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线公路监测工作的安全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海东;论加强道路、桥梁检测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公路;2002年09期
2 郭昌祚;王兴奎;;谈如何实现桥梁检测工作的本质安全化[J];山西建筑;2012年14期
3 李红敏,田杰芳;业主的风险管理[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3年05期
4 赵恒峰,邱菀华,王新哲;风险因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云钢;郭正兴;;高大支模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及对《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理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2 陈军;;风险管理理论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3 韩宇平;王永兵;冯小明;;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吴勇卫,王秋水,邵强;我国工业企业安全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研制的探讨[J];安全;2000年06期
5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6 李俊伟;黄宏伟;;熵度量法在地下工程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7 白云;汤竞;;软土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8 边亦海;黄宏伟;李剑;;可信性方法在深基坑施工期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9 周红波;何锡兴;蒋建军;蔡来炳;;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与应对[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10 李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中悬浮隧道风险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京岩;;信息系统立项风险综合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蔡皖东;陈宁;;一种量化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方法[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庆;郑秉霖;庞哈利;;产品价格模糊群体决策方法的研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周建昆;林楠;黄宏伟;;某山区高速公路风险评估初步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姚聪璞;黄宏伟;胡群芳;;基于风险分析理论的地下工程施工工法适用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白云;汤竞;毛建民;;试论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中参建各方的地位与作用[A];同济大学校庆论坛——“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论坛”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院士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7 秦凯燕;;现代项目管理的风险与控制[A];跨越发展:七省市第十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A];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富壮;王彦昌;;地铁车站风道施工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成福云;朱云;;对我国干旱风险管理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芬花;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占济舟;失信因子对软件可信性的影响及其控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戴时清;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李鸿伟;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赵峰;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及火灾逃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堂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耦合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楼海军;国际EPC水泥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姜宁;基于风险耦合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玉芳,熊景铸;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监理工程师的风险管理[J];建设监理;1995年05期
2 冯慧光;建筑市场需要招投标法[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志友,王浣尘;解释结构模型在服务蓝图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年04期
2 林靖宇;;学生上课睡觉的解释结构模型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3 韩传峰;刘亮;;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应急机制系统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6期
4 黄志同;解释结构模型中的级划分和骨架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5 李振福;;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城市交通文化力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张荫;孙焕伟;贾正义;张程华;刘立芳;;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生态复合墙结构质量影响因素[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7 王悦;;解释结构模型在人力资本量化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周肖;黎娜娜;唐嫣;;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提高需求侧管理效率[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崔磊;刘彦男;熊威;;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电价链传动风险评价[J];华东电力;2012年02期
10 权丽;;解释结构模型在教学计划制定中的应用——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杏彬;高齐圣;;解释结构模型在多响应问题建模中的应用[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石永恒;顾昌耀;;模糊解释结构模型及其在项目选择中的应用[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南薇;胡代辉;孙晓颖;;核电工程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如何确定——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A];2010中国核电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云;李琳;王金亮;;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有效课堂教学影响因素体系分析[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张启义;王文涛;;基于ISM的军事物流运输成本控制模型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汪勇;罗新明;;网络团购风险的识别与评价[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晓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冯文语;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及其策略选择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于增顺;产品研究与开发中的统计建模[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5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735739.html