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刘君梅;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轻轨支座疲劳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周为富;钛合金材料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分析及载荷谱处理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0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30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