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填方路基下流变性黏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13:22
【摘要】:贵州地形起伏不平,道路修建高填方路段较多,境内为喀斯特地貌区,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经风化形成的红黏土为地基土层主要组成,红黏土有显著的流变性。针对贵州道路建设特点,利用ABAQUS软件建模,对高填方路基下流变性黏土地基沉降变形进行研究,期望对贵州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借助Origin9、1st Opt软件的数据提取、绘图、拟合功能和ABAQUS软件强大的建模分析能力,针对课题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分层总和法的计算原理和程序进行了归纳,对曲线拟合法的常用模型进行了介绍。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曲线拟合法的沉降预测原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三种方法优劣势分析,认为本课题研究有限元法最佳。2、对建立高填方道路横断面模型涉及的线弹性模型和塑性模型进行了介绍。研究大量蠕变试验成果,对土体蠕变类型和阶段进行了分类并分析其机理。介绍流变学模型理论,对基本模型的蠕变本构方程进行了推导。运用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提出了描述黏土蠕变规律参数少、精度高的分数阶黏弹塑性蠕变模型,为土体沉降蠕变分析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工具。3、探讨了地基沉降三阶段机理及考虑蠕变原因,并介绍ABAQUS自带的Drucker-Prager塑性与蠕变耦合模型,通过拟合蠕变试验数据反求了黏土蠕变参数。4、运用黏土蠕变参数和物理力学参数建立了高填方道路横断面有限元模型,分析黏土地基的沉降特性。针对设计的模型,主要成果有:其一,分析出了该模型地基沉降特性;其二,地基黏土蠕变对该模型地基和路基顶面中心10年末工后沉降影响占比分别为26.6%、27.9%,影响较显著,沉降计算应考虑蠕变。5、设计3组18种路基分层填筑方案,建立对应工况下的18种高填方道路横断面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路基分层填筑方案对地基工后沉降影响显著,降低填筑速度或增大施工间隙固结时间都可减小地基工后沉降,其减小量占比随两者的降低或增大呈减速递增趋势。/cbeay-x(10)(28)函数可对地基工后沉降和路基填筑速度、间隙固结时间曲线进行高精度拟合,且不同路基分层填筑方案下存在极限地基工后沉降可推定在a值左右。6、基于有限元模型的研究成果,对贵州省高填方道路建设给出了七点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18.5
【图文】:

新寨,道路工程,贵州


贵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现“县县通高速”,决定开展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战,并颁布配公路三年建设会战实施方案》。到 2015 年年底,贵州省高速里,全部 88 个县市区贯通高速公路,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份。2016 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报请审批省政府批复同意的《网规划(加密规划)》定下“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全省突破 1 万公里的目标。贵州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结合贵州省情究,将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道路工程,碳酸盐岩风化,红黏土,花溪


图 1.2 花溪大学城碳酸盐岩风化形成红黏土及意义实践表明:低矮路基在填筑完成后很短时间内沉历时较长,其次固结沉降甚至持续几十年,而填甚。固结理论认为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是土体受荷后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是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骨架持续蠕变变形引起中,蠕变变形的忽视,对长期沉降的预测可能产学模型理论提出一种参数少、精度高适合描述黏沉降蠕变分析领域的学者提供一种工具,期许产道路沉降是道路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会造成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保;刘新荣;王铁行;;基于改进分数阶黏滞体的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王俊杰;郝建云;;土体静止侧压力系数定义及其确定方法综述[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7期

3 张先伟;孔令伟;郭爱国;拓勇飞;;湛江强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相关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4 陈文玲;赵法锁;弓虎军;;三轴蠕变试验中云母石英片岩蠕变参数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5 孔令伟;张先伟;郭爱国;蔡羽;;湛江强结构性黏土的三轴排水蠕变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尹利华;王晓谋;张留俊;;费尔哈斯曲线在软土地基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熊玉春;房营光;;ADINA有限元软件中材料本构的二次开发[J];岩土力学;2008年08期

8 蒋昱州;张明鸣;李良权;;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研究及其参数识别[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9 孙钧;;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罗润林;阮怀宁;孙运强;朱昌星;;一种非定常参数的岩石蠕变本构模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谷复光;吉林省某路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智超;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贾颖;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变形规律及设计标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2 王晶晶;高填方路堤压实土流变性状及路基工后沉降预测[D];湘潭大学;2014年

3 党琪;关中地区Q_2黄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刘光辉;高填方路基智能沉降预测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周珊珊;考虑流变的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6 卢萍珍;饱和软粘土蠕变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7 邓胜强;路堤填土速率与软土地基变形关系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丁洲祥;欧拉描述的大变形固结理论及其有限元法[D];长安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31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31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